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侗

- 姓名:刘侗
- 别名:字同人,号格庵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麻城(今属湖北)人
- 出生日期:约1593
- 逝世日期:约1636
- 民族族群:
刘侗(约1593~约1636) ,明代散文作家。字同人,号格庵,麻城(今属湖北)人。他因“文奇”被人奏参,与谭元春、何闳中一道受到“降等”的处分,自是文而文名益著。崇祯二年(1629),加入复社。崇祯七年,进士及第。崇祯八年,他与于奕正合撰的《帝京景物略》完成。崇祯九年,与于奕正、谭元春相聚在淮安张致中的符山堂。崇祯十年,在赴任吴县知县的途中卒于扬州。有《名物考》10卷。他与于奕正还合撰过《南京景物略》,其书未完成,残稿今已不传。
《帝京景物略》主要记述了北京地区的山川园林、庵庙寺观、桥台泉潭、岁时风俗。由于他们在写作过程中,“景一未详,裹粮宿舂;事一未详,发箧细括”,因此所记述的北京风物的原委、情况,颇有资料价值。而且他们创作态度也比较认真,“语一未详,逢襟捉问;字一未详,动色执争”,艺术上也很有特色。一是作者在描写北京景观时,对其位置、详略、次序都再三斟酌、惨淡经营,给读者留下较准确而生动鲜明的强烈印象,恰如方逢年在叙中所说:“其刻画也,景若里之新丰,鸡犬可识也;物若偃师之偶,歌舞调笑,人可与娱,可与怒也。”二是造语冷隽孤峭:“过隆教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竹者,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水尽头》)由泉“声短”而知“下流平”,运用动词“役”、“不暇声”来表现泉流花竹情景,都是独辟蹊径的创造,耐人咀嚼、寻味。
刘侗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
短篇小说是海明威最有价值的文学遗产。尼克·亚当斯是海明威众多短篇中的一个男主角,这个令人难忘的角色从孩子成长为青少年,又成为士兵、复员军人、作家和父亲——这个过程与海朗威本人生活中发生的大事亦步亦趋,清晰地凸现为海明威作品中一长串他本人化身中的第一个,之后在海明威各个长篇中出现的男主人公全都有尼克的历史。关于尼克· 亚当斯的故事《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因此被认为是可以独立成书并极具自传性的小说集。 《尼克·亚当斯故事集》共24篇,系首次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中译本。
茶考
明代茶书,1卷,陈师撰。陈师,字思贞,钱塘(治今浙江杭州)人。嘉靖间,会试副榜,官至永昌(治今云南保山)知府。有《览古评语》、《禅寄笔谈》等。此书仅见《茶书全集》本,书末有卫承芳万历癸巳(二十一年,1593)序,称此为陈师晚年所撰。卫承芳,字君大,四川达县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尚书,有清名,事具《明史》卷二二一。《茶考》仅5则,约千字。其中第2则辨山东蒙阴县的石藓,也称蒙茶,这是伪茶,与四川蒙山的蒙顶有天壤之别。末则评论杭俗撮泡茶,作者深致不满,认为味不尽出,泡一次而茶叶弃之是浪费,殊失古人烹煎之意。
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
经名:洞真太上八道命籍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言八节日解罪谢过之法。二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参见《云笈七签》卷五一。八道命籍部分与《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中的八道秘言相 同,《上清大洞真经目》中有《上清九真中经黄老秘言》。该经当 为六朝上清经。述解罪法的八道命籍,劝人存礼神仙。又述二十四事,劝人营斋谢过。
古今书人优劣评
《古今书人优劣评》,或作《书评》、《评书》,旧題梁武帝撰。此编唐以前书俱未引及,始见于宋《淳化阁帖》,隋僧智果书,秘书省续编到四库阙书目有武帝《评书》 一卷,又《古今书人优劣》一卷,或即是编,故《宋史•艺文志》据以著录,今详核其文,多与袁昂《书评》相同,袁昂于武帝普通四年,奉勑评古今书,今本《书评》后,尚附载原启,知此书非出于武帝。今本中有为袁评所无者若干条,当为后人附益。宋朱长文辑《墨池編》,取两本会而录之,共得三十七人,《书苑菁华》所录二十八人。
填词浅说
清谢元淮著。是书兼论词曲,而以词为主;论词又以词之声律为主。前人谓“词别是一家”,而谢元淮亦力主“守定词场疆界”。他说:“词之为体,上不可入诗,下不可入曲。要于诗与曲之间,自成一境。守定词场疆界,方称本色当行。至其宫调、格律、平仄、阴阳,尤当逐一讲求,以期完美。”作者还主张守律而不拘于律。鉴于时人填词不顾词律,作者着重论述了词的声律问题。他认为填词家应当遵用沈去矜词韵,不必旁及曲韵。填词除注重使用专为歌词而设的十七宫调外,还要严守四声,区分阴阳。“盖平声尚含蓄,上声促而未舒,去声往而不反,入声逼侧而调难自转。”倘用乖其法,则不易歌唱。因“词曲既播管弦,必高下抑扬,参差相错,引如贯珠,而后可入律吕。”这样,便可做到字字精切,声声轻圆,声文并茂。但作者又反对拘泥死法,主张“词禁诸条,亦须活着”。因为四声平仄呼吸阴阳,均有自然之妙。“大略阴平宜搭上声、阳平宜搭去声,不必拘泥死法”,此论极是。此外,作者还论述了南北声音之不同。他说:“以辞而论,南多艳婉.北杂羌戎。以声而论,南主清丽柔远,北主劲激沉雄。”各具特色。
金刚疏科释
金刚经疏科释,一卷,隋智顗疏,元徐行善入疏从经并记缘起,日本梵芳募刻书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