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昂

- 姓名:汪昂
- 别名:字讱庵,又字如愿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安徽休宁县人
- 出生日期:1615
- 逝世日期:1694年
- 民族族群:
汪昂(1615-1694年)。字讱庵,又字如愿。安徽休宁县人,寄籍浙江丽水。明末清初的著名医学家。为明末诸生,入清后,放弃举业,钻研医学40余年,博览诸子经史,古今医书,并将之融会贯通,撰写成医药书籍。整理《素问》、《灵枢》两书,将内容分为藏象、经络等9类,附以旧注,兼参己见,历时30年,编成《素问灵枢类纂约注》3卷(1689年)。汪氏认为医者知其方,亦当知方之解,故另撰《医方集解》3卷,其书后并附《急救良方》及养生著作《勿药元诠》。所撰《本草备要》,是我国本草学史上最具普及意义的药物学著作。汪氏十分重视医药学的普及,他把治疗疾病常用处方之药物组成和主治功用编成《汤头歌诀》,并附注释,说明制方意义。另撰有《经络歌括》、《药性歌括》、《濒湖二十七脉歌》等书,其书通俗易懂,流传很广。
汪氏在其所撰的著作中,在阐发功效主治理论、炮制工艺及其理论方面,多以“昂按”注明独立见解。有关炮炙的方法及论述多宗前人之说,且记述较为简单,但对某些药物生、制品药效解释及采用不同辅料炮制作用的阐述,如黄芪、地黄、半夏、常山、杏仁、豨莶草等皆有参考价值。详见《医方集解》、《本草备要》条。
猜你喜欢的书
橘山四六
文别集。南宋李廷忠撰。二十卷。廷忠字居厚,号橘山,於潜(今浙江昌化)人。淳熙八年(1181)进士。历无为教官,旌德知县,终夔州通判。著有《洞霄诗集》,今不传。此编于明万历中由丹阳孙云翼笺注,始刊。书中一律用骈体,故名。收文二百余篇,廷忠名位不显,故集中启、札为多,大抵候问酬谢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谓:“所作体格稍卑,往往好博务新,转伤繁冗,然织组尚为工稳,其佳处要不可掩”。云翼笺注,尤多芜杂。有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本,《四库全书》据以收录,有孙云翼原序。
御制千字诏
太平天国编印的书籍之一。1854年(咸丰四年)刊行。全书以四言为句,共276句,共1104个字。它与《三字经》、《幼学诗》同为太平天国的儿童识字课本。其内容包括自然知识、生活常识、拜上帝会教义和太平天国前期的革命历程。其中不少内容就是对儿童进行太平天国历史传统教育的好材料。如叙述了革命初期洪秀全与冯云山一起,经历了许多艰险,爬山涉水,同患难共安危,开始周游,发动群众起来革命。它又回顾了太平军长驱直入,势如破竹,所向无敌的胜利进军史。生动的记述了太平军渡过洞庭湖,进攻湖北,占领武汉,分水陆两路沿江东下,攻克安庆、南京,并定南京为太平天国首都。用太平天国的革命史教育儿童。这是一本与旧《千字文》根本对立的教科书。它标志着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革命的农民阶级在教育领域又一项重大的改革。概括的来说,这些教材的教育作用实质就是使革命后代从小养成具有敢于战胜封建统治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的革命精神;遵守太平天国制订的各种革命制度和道德规范;坚定革命信仰和热爱太平天国。
三极至命筌蹄
三极至命筌蹄,南宋王庆升撰。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真部众术类。此书系内丹杂着,内容可分为图释、论说、颂赞歌诀三部分。首列图像,有奇耦、无极、太极、两仪、四象、八卦、皇极、混元三宗、九宫用中、十干纳甲等十七幅图。每图后附七律一首以为注释,大抵运用卦象易理以论述内丹性命之道。其次为〈五车三乘〉、〈三要总叙〉、〈三关总叙〉、〈九鼎总叙〉等论文。论释三乘五车、三要、三关、九鼎等内丹术语。最后为赞颂歌诀,有《述赞纯阳真人霜天晓角》、《阴符破迷赞》、《古仙真诀集句》、《修真六用》、《五空颂》、《修丹十戒》等十余篇。作者自称其丹诀得自白玉蟾门人桃源子,然所叙丹法实自成一家。
小儿推拿广意
推拿专著。又名《幼科推拿广意》、《推拿广意》。三卷。清·熊应雄辑。约刊于1676年。上卷总论推拿之理,及儿科疾病诊断方法,并附推拿手法图说20余幅;中卷分述各种儿科常见病推拿疗法;下卷附方,选录小儿病的内服、外治药方180余首。全书内容切于实用,流传颇广。
中国侦探罗师福
《中国侦探:罗师福》是清末侦探小说家南风亭长的侦探小说代表作,也是晚清时期罕见的白话侦探小说,堪称晚清版“东方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主人公罗师福,名字取“师事福尔摩斯”之意,是诞生于大侦探“霍桑”之前的“东方福尔摩斯”。于宣统元年七月初一(1909年8月16日)至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1910年1月16日)连载于上海环球社《图画日报》第1—154号,含第一案十三章,第二案九章。此次整理版本乃是当代的首次结集,以目前所见连载版为底本,并从中遴选出50余幅和剧情紧密结合的插图,也让当今读者一品带有绣像的侦探小说。
中国哲学简史
冯友兰著。原为作者1947年在美 国宾夕法尼亚州讲授中国哲学史的英文讲稿,1948年 由麦克米伦公司出版,1985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涂 又光翻译的中文本。《中国哲学简史》全书28个章节,涵盖中国哲学的精神与背景,孔子、老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道家、儒家、佛家等哲学流派,以及中国历史上代表性的哲学大家,并论及中国哲学与当代世界的关系。全书分二十八章。一、二章论“中国哲学的精神”、“中国哲学的背景”,三章至二十七章从 “百家”起叙述了中国哲学至二十世纪初的发展过程, 二十八章论述“中国哲学在现代世界”问题。本书简明扼要,在欧美较有影响。除英文本外,还曾有法文、意大利文和南斯拉夫文译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