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

管仲
  • 姓名:管仲
  • 别名:名夷吾,字仲
  • 性别:
  • 朝代:春秋
  • 出生地: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
  • 出生日期:约公元前723年
  • 逝世日期:公元前645年
  • 民族族群:

管仲(约公元前723年-公元前645年)春秋初期著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齐国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出身贫贱,曾与好友鲍叔牙经商,二人后成生死之交,被后世称誉为“管鲍之交”。后齐国内乱,辅佐公子纠与公子小白(即齐桓公)争位,但事情失败,公子纠被杀,管仲被囚。鲍叔牙知其贤能,竭力向齐桓公举荐。公元前686年,管仲被齐桓公任为上卿,辅佐国政。


他执政历时四十多年,因地制宜,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了很大成绩。在内政上,利用并改进宗周制度,将全国分为十五个士乡(即农乡)和六个工商乡,分设各级官吏管理,不许士农工商四民杂处。这促使了社会分工的加速进行,对当时生产的发展大有裨益。在政治上,强调“任人唯贤”,制定选拔人才的制度,主张“是必立,非必废,有功必赏,有罪必罚”。在外交方面,“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使齐国称霸。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挟天子以命诸侯,巩固了齐桓公霸主地位。在经济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兴修水利,打破井田开荒,发展农业生产;推行“相地而衰征”政策,按土地质量等级来征税;发展工商渔盐冶铁,铸造货币,使齐国经济实力很快增强。在军事上,通过“作内政而寓军令”的方法,扩大齐国的兵源,使齐民平时耕种,战时出征打仗,这大大增强了齐国的军事力量。经过一系列的治理,齐国成为当时的经济、军事强国。


管仲治理国家遵循辩证方法,特别重视礼义廉耻的思想教育,他认为礼义廉耻是国家的精神支柱,称为“四维”。“四维不张,国乃死亡”。但他又力主法治,他认为“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在处理政事时,他常考虑得失,并善于转祸为福,转危为安。他的治理,使齐国长期处于强盛状态。管仲死后,齐国也长期奉行其政策与措施,因而长盛不衰。现今通行本《管子》,是后人假托其名编纂而成,但其主要思想和主张,仍保留在书中。该书提出的从政治、经济到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方法,指导了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

管仲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荆川集

荆川集

十三卷。明唐顺之撰。著有 《荆川集》、《广右战功录》、《南北奉使集》、《史纂左编》等。是集初由安如石于嘉靖二十八年 (1549年) 刊刻,题名 《唐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二卷。集前有王慎中序。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叶氏宝正堂、嘉靖三十四年 (1555年) 薛氏金陵书林都曾翻刻过此书,亦为十二卷。此外,还有万历元年(1573年)纯白斋刻本,系重新编辑唐顺之诗文,卷帙数量有所增益,题名 《重刊荆川先生文集》,凡十七卷,《外集》三卷、附录一卷。不久,唐鹤征又刊刻了《唐先生编文集》六卷、《奉使集》二卷。《千顷堂书目》载《荆川集》二十卷、续集六卷、《奉使集》一卷,基本上按这两种刻本著录。因丁丙未见唐鹤征刻本,故在《善本书室藏书志》中怀疑《千顷堂书目》所载数目不合。十七卷本 《四部丛刊》已加以影印,卷一为赋、诗,卷二至卷四为诗,卷五至卷九为书,卷十、十一为序,卷十二为记,卷十三为说、铭、诔、祭文,卷十四、十五为志铭、行状,卷十六为墓表,卷十七为杂著,《外集》卷一为廷试、策诰、议表,卷二为奏疏,卷三为公移。另外,清康熙五十一年 (1712年)唐执玉又刻印过 《荆川文集》,凡十八卷。

御定月令辑要

御定月令辑要

二十四卷。图说,一卷。李光地等奉敕撰。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圣祖以明朝冯应京所撰《月令广义》二十五卷体例粗备,但采录有关著述繁简失当、雅俗不分,特命李光地等另行编纂,门类因仍其旧,删除无稽之谈,增补未备之文,定为图说一卷,岁令二卷,每月令一卷,春、夏、秋、冬令各一卷,土王令一卷,十二月令各一卷,闰月令一卷,夜令二卷,时刻令一卷。每类之下,分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验、杂记六个子目。十二月令、闰月令,在六个子目之外,增节序、日次二子目。各据图籍,皆注出处。其为旧本所有者,标以“原”字;其所增补者,标以 “增”字。传本为 《四库全书》本。

金疮秘传禁方

金疮秘传禁方

伤科著作。1卷。旧题刘国师 (基) 撰。撰年未详。系由 《理伤续断方》、《秘传叶保太仙授接骨奇方临症口诀》及《虎钤经秘传治金疮方论》等佚文所组成。除广收诸理伤医方外,尤侧重理伤手法的临床应用;并收有以 “膝圈”治疗髌骨骨折及多种布带包扎方法。为适用手术治疗的需要,尚收载局部冰冻麻醉法。全书于伤科临床颇多参考之处。现存旧抄本。

苏秦

苏秦

《少年丛书》之一,《少年丛书》最早于1908年冬天由张元济主持的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出版,又名《中外伟人的传略》。《少年丛书》共28册,分别讲述了28位中外名人的人生故事。《苏秦》孙毓修著。苏秦,战国时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字季子。奉燕昭王命入齐,从事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以便攻齐为燕复仇。齐湣王末任齐相。秦昭王约齐湣王并称东西帝,他劝说齐王取消帝号,与燕、韩、赵、魏合纵攻秦,被赵封为武安君。秦被迫废帝号,并归还部分魏、赵之地。齐乘机攻灭宋。后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其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简称《遗教论疏节要》。佛典注疏。宋净源撰。一卷。是宋智圆撰《佛遗教经疏》的节要注释书。现存本是经明袜宏补注之本。见载于明《南藏》、《北藏》、《径山藏》及清《龙藏》等。

弥勒来时经

弥勒来时经

全一卷。弥勒六部经之一。译于东晋。译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与竺法护所译十七纸之下生经(已佚)、鸠摩罗什译之下生经为同本异译。本经之说法中肯,尤以最初及最后之叙述方式异于其他诸经,颇堪注意。经初无‘如是我?闻’之句,以‘舍利弗者,是佛第一弟子’为始,终于‘弥勒佛却后六十亿残六十万岁当来下’。或谓本经系节录自他经,故有此型态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