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瑟普

- 姓名:诺瑟普
- 全名:所罗门·诺瑟普
- 性别:男
- 国籍:美国
- 出生地:纽约
- 出生日期:1808年7月10日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所罗门·诺瑟普(Solomon Northup,1807年或1808年7月10日出生)是一位美国废奴主义者,也是回忆录《为奴十二年》的作者。他是纽约出生的非裔美国人。诺瑟普是一位农民和专业小提琴家,曾是纽约华盛顿县的地主。1841年,他获得了一名旅行音乐家的工作,并前往华盛顿特区(当时奴隶制是合法的);在那里,他被下药、绑架并被卖为奴隶。他被运到新奥尔良,被一个种植园主买下,并在路易斯安那州红河地区做了12年的奴隶,主要在AvoyellesParish。他一直是奴隶,直到遇到了在他的种植园工作的加拿大人塞缪尔·巴斯(SamuelBass),他帮助向纽约宣传,纽约州法律为释放被绑架并被卖为奴隶的纽约公民提供援助。1853年1月3日,他的家人和朋友在纽约州长华盛顿亨特的帮助下获得了自由。
华盛顿特区的奴隶贩子詹姆斯·H·伯奇(JamesH.Birch)被捕并受审,但由于当时哥伦比亚特区的法律禁止诺瑟普作为黑人作证反对白人,因此被判无罪。后来,在纽约州,他的北部绑架者被找到并被起诉,但由于管辖权的挑战,此案在法庭上被捆绑了两年,最终在华盛顿特区被发现拥有管辖权时被撤销。华盛顿特区政府没有追究此案。那些绑架和奴役诺瑟普的人没有受到任何惩罚。
在获得自由的第一年,诺瑟普撰写并出版了回忆录《为奴十二年》(1853年)。他代表废奴运动发表演讲,在整个东北地区发表了两打以上关于他的经历的演讲,以建立反对奴隶制的势头。1857年之后,他基本上从历史记录中消失了,尽管后来有一封信称他在1863年初还活着。一些评论家认为他又被绑架了,但历史学家认为这不太可能,因为他会被认为太老而不能带来好价钱。他的死亡细节从未被记录在案。
诺瑟普的回忆录被改编为1984年的电视电影《所罗门·诺瑟普的奥德赛》和2013年的故事片《为奴十二年》。后者在第86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在内的三项奥斯卡奖。
诺瑟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哥伦布、大航海时代与地理大发现
共十三章,精准客观地将克里斯托弗·哥伦布的独特性格与航海事业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以哥伦布第一次至第四次远航为主线,讲述了15世纪地理大发现的宏大历史。哥伦布远航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哥伦布实现远航梦的过程中经历了哪些挫折?卡斯蒂尔女王伊莎贝拉二世为什么决定资助哥伦布远航?哥伦布是如何发现美洲新大陆的?发现美洲新大陆与殖民时代来临、印第安人种族大灭绝存在怎样的现实逻辑及如何推动西班牙成为第一个全球性帝国的?本书将一一揭晓答案。
东雅堂韩昌黎集注
40卷,外集10卷。此本系明徐时泰覆刻廖注本。是明以后最流行的本子。有《四库全书》本。《四部备要》本,附清陈景云《韩集校勘》四卷。
文心雕龙校读记
以明嘉靖本、乾隆辛亥金溪王氏重刊《汉魏丛书》本、乾隆五十六年长洲张松孙校注本与乾隆三年黄叔琳校纪昀评本《文心雕龙》互校,每篇下皆分"发指"、"校勘"二部,"发指"阐述《文心》各篇宗旨,"校勘"分录各本异同。书虽篇幅不巨,然皆有益于学者。
太上说六甲直符保胎护命妙经
元始天尊述六甲直符神君姓名,劝人诵经、礼拜、持咒,以保胎护命。
大八义
北宋哲宗年间,三月三日扬州召开群雄会,宋士公携师弟献艺贺号重振八卦门,赵华阳“酒雨箭”打张贺巧得“戒淫花”;奸相蔡京的叔父、山东青风寨寨主蔡啸天赴扬州杀官夺印,关帝庙八义大战蔡啸天,左云鹏救徒出险,剑斩杀父仇人;南清宫八千岁丢失冠袍带履,蔡京、童贯陷罪于八义,八卦门传人皇姑赵品娟力主八义戴罪寻宝、捉贼完案;八义赴山东两探大虎滩吞龙套口,败在盗宝人“金花太岁”濮连手下;“穿山赛野龙”石禄帮助八义三打大虎滩,双铲战双铎,力拔“铁魔掌”;濮连携宝逃逸;八义寻踪追奔太湖中山寨,施巧计攻山破寨,捕获濮连的叔父濮继宗;濮连为救其叔,啸众苏州府劫牢反狱;八义追袭贼人至陕西红花沟,观音殿和尚法铎为贼利用,屡向八义发难;八义夜袭红花沟,赵华阳施展奇功夺宝;赵品娟义会群侠,辨识假冠袍带履;八义友人鲁清设调虎离山计。二月二霍俊堂于霍家集摆擂招婿,霍家集上鲁清火烧濮连胞弟濮铎,左云鹏之母上官萍松树林掷松塔擒拿濮连;八义解凶犯进京,汴梁城石禄怒打蔡京;真宝被流转山东,八义直逼大梁口;大梁口寨主“金刀”武晓誓死不交真宝,双方恶战伤亡惨重,武晓剖腹自戕。八义金盆洗手,退出武林。
咏史诗
二卷。唐胡曾 (约877前后在世)撰。胡曾字不详,长沙人《全唐诗》作邵阳人。生卒年不详。曾诗有云:“故园寥落在长沙”,故从)其天分高爽,意度不凡。初累举不第,咸通中,始中进士,尝为汉南节度从事。高骈镇蜀,辟为书记。曾居军幕,每览古今兴废陈迹,慷慨怀古,作咏史诗三卷,(《唐才子传》作一卷,此从全唐诗)有咸通时人陈盖为之注,及《安定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本集是编杂咏史事,各以地名为题,自共工之不周山,迄于隋之汴水,不分卷数,此诗共一百五十首七言绝句,并分为二卷。附有注释,在每诗之下汇录史书以为证,其中颇有张冠李戴之处。《四库全书总目》对本书评价不高,认为 “其诗兴寄颇浅,格调亦卑”;诗命意缺乏深警之旨,词句也颇浅显直露,可正是因此,所以这些诗在民间较为流行,历史演义小说,如《三国演义》就曾一再引证有关各篇。此集为 《四库全书》本; 《直斋书录解题》、《文献通考》均著录有三卷本;《四部丛刊三编》收有 《新雕注胡曾咏史诗》三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