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廷芳

- 姓名:沈廷芳
- 别名:字畹叔,号椒园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仁和(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692
- 逝世日期:1762
- 民族族群:
沈廷芳(1692—1762),字畹叔,号椒园,清仁和(今杭州)人。初以国子生为《大清一统志》校录。乾隆元年(1736)举博学鸿词科,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任山东道监察御史。在任7年,开常平仓赈济淮、徐、凤、泗四府饥民,深得百姓拥护。又以古代谏臣自勉,朝廷起用原尚书彭惟新为侍郎,他就上书谏阻。八年改巡江南道,巡视山东漕运,兼理河务。次年,奏请原先被官府圈占的东平湖地的十分之二给贫民耕种,又将衍圣公300顷地划给湖旁贫民。十年,在兖州建祠立碑,纪念唐代诗人杜甫。后转任登莱青道,招集流民,给予资金,让他们垦荒种粮以自给。当地小清河河道狭窄,遇到山洪暴发,常常决口淹没良田。他就发动民工疏宽河道,增筑堤堰。官至山东按察使,由于他为政清正、有功于民,离任之日,当地父老乡亲数千人相随远送。
廷芳出身世家,从小笃志于学,先后随查慎行学作诗文、桐城方苞学作古文,能诗善文,尤精于古文。晚年曾掌教于粤秀、敬敷等书院。著述有诗文集《隐拙斋诗集》30卷、《隐拙斋文集》20卷,还有《舆蒙杂著》4卷、《古文指绶》4卷、《鉴古录》16卷、《下学渊源》10卷、《十三经注疏正字》80卷、《读经义考》40卷等。此外,与桑调元合辑有《馀山遗稿》。
沈廷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明帝国与倭寇
朱元璋推翻了元朝开启了明王朝的统治时代,此后明王朝在永乐帝统治下全方位迎来了极盛期,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的同时,在海外亦是大展国威。明王朝作为最后一个汉民族建立的王朝,在与周边民族和国家持续深入交流碰撞的同时,迎来了封建统治的巅峰与辉煌。 本书是由日本知名东洋史家组织编写的明代史通俗读本,以恢弘庞大的亚洲史观讲述了由元末农民起义、明朝建立开始,一直到明朝灭亡的整个明代的历史进程,中间围绕着倭寇这一主题,重点阐明了明朝与日本的关系、倭寇的由来与发展变化、以及丰臣秀吉的大东亚构想等内容。
易纬稽览图
旧题东汉郑玄注。二卷。《四库全书》本。又称《稽览图》。为《易纬八种》之一。其书久佚,此本乃辑自《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列此书于“经部易类附录”,《提要》指出:“案《后汉书·樊英传》注举《七纬》之名,以《稽览图》冠《易纬》之首。《隋志》:郑康成注《易纬》八卷,《唐志》:宋均注《易纬》九卷,皆不详其篇目。《宋志》有郑康成注《稽览图》一卷;《通志》七卷;而马氏《经籍考》载《易纬》七种,亦首列郑注《稽览图》二卷。
风赋
先秦辞赋。旧题战国楚宋玉作。后人或疑为伪托。旧题战国时代楚人宋玉撰。见于《文选》卷13。这是一篇巧妙的讽谏性作品,借楚王和宋玉的问答,展开关于“风”的文章。分别描写了两种不同的风,即“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说:“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及灵均唱《骚》,始广声貌。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于是荀况《礼(赋)》、 《智(赋)》,宋玉《风(赋)》……,爰锡名号,与诗画境,六义附庸,蔚成大国。遂客主以首引,极声貌以穷文,斯盖别诗之原始,命赋之厥初也。”
春秋左传注疏
《春秋》学著作。又名《春秋左传正义》、《左传注疏》。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陆德明音义。六十卷。杜预注本名《春秋左氏经传集解》,以往经、传各自单行,至杜预始将二者合并,兼为之注,故名“集解”。杜预能综观全书,以《左传》中“凡例”为据,故其注颇有条贯;又注重史事与典制,能以经传相互发明,所注大多剀切;注文也极简要明通。故此书行世后,汉魏诸旧注渐以淹没。但也有望文生义、疏于地理等弊。孔颖达疏本名《春秋左传正义》。
大爱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法贤译。大爱为海神之名,大爱蒙佛之神力说陀罗尼,免所有大海之危难。
护国经
佛说护国经,一卷,赵宋法贤译。护国长者之子出家得道。为俱卢大王说法。与佛说赖吒和罗经同本。法华经仁王经金光明经,称为护国经之三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