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劭

邢劭
  • 姓名:邢劭
  • 别名:字子才,小字吉
  • 性别:
  • 朝代:北齐
  • 出生地: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鄚州镇)人
  • 出生日期:496
  • 逝世日期:569年
  • 民族族群:

邢劭(496-569年),北齐思想家、文学家。字子才,小字吉。河间鄚(今河北任丘北鄚州镇)人。年五岁,即为崔亮所赏。十岁,能属文。文章典丽,既赡且速。年未二十,名动衣冠。释巾为北魏宣武帝挽郎、除奉朝请,迁著作佐郎。北魏孝明帝以后,劭文独步当时,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遂为袁翻、祖莹所嫉。北魏孝庄帝永安(528—530)初,累迁中书侍郎。及尔朱氏之乱,劭与杨愔避地嵩高山。孝武帝时,迁至太常卿、国子祭酒。东魏孝静帝兴和三年(541),与温子昇撰《麟趾新格》十五篇。北齐文宣帝高洋代魏,朝臣皆作《甘露颂》,令劭为之序。又重修《麟趾格》。及文宣帝死,凶礼多访于劭,又令劭作哀策。及齐孝昭帝杀杨愔,劭被疏,出为兖州刺史。后加特进,卒。邢劭在北魏、北齐间文人中颇有盛名。初与温子昇并称“温邢”,又与魏收合称“邢、魏”。邢劭尝与杜弼争神灭之事,“以为人死还生,恐为蛇足”,与南朝范缜之论为近。劭于诗文,仰慕南朝之沈约,以为沈约所言三易(“易见事,易识字,易读诵”)为当。劭又作《萧仁祖集序》,以为“自汉逮晋,情赏犹自不谐;江北江南,意制本应相诡”。然其自作则仍多仿南人。邢劭文多骈体,虽华丽而不甚雕琢,盖得力于沈约之作。其文今存二十八篇,多存于类书,除《新宫赋》而外,率为应用文字。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风清淡而近古拙,如《冬日伤志篇》、《冬夜酬魏少傅直史馆诗》并见《初学记》卷三,皆重气质而不尚华藻;然如《思公子》(见《乐府诗集》卷七四)、《七夕》(见《艺文类聚》卷四)则辞藻亦甚华美。今存诗及断句九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据《北齐书》本传,劭本有集三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三十一卷。今之所存,去原本已甚远。主要事迹见《魏书》、《北齐书》、《北史》本传。

邢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使辽语录

使辽语录

地理杂志。北宋陈襄(1017—1080)撰。一卷。 襄字述古,称古灵先生,福建福州人。庆历进士,曾官三司盐铁判官、侍御史等。于治平四年(1067)使辽,归而成书,约四千字。以记宋辽使节沿途迎送礼仪、所过州县馆驿相距路程、相互通问馈送为主。所记是年华北旱情,女真、高丽等民族地区盛产松子,辽皇于每年七月往秋山狩猎,九年始住燕京等,颇具史料价值。所记辽宋交通系出于政治目的绕道而行,故其计程需如实考证。为研究辽代地理提供有益资料。有民国二十六年(1937)北平文殿阁书庄铅印《契丹交通史料七种》本。

书法纶贯

书法纶贯

一卷。书论。明代宋啬撰。此书分十二个标题为澄神、执笔、用腕、正锋、临摹、结构、方圆、疏密、迟速、纯熟、气韵、统论。卷前自序说:学书必先使精神清静、精神平静才可以讲究执笔与用腕及指法,然后论正锋、藏锋;学书之始必先临摹,然后学结构。结构佳,然后论迟速、纯熟,纯熟之后,气韵自生。由此可见作者分题编次的意图。然后所论皆摘采王右军、蔡邕、张怀瓘、孙过庭、姜尧章、赵宦光、董其昌、黄山谷、潘之淙等名家论书之语。虽无独见,但如此汇集名家之言对学书者尚有指导意义。有《六艺之一录》本。

斯人记

斯人记

现代长篇小说。张恨水著。1936年南京《人报》社初版。内收《自序》1篇。全书共24回。初连载于1929年2月15日至1930年11月19日北平《世界晚报》副刊《夜光》。后因被沦陷区书商盗印,为挽回影响,于1944年由上海百新书店重版。作者有感于当年北京政府统治下政治黑暗,社会生活糜烂,创作了这部小说。当时有些知识分子“只是捧戏子逛窑子酒食征逐。上焉者,也不过逛公园喝茶,弄弄风月文艺,而娼家和大鼓娘之类,却成了社会趣味的中心。”“这里所写的朋友,朋友之朋友不用说,继续糜烂下去的,自然到了今日,成了沦陷区的人渣,但也有不少经过一番磨炼,幡然觉悟的。”(《自序》)作者还在《写作生涯回忆》一文中说:“《斯人记》云者,是根据‘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的意思下笔的。这书里以两个不能追随时代的男女为主角。他们都是爱好文艺者,却因思想上不能彻底,陷于苦闷的环境中。书也就以苦闷来结束。在全书中,枝枝叶叶,仍然涉及北京的社会。”这男女主角就是梁寒山和张梅仙。小说以他们之间的友谊和文字之交为主要线索。本书发端写两人相约游格言亭和陶然亭,互相抒发对人生感慨之情。但其间穿插大量其它情节,主要有芳芝仙和吕芝仙从学戏到登台,遭遇不同的命运。芳芝仙到城南游艺园登台唱红时,巧遇当时伶界大王华小兰,结为夫妇。由此引出坤伶金飞霞、上海来客申志一、金海粟、陆幼华和名妓王月仙的故事。有研究者认为书中主要人物都有生活原型。作者写这类社会章回小说,笔法稔熟,得心应手。

只麈谈

只麈谈

《只麈谈》卷上及《续只麈谈》卷上内容是证经考史与诗话文评之类,包括写人情、述物理、叙风土之类,有重要的文献史料价值,从中亦一窥作者的世界观和文学观。《只麈谈》卷下及《续只麈谈》卷下共计小说42则,内容相对集中。或出于胡承谱自身性格特点及人生经历,他对忠臣、能臣、清官、廉吏十分欣赏,对刚烈不阿、有胆有识的奇士,颇有惺惺相惜之感。有用绝大部分篇目为这些人著书立传,成为小说写得出色的一大部类。由于他所写大部分为真人真事,其史料价值也是非常珍贵的,可以说,胡承谱是从一个特有的侧面,反映了明末至清中叶官僚知识分子阶层的思想生活风貌。

盂兰盆经疏新记

盂兰盆经疏新记

盂兰盆经疏新记,二卷,唐宗密疏并序,宋元照记。简称《报恩记》,亦称《芝园记》。佛典注疏。是唐宗密撰《盂兰盆经疏》的注释书。书中元照不同意宗密判《盂兰盆经》属“小乘律藏”的观点,而判该经属“大乘经藏”。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大虚空藏菩萨念诵法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
  令薄福少德乏少资具者,修此教法,灭罪生福,成大悲智,世出世间财宝,皆悉获得,利益一切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