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一元

孙一元
  • 姓名:孙一元
  • 别名:字太初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1484
  • 逝世日期:1520
  • 民族族群:

孙一元(1484—1520),明代诗文作家。字太初,尝辞家入太白山,栖于山颠,因自号太白山人。自称秦人,或曰蜀人,亦有云其本安化王宗人,因王犯法被诛,故变姓名避难。一元风仪秀朗,踪迹奇谲,常着玄巾白袷,以铁笛鹤瓢自随。善饮酒,好谈论,喜吟诗,混游贵贱,所至颇能倾动士大夫。尝西入华山,南至衡山,东登泰山,又人吴中,遂居于此。明武宗正德(1506—1521)中,与刘麟、龙霓、陆崑、吴珫游,结诗社,合称“苕溪五隐”,又与闽中郑善夫交好。买田霅水,就婚施氏,生一女而卒。一元诗多为描写其游历及隐逸生活之作,如《致道观看七星桧树歌》、《幽居杂兴》(归卧茅檐下)、《避寇吴兴山中》、《西湖》、《独往》、《久雨书闷》等皆为其代表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云:“一元才地超轶,其诗排奡凌厉,往往多悲壮激越之音。《静志居诗话》谓其瓣香在黄庭坚。体格固略相近,然庭坚之诗,沉思研练而入之,故蟠拏崛强之势多;一元之诗,轩豁披露而出之,故淋漓豪宕之气盛。其意境亦小殊也。”陈田亦云:“山人诗激宕处亦是摹杜,而练句练字,时出入于王摩诘、孟襄阳、岑嘉州诸公间。长歌气魄稍弱,律绝固是一时之秀。”(《明诗纪事》)其五律优于七律。有《太白山人漫稿》。李梦阳、祝允明皆作有《太白山人传》。《明史》卷二九八有传。

孙一元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道光邻水县志

道光邻水县志

四川地方志。清曾灿奎修,甘家斌纂。六卷,首一卷。灿奎,贵州贵筑(今贵阳)人。嘉庆举人,官邻水知县。家斌,号秩斋,四川邻水人。乾隆进士,历官刑部员外郎,陕西道监察御史、大理寺正卿等。本县有康熙、乾隆、道光诸志。是志为家斌归居乡里时,取旧志考核增删,于道光十五年(1835)成书。记事止于道光十四年。约二十万字。正文有增志序、 图说、图考、职名。正文分天文、地舆、建置、食货、风俗、学校、武备、祀典、职官、选举、人物、艺文十二门,含沿革、祥异、古迹、山川、 户口、 物产、风俗、书院、寺观、政绩、进士、名宦、侨寓、奏疏等八十六目。沿革目自夏始。山川目载山、寨、河、滩等七十余处。寺观目载名寺古刹五十余处。职官志载宋至清历代职官二百余人。选举目载宋迄清历科进士、举人、拔贡等四百余人。人物志载名宦、理学、侨寓、老释等三百余人。艺文志载疏奏、碑记、策、传、铭、赋等六十余篇, 诗、词、歌等百余首。有同治八年(1869)刻本。

火祆教入中国考

火祆教入中国考

1922年4月撰。分十二章。火祆教是唐时较有影响的西来宗教之一,本文考证火祆教起源于波斯“弃黑暗而趋光明”的拜火教,北朝时初传中国,称“天神”、“胡天神”、“火神”,至唐初缩写“天神”二字始创“祆”字,故有火祆教之名。文章揭示了唐代尊崇火祆教,多设火祆祠的原因,并非本心,而是出于怀柔西域的策略。唐宋以来,学者对于唐朝之大秦景教、摩尼教与火祆教往往不能辨别,混为一谈。陈垣指出:火祆与景教、摩尼的明显不同在于火祆教不传教、不译经,教民只有胡人,教场名火祆祠,或曰庙;而景教、摩尼均有传经举动,且翻译经典,教民既有外国人,亦有中国人,教场称寺。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汉扬雄撰,晋郭璞解。汉时成书的《方言》集录了先秦、汉代方言,划分了方言区。璞研习音韵文字学问,“少玩雅训,旁味方言,复为之解。”给《方言》文字详加注音,随文注解,补充了大量的晋代地方方言。从而使得《方言解》成为一定历史阶段语言发展的重要资料。

轮盘

轮盘

短篇小说集。徐志摩著。列入“新文艺丛书”。上海中华书局1930年4月初版。除沈从文《〈轮盘〉的序》和作者《自序》外,收短篇小说11篇。其中《春痕》描写主人公逸原喜爱美丽动人的日本姑娘春痕,10年后见她肥胖丑陋,顿生嫌恶之心;《两姊妹》描写残疾妹妹陪伴神经病的姐姐20余年,对青春已逝深感悲哀;《老李》描写老李中学毕业当了校长,不学无术的前任校长竟唆使别人将他杀害;《轮盘》描写三小姐倪秋雁赌博输钱后痛悔前非的心理活动。另外7篇是《一个清清的早晨》、《船上》、《肉艳的巴黎》、《“浓得化不开”(星家坡)》、《“浓得化不开之二”(香港)》、《死城》和《家德》。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贝多树下思惟十二因缘经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与《佛说缘起圣道经》同。谓逆顺观十二因缘。如行旧道。而达旧城。

放牛经

放牛经

一卷,秦罗什译。为增一阿含经放牛品之别译。以放牛之十一法譬比丘之十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