史崇玄

史崇玄
  • 姓名:史崇玄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怀河内县缝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史崇玄,怀河内县缝靴人,后度为道士,做了太清观主。唐中宗神龙二年(706),敕封为三洞大法师金紫光禄大夫鸿胪卿河内郡开国公上柱国,甚得尊宠。金仙、玉真二公主皈依道门,即由史崇玄行度。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奉令领京师诸观道士及昭文馆、崇文馆学士,据京中所藏道经二千余卷以为音训,撰成道教辞书《一切道经音义》。史崇玄在领衔编撰《一切道经音义》的同时,尚编成《妙门由起》一卷,凡六篇,即“明道化”、“明天尊”、“明法界”,“明居处”、“明开度”、“明经法”,类集诸道经之说,以述道教、道经之源流。史崇玄谓无为无形而有情有信之道,乃一切之祖,万物之父母,自然感生元始天尊,示变应迹,垂灵托胎,遂有真身、应身、法身、化身、报身之分,现为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天宝君、乐静信等。又命尹喜入天竺化胡,与鬼谷子至昆仑山行教,因之道流天下,广度万类。其分奉教道士为天真、神仙、幽逸、山居、出家、在家、祭酒凡七等,而道经或凝空结气自然成章,或浮黎协宸圣人演妙,或天书下降玉字方传,或代出圣师撰述灵旨。

史崇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咆哮了的土地

咆哮了的土地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蒋光慈著。1932年湖风书局出版单行本时易名为《田野的风》。作品描写了大革命前后广大农村中剧烈的阶级斗争,反映了党领导下早期农村革命运动的面貌,显示了中国农村革命斗争的伟大力量。作品描写了大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时,革命工人张进德和革命知识分子李杰回到了家乡,在农民中播撒了反抗的火种,土地开始咆哮了。他们组织了农会,动摇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在这巨大的时代浪潮的冲击下,农民们开始觉醒。不久“马日事变”发生,反动势力卷土重来。觉醒的农民在张进德等的领导下武装反抗,冲出包围,夺回了“金刚山”。作品着重塑造了两个革命者的形象。张进德是一个矿工。他沉着老练,耿直勇敢,阶级觉悟高,反抗性强,讲究斗争策略,善于联系群众,有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是一位成熟的农民运动领导干部。李杰是一个知识分子出身的革命者。他曾参加黄埔军官学校,卷入革命洪流中。他看到某些假革命的真面目,于是回到家乡做实际工作。他在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与地主家庭展开了坚决的斗争,赢得了农民的信任,最后在战斗中牺牲。作品崭新的主题和人物在当时的进步文坛上具有开拓意义。小说既有浓郁的革命激情,又有细致的客观描绘,生活实感很强。《咆哮了的土地》是作者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收入《蒋光慈文集》第2卷。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左手孔子右手老子

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却抱持反面的观点,偏好自然与直觉。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类型思想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喜欢抗拒外物的自然主义者——老子。在本书中,国学大师林语堂先生全面揭了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真正内涵!

尚书解义

尚书解义

一卷。清李光地撰。此书诠释《尚书》,仅及《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禹贡》、《洪范》七篇,似为未竟之作。此书说解重在义理与考据,于文字训诂则不作烦琐求证,书中颇见新义,如于《尧典》论中星岁差,《舜典》论盖天、浑天、十有二州及诗歌声律,《禹贡》论潜水、沔水相通,沔水、渭水不相入,彭蠡即巢湖,潴野非地名,等等,其说皆言之有据,可为研究《尚书》者参考。唯书中不以《大禹谟》篇为伪作,似有未妥。收入《四库全书》、《李文贞公全集》、《榕村全书》(题为《尚书七篇解义》)。

般若心经三注

般若心经三注

般若心经三注,一卷,唐慧忠著,宋道楷述,怀深述,日本师静序。

般若心经际决

般若心经际决

般若心经际决,一卷,明大慧释,徐波序,正性序。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金刚顶一字顶轮王瑜伽一切时处念诵成佛仪轨

一卷,唐不空译。说一字顶轮王之修法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