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永斌

鲁永斌
  • 姓名:鲁永斌
  • 别名:字宪德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浙江山阴(今绍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鲁永斌,清浙江山阴(今绍兴)人。字宪德。年近古稀,生平不详。留心医学,时取古本草博览之。以前代本草或过简,或过繁,且欠精详,遂集先哲之名言,汇为《法古录》三卷(1780年)。此书录《政和本草》、《本草纲目》、《本草备要》之精义,采药五百四十七种,列主治应用。然谓“相畏乃以相制,相反乃以相成,先哲曾言此义,虽并用无妨”,故不载相畏、相反。书名“法古”,实甚宜今用。

鲁永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静静的顿河

静静的顿河

当代最著名的俄罗斯作家之一肖洛霍夫的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反映了从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前夕到1922年苏联国内革命战争结束这个俄国历史新旧交替时期中的重大事件和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斗争,着力抒写哥萨克在历史大动荡、大转折时刻所经历的曲折道路,描摹了哥萨克独特的风土人情及其各个阶层的变化。主人公葛利高里是个热爱劳动、热爱自由,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中农,在他身上既有着粗犷、勇武的哥萨克的特点,又有着注重实际利益、狭隘偏见、在政治上左右摇摆的农民的个性。在革命战争中,从一个营垒投入另一个营垒,反复寻找所谓正确出路。他处在历史事件的急流当中,同各种社会力量的代表人物,不论是布尔什维克、革命哥萨克、还是白军军官、反动将领,都发生了冲突,在人生的歧路上徘徊,乃至沦落为匪,最后怀着痛苦绝望的心情回到已经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的家乡。作家揭露了长期统治着顿河哥萨克的反动、腐朽的旧制度与旧势力,并表现其必然灭亡,同时又刻画了哥萨克人独具的率真、剽悍、富有生命活力的性格。在描绘顿河地区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的过程中,他一方面歌颂了布尔什维克和革命哥萨克的高尚品质,一方面也深刻表现了革命队伍中过火行为和政策错误引起的严重后果,表明了作家在揭示现实生活矛盾时非凡的胆识。全书四部八卷,分别于1928、1929、1933、1940年出版,于194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金。196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金,以表彰他“在描绘顿河的史诗式的作品中,以艺术家的力量和正直,表现了俄国人民生活中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面貌。”小说自问世以来,围绕着作品的思想倾向、对主人公的理解,有过不少争论,但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已被译成世界几乎所有的主要文字,畅销全球。

野性的呼唤

野性的呼唤

中篇动物小说,美国作家杰克·伦敦著。作品写南方狗贝克原是一条英姿勃勃、体力超群的文明狗,但被骗到原始的北方后,在皮鞭下被迫与群狗搏斗,心灵受到深重的创伤,因而逐渐变得野蛮起来。最后,它在荒野狼群的呼唤下奔进森林,变成了一条狼。这是作者所著“北方的故事”中的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出版后反响强烈,已一版再版,被文学史家列为动物小说的经典著作。

东茶记

东茶记

《东茶记》,乃韩国第一部茶书,惜已散逸。此为清光绪抄本。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七十二朝人物演义

明代文言短篇小说集。40卷。又名《七十二朝四书人物》。明刊本题“李卓吾先生秘本”,“诸名家汇评写象”。卷首序署“庚辰秋仲磊道人撰于西子湖之萍席”。日本内阁文库、静嘉堂文库皆有藏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一部残本(缺5—9卷)。有光绪二十三年(1897)上海十万卷楼石印本,每卷一图。有总评和旁评,题署同前。这部小说共写了“宰予昼寝”,“公冶苌可妻也,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有澹台灭明者”等40个故事,各以“四书”中一句话为标题,各写春秋战国时一个人物。其中以“子路问路”、“孝哉闵子骞”、“公输子之巧”写得比较生动,人物性格鲜明,文学性较强。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圣无能胜金刚火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在妙高山,敕金刚手菩萨使说咒,以安慰天龙夜叉等。

菩萨十住经

菩萨十住经

一卷,东晋只多蜜译。华严经十住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