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长恤

- 姓名:芮长恤
- 别名:字嵩子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溧阳(今属江苏)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芮长恤[xù],生卒年月不详,明清之际学者。字嵩子,原名城。溧阳(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博极群书,文行为一时冠。与同邑陈名夏、赵理之、吴颖、彭旭、马世俊等合社讲学,以忠孝大义相切劘,称“濑上十三子”。甲申之变,名夏投义军,后入国朝,受长恤、彭旭等人讦骂。后名夏以大学士还乡求见一面,卒不可得。耕穷山中,足不履城市达40年。时人目为“真隐”。长恤在明时,初以制艺名,既而潜心理学,说:“学者自有富贵大路,安用科第为然欲得程朱真传者,须取《太极图》、《西铭》、《易传叙》、《春秋传叙》四篇,精研讨究,豁然无疑,然后可以上问濂、洛、关、闽之学。”又说:“昌黎(韩愈)一代儒宗,其学杂驳,故不见满二程。若学者求为韩子,不求为朱子,未可与言道也。”(《清史列传·儒林传上一》)生平端庄方正,一言一动心轨于道,学者多宗之。其为学博而能醇,经史疑义,考证尤精。曾认为《纲目分注》为赵师渊作,不出朱子之手,乃著《纲目分注补遗》。另著《易象传解》、《四诗正言》、《礼记通识》、《匏瓜录》。
芮长恤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英国的防卫
本书系著名历史学家李德·哈特在1939年二战期间写给大众的关于英国防卫的作品,全书从问题、基础的安全、战争前沿、陆军的重组与军队的改革五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英国失利的深层原因,以及对于军队组织和战略战术军事思想方面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具体而言,从外交政策到军事局势,从英国到欧陆,从现实到历史,从大战略到步兵战术,从武器装备发展到价值观精神层面,本书论述得极为具体,既说透本质,又阐明操作性细节。其中提及的诸多问题和改革思路超越时空限制,对于今天依然不无启发意义。
太平寰宇记
地理总志。北宋乐史(930—1007)撰。二百卷, 目录二卷。史字子正,宜黄(今属江西)人。太平兴国进士。历官秘书郎、主簿、巡抚。著述宏富。约当雍熙三年(986)成此书,凡一百二十余万字。取材以太平兴国八年为限,故名。博采史书、地志、文集、碑刻、杂著二百余种,分河南、关西、河东、河北、剑南西、剑南东、江南东、江南西、淮南、山南西、山南东、陇右、岭南十三道,含东京、西京和八百余府、监、军、州。原著二百卷,佚八卷,《古逸丛书》刊有杨守敬从日本辑回的残存五卷半。
岁寒堂诗话
诗论。南宋人张戒撰。二卷。戒字定复,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人。生卒年未详。北宋宣和末年(1125)进士。南渡后官至司农少卿。力主恢复中原,遭秦桧排挤打击,放逐后不知所终。原书已佚。今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较完善。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中收有上下两卷。张戒论诗时以儒家正统的文艺思想为准绳,倡导儒家诗教,“始明言志之义,而终之以无邪之旨”。强调“正而有礼”和“风雅之旨”,对孔子的“兴、观、群、怨”说给予了极高评价。在诗歌的内容方面,张戒本着“言志为本”的精神,反对单纯地模山范水,他对建安、陶、阮以前专以言志的诗歌予以了充分肯定,而对“潘、陆以后,诗专以咏物”、“雕镌刻镂之工日以增”的风气则力加排斥。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
大随求即得大陀罗尼明王忏悔法,一卷,失译,日本净严题记,慈忍题记,快道题记,或云大随求八印法。
胜鬘经义疏
胜鬘经义疏,一卷,日本圣德太子撰,编号二一八五。
遍照般若波罗蜜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他化自在天为金刚手说诸字之义门并神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