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图里亚斯

阿斯图里亚斯
  • 姓名:阿斯图里亚斯
  • 全名: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
  • 性别:
  • 国籍:危地马拉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899年10月19日
  • 逝世日期:1974年6月9日
  • 民族族群:

米格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西班牙语:Miguel Ángel Asturias,1899年10月19日——1974年6月9日),危地马拉著名的进步小说家和诗人,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人物之一,他是魔幻现实主义作家中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他出生于危地马拉卡夫雷拉独裁统治时期,少年随全家迁入内地,与印第安土著有着长期交往,对他们的命运深感同情。1923年,他毕业于桑·卡洛斯大学社会法律系。同年,遭当局迫害,被迫出国,从此侨居法国。在此期间,他一方面攻读东方语言,潜心研究印第安人文化,将印第安古典名著《波波尔乌》译成法文; 另一方面参加超现实主义文学活动,阿斯图里亚斯深受印第安文化影响,他将拉美民间故事与印第安神话融为一体,创作了第一部文学作品 《危地马拉传说》(1930),初步尝试了魔幻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1933年,他回国,一直积极参加政治活动,曾任新闻记者、文学教授、外交官和危地马拉和平委员会主席。


阿斯图里亚斯的文学成就主要在小说。1946年,他的长篇小说《总统先生》问世。由此他一举成名,小说刻画了一个身居总统要职的独裁者的形象,他是一个依靠投机钻营而飞黄腾达的政客,又是一个善于权术的阴谋家和玩弄女性的淫棍。小说揭露了独裁者的暴行,情节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和社会性,但是小说在表现反独裁主题时,不是采用集中直接描写一个主要人物的手法来进行的,而是分散地描写众多出场人物,画出了拉美社会的群丑图。小说的中心人物总统先生在小说中只出现五次,却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这个人物介乎幽灵与活人之间,既无形又有形,不露面却能主宰和控制一切,为所欲为。总之,小说在表现主题和刻画人物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创新,显示出了魔幻现实主义的鲜明风格。这部小说一发表,很快就受到拉美作家的理解和推崇。


继《总统先生》之后,1949年阿斯图里亚斯又发表了另一部长篇小说《玉米人》。《玉米人》被认为是一部将印第安人传统观念和神话与现实结合起来的最完美之作。小说描写了白人和印第安人对玉米的不同态度和观念,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冲突和矛盾,直至战争,表现了印第安人传统观念与现代思想的矛盾以及印第安民族反抗侵略、压迫,要求生存的精神。


阿斯图里亚斯的作品深深植根于拉美的民族气质,以及印第安人的传统之中,由此,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继承和发扬了印第安叙事文学将梦幻和现实结合起来的传统,一方面具体描绘了可以感知的日常生活画面,与此同时,又创造了另一种梦幻的、神奇的想象现实,并将两者结合起来,同时加以表现。他的作品,主要运用了超现实主义的方法,表现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艺术地反映了拉美的现实生活,具有现实感和针对性。

阿斯图里亚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转化的象征: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分析

转化的象征:精神分裂症的前兆分析

《转化的象征》宣告了荣格与弗洛伊德关系的结束,同时也成为荣格分析心理学的奠基。整本书的创作正如荣格所言,是一场心理爆发。他将医疗心理学从当时充满主观与个人偏颇的情势中解放出来,让大家了解潜意识是一种客观的、集体的心灵,并把自己的研究对象从个别的病例转向了神话,转向了文学,在进行这些研究的过程中,创立了原型理论。

黑夜的空白

黑夜的空白

推理小说,松本清张著。到东京出差的春田市长无故失踪,秘书有岛言辞躲闪似有隐情。五天后,市长的尸体在郊外被发现。政敌早川嫌疑骤升,但不久后早川也陈尸海面。警方在早川家中发现了春田被害的关键证据,一桩罪案本该就此了结。然而,随着七个酒桶神秘地出现,深埋十年的白骨重见天日。一切无不预示着,命案并不只是现在的事情……

康熙盖平县志

康熙盖平县志

地方志。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骆云修,有骆自序,首附县图城图各一。此为编修《盛京通志》而作,叙事至康熙二十三年。凡2卷26目。盖平,为今盖县。时奉檄纂修,遵部颁以《河南通志》为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成书。约一万四千字。冠有县图、城图各一幅。正文分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城池、职官、学校、选举、户口、田赋、风俗、物产、古迹、人物、艺文等二十六目。为盖县首志。所记区域几乎遍及辽东半岛。沿革依辽、金二史考订。山川城堡或今昔异名,或辨方言,或考释地名。户口、田赋、职官,只记清代数字。艺文收有辽东诸文人学者著述,其中有元学士虞集《条陈疏》,请求用堤坝拦海,以便开垦沿海荒田,为较有价值的文献。有康熙二十四年抄本藏北京图书馆, 《辽海丛书》本。郝瑶甫《东北地方志考略》 (1984年辽宁人民出版社)可供参考。

逍遥集

逍遥集

一卷。宋潘阆 (?—1009)撰,潘阆,字逍遥。大名 (今属河北) 人。或云钱塘 (今浙江杭州) 人。卖药京师,好结权贵。至道元年 (公元995年)太宗赐进士及第。真宗时,为滁州参军。潘阆之诗,有五代、晚唐遗风。宋人对其诗评价很高。苏轼尝称其《夏日宿西禅》(又称其《题资福院石井》)诗,不在石曼卿、苏子美之下。刘邠《中山诗话》称其《岁暮自桐庐归钱塘》诗不减刘长卿。其诗多有佳句。宋晁公武《读书志》载逍遥诗三卷,《宋史·艺文志)有潘阆集一卷。原本久佚。《永乐大典》所收其诗一卷,已不是全录。其《古意》一诗,今刻唐诗皆以为崔国辅作,而《永乐大典》则题潘阆名。有《永乐大典》本。

小腆纪传

小腆纪传

清徐鼒撰。六十五卷,补遗五卷。纪传体南明史。徐鼒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同时期的各个人物编成本书,未完稿即病死,其子承礼整理补订成书。两书虽叙写同时期的史事,但前者用编年体,后者用纪传体,一以年经,一以人纬,两书并行,对南明史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方便。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

亦称《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华严经刊定记》、《华严刊定记》等。佛典注疏。唐慧苑撰。原为二十卷(一作十六卷),现存十三卷。是实叉难陀译《八十华严》的注释书。法藏在《八十华严》译出后即着手注释,但仅完成《妙严》、《十定》两品,慧苑续其作而成此书。全书分十门:(1)教起所因;(2)藏部所摄;(3)显教差别;(4)简所被机;(5)能诠教体;(6)所诠宗趣;(7)显义分齐;(8)部类传译;(9)具释题目;(10)依文正释。从第二卷开始解释各品经文,一般分“辨名”、“来意”、“宗趋”、“释文”等四项。本书提出“四种教”、“两重十玄门”等,与法藏的一贯思想不符。后慧苑之论被视为背离师说,不为华严宗人所承认。见载于日本《卐字续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