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中

虚中
  • 姓名:虚中
  • 别名: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虚中,唐末五代间诗僧。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少出家,读书吟咏不辍。初住玉笥山二十年,后游湖湘间,亦曾至越中。与贯休、齐己、修睦、栖蟾、郑谷等为诗友。天祐间,往中条山见司空图论交而未果,遂作诗寄赠。司空图得诗大喜,有“十年华岳峰前住,只得虚中两首诗”之句。后住湘江西宗成寺(一作栗成寺)。马楚时,与天策府学士有过往。后唐明宗天成间,马殷长子马希振延纳其于书阁中,酬答不厌。著有《流类手鉴》一卷,推崇贾岛、齐己之诗,认为“善诗之人,心含造化,言含万象”,注重取物象以设喻。《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今仅见《吟窗杂录》。《诗学指南》据以转录,仅存“物象流类”及“举诗类例”两部分。诗集一卷,名《碧云集》,今无传本。《全唐诗》卷八四八收诗一四首及残句六联,《全唐诗补编·续拾》卷四九补一首又六句。《唐才子传校笺》卷八、《十国春秋》卷七六有传,另参《五代史补》卷二、《增修诗话总龟》卷一○引《郡阁雅谈》、《吟窗杂录》卷一四、《禅月集》卷二三、《白莲集》卷三、卷五、袁本《郡斋读书志》卷四。

虚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蜜蜂的寓言

蜜蜂的寓言

18世纪英国思想家曼德维尔(BernardMandeville,1670—1733)著。该书的副标题“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是该书的核心思想(即所谓“私恶即公益”)。以寓言诗的文学形式描写了一个蜜蜂王国的盛衰史。最初蜜蜂们追求奢华的生活,“数百万蜜蜂无不在纷纷尽力,满足着彼此间的虚荣与贪欲,到处都充满邪恶,但整个社会却变成了天堂,穷人们也过着好日子。”后来,它们放弃奢侈的生活,转而崇尚节俭朴素,国家削减军备,大家都致力于储蓄,结果社会凋敝。因为大家都崇尚节俭,奢侈品无人问津,或变卖偿债,或任其荒芜。结果是土地宫室等价格大跌,依靠供给奢侈品为生者无法谋生,各行业皆人满为患。经济衰落,最终被敌手打败而逃散。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仅仅是美德,不能使国家兴盛;彼欲恢复古之黄金时代者,于致力于简朴时,也要顾到平民生计。”使国家兴盛快乐之道,厥惟给予每个人以就业机会。为实现以上目标,政府应当,第一,提倡各种制造、技艺、手工业,凡人类才智所能及者,皆予提倡;第二,奖励农、渔二业。这首诗所宣扬的思想在当时受到指责。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凯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引用了这首寓言诗,说明刺激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充分就业。它所说明的个人美德与社会繁荣之间的矛盾正是凯恩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所引出的“节俭悖论”。

李叔同讲演集

李叔同讲演集

本书为弘一大师李叔同佛学演讲集。弘一大师(李叔同)是我国近代文学家、艺术家、佛学大师。本书所收讲演内容包括:人生之最后、改过实验谈、授三归依大意、放生与杀生之果报等。

台海见闻录

台海见闻录

本书凡四卷-今存二卷,董天工撰。天工字典斋;福建祟安人。清雍正癸卯(元年)拔贡,乾隆十一年任彰化教谕。十五年秩满忧居,为答友朋之询问,尝就在台见闻,征诸文献,编次成书。首有「自序」,对其内容略作提纲云:「首山川、建置以及官爵、武备、田赋输将、备考条例,次风俗、物产、名贤、烈妇,至于词赋诗歌择咏台风土者录之,名曰「见闻录」;分卷为四,以为笔谈』。此书于乾隆十八年刊,台湾省立台北图书藏有前二卷,缺卷三、卷四。卷一有山川、建置、官制、营制、武备、船政、田赋、盐课、水陆饷、官庄诸目,卷二有汉俗、番俗及台卉、果、蔬、木、竹、草、禽、兽、鳞等纪载;至后二卷虽无目可稽,然按「自序」所云,当属贤良、节烈等人物传述与词赋诗歌之选录。

大还丹照鉴

大还丹照鉴

大还丹照鉴。一卷,出於五代宋初。底本出处:《正统道藏》 洞神部众术类。原名《照鉴登仙集》,《宋志》、《通志》皆有《大还丹照鉴登仙集》。作者佚名。卷前自序,撰于五代后蜀孟昶广政二十五年(962年)。“匡”字缺笔,乃宋本。述房中术。

安般守意经译注

安般守意经译注

《安般守意经》结合佛教义理和戒律宣讲了小乘禅法,尤其突出了坐禅中调息、守意的重要性和实践要领。学界称此禅法为“数息禅”。安世高精通此法。又因此法与中国固有的行气理论相通,故安世高在华传播此法,多人受学。其弟子中有一居士名陈慧(约活动于2世纪后期),深得要领,曾为《安般守意经》作注。三国初期在华译经传教僧人康僧会曾就学于陈慧等人门下,亦深得《安般守意经》要领,曾为之作序,序中明确提出禅法的4个阶段和境界(一禅、二禅、三禅、四禅),强调数息在坐禅初级阶段的作用:“系意著息,数一至十,十数不误,意定在之。”魏晋时期,《安般守意经》影响颇大,康僧会和道安、谢敷(313~362)均为《安般守意经》注解,今俱不存。隋代智者大师作《摩诃止观》和《小止观》,也继承了《安般守意经》的要领,遂使此禅法融入中国佛教养生体系。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

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一卷,唐 金刚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