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侗

刘侗
  • 姓名:刘侗
  • 别名:字同人,号格庵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麻城(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约1593
  • 逝世日期:约1636
  • 民族族群:

刘侗(约1593~约1636) ,明代散文作家。字同人,号格庵,麻城(今属湖北)人。他因“文奇”被人奏参,与谭元春、何闳中一道受到“降等”的处分,自是文而文名益著。崇祯二年(1629),加入复社。崇祯七年,进士及第。崇祯八年,他与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完成。崇祯九年,与于奕正、谭元春相聚在淮安张致中的符山堂。崇祯十年,在赴任吴县知县的途中卒于扬州。有《名物考》10卷。他与于奕正还合撰过《南京景物略》,其书未完成,残稿今已不传。


《帝京景物略》主要记述了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由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景一未详,裹粮宿舂;事一未详,发箧细括”,因此所记述的北京风物的原委、情况,颇有资料价值。而且他们创作态度也比较认真,“语一未详,逢襟捉问;字一未详,动色执争”,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一是作者在描写北京景观时,对其位置、详略、次序都再三斟酌、惨淡经营,给读者留下较准确而生动鲜明的强烈印象,恰如方逢年在叙中所说:“其刻画也,景若里之新丰,鸡犬可识也;物若偃师之偶,歌舞调笑,人可与娱,可与怒也。”二是造语冷隽孤峭:“过隆教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水尽头》)由泉“声短”而知“下流平”,运用动词“役”、“不暇声”来表现泉流花竹情景,都是独辟蹊径的创造,耐人咀嚼、寻味。

刘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东京人

东京人

《东京人》是川端康成长篇小说代表作,分上下两册,描绘了战后东京一户平凡人家的悲欢离合,展现了日本社会的众生相。《东京人》洋洋洒洒60万字,直面美的残缺与毁灭,生存的艰难,人的欲望与孤独。住在东京的人,都是没有故乡的人。丧夫的敬子认识了岛木俊三和他女儿弓子。俊三的妻子因病长年在外地疗养,敬子和俊三便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敬子的生意越来越好,她不但撑起全家开支,还承担俊三妻子的医疗费用,但俊三的公司却濒临破产。有一天,俊三忽然不告而别、销声匿迹。在有如两片破碎镜子一样重组的家里,敬子同她的亲生儿女、养女一道,在离合悲欢中体味着世间人情与善意,讲述着一个饱含爱与孤独的东京故事。

惊险的浪漫

惊险的浪漫

惊险的浪漫【Parker Pyne Investigates】又译作:派恩探案,本书是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另一侦探帕克·派恩的华丽探案集,关键词:神奇,浪漫。波洛日后的老搭档奥利弗夫人和秘书李蒙小姐此时都被派恩先生聘用。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铁拐李度金童玉女

明初杂剧剧本。也称《金安寿》或《度金童玉女》。贾仲明创作。演述天上的金童和玉女下凡了却尘缘的故事: 金童与玉女违背天国的禁律,私底下相爱,被玉皇大帝贬谪人间,降凡投胎为女真族的金安寿和童娇兰。10多年后,在人间邂逅,结为恩爱夫妻,享尽世上的荣华富贵,了却了在天上无法实现的姻缘。最后,复经八仙之一的铁拐李度化,再脱凡胎上天为仙。 该剧的词曲写得非常艳丽,其中不少词曲来源于女真族的曲牌。表演则歌舞并重,真实地再现了元代女真贵族的生活,是杂剧中为数不多的反映少数民族的剧目之一。

吴礼部词话

吴礼部词话

词话。元吴师道(1283—1344)撰。一卷。师道有《礼部集》已著录。词话仅七条,原附诗话之后。“欧阳有伪”一条,以为欧阳修词中杂有伪作,“亦有鄙亵之语一二厕其中,当是仇人无名子所为”,指出欧词杂有他人之作,颇有见地;“仇人”之说,未免武断。所论较见精审,如论及《木兰花慢》一调时,举柳永所作中“倾城”、“盈盈”、“欢情”为例,并与吴激、元好问同调词相较,谓柳永词最得音调之正。有《知不足斋丛书》本。

宋太宗实录

宋太宗实录

简称《太宗实录》, 北宋钱若水等撰。宋代历朝实录中唯一留传至今的一部。宋真宗至道三年 (997),诏令钱若水、柴成务、宋度、吴淑和杨亿共同修撰,第二年修成。原为80卷,记载宋太宗赵光义一朝的史事。太宗,太祖之弟。初名匡义,又改名光义,即位二年后又改名为炅。后周时,他任供奉官都知。陈桥兵变,拥立太祖有功。太祖出征,他留守京城。后加封晋王,手握权柄在宰相之上。太祖天宝九年 (976) 去世,他即帝位,时年38岁。即位不久,他先后统一了南北各方。但在征辽战争中惨败,从此对辽转入消极防御。政治上他继续加强和巩固中央集权,文化上下令修纂了 《太平御览》、《文苑英华》等类书。其统治时期,社会生产有所发展,但土地兼并严重,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他在位21年,于至道三年 (997) 死去。赵光义在历史上是较有作为的一位帝王,他的实录无疑是后人研究宋初历史的重要史料。但是书80卷的篇幅,现只存26至35卷、41至45卷、76至80卷,共20卷。从仅存的20卷书中,不仅可以看到当时行政、文化、宫廷的部分事实,而且也可窥见到宋代各朝实录的概貌。是书 《四部丛刊》 有影印本。另有 《古学汇刊》9卷本。

东塘日札

东塘日札

一卷。明朱子素撰。朱子素,字九初,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县)人,生卒年不详。明诸生,明亡后应贡不仕,隐居授徒。著有《吴疁文献》等书。《东塘日札》记弘光元年(1645年)清军破南京后,进兵嘉定诸县,下剃发令,东南人民云集反抗,邑绅侯峒曾、黄淳耀聚民守嘉定,及城破后李成栋兵屠嘉定事。首记钱谦益纳降,豫王发兵吴中,乡兵聚而反抗,以侯峒曾为首,杀汉奸,戳清兵,李成栋军受创。又记清军与嘉定守城义兵激战,侯峒曾、黄淳耀死难经过,李成栋兵于城内外烧杀奸淫抢掠情形。书用日记体,朱子素身历其境,故纪之颇详。记其亲见杀人情形,刀声刮刮然,悬梁赴井者,断肢者,血面者,砍死手足尤动者,骨肉狼藉,乞命之声,嘈杂如市。投河死者不下万人,浮尸满河,舟行无下篙之处。《东塘日札》与《嘉定屠城纪略》为一书而两名,经后人传抄,因语涉嫌讳而改题《东塘日札》。书中称“大清”、“清帅”,已非著者口吻,且于《嘉定屠城纪略》有所删润增补,或为子素自改,或为后人所为。《东塘日札》有《荆驼逸史》本,分为二卷,卷末多总论一则。又有 《纪载汇编》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