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永誉

卞永誉
  • 姓名:卞永誉
  • 别名:字令之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盖州(今辽宁盖平)人
  • 出生日期:1645年
  • 逝世日期:1712年
  • 民族族群:

卞永誉(1645年-1712年),清代书画鉴藏家、画家。字令之(一作合之),号仙客,室名式古堂,盖州(今辽宁盖平)人。博学好古,性好书画,家境富有,喜收藏书籍、碑帖、书画等,善于鉴赏书画。能书法,工于绘画,喜画水仙、柏石等。在清初的鉴赏家中颇有影响。著有《式古堂书画汇考》、《式古堂朱墨书画纪》等。其中《式古堂书画汇考》上溯魏晋,下迄元明,被认为是书画著录、著作的集大成者,成为后世的典范。

卞永誉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吴都文粹续集

吴都文粹续集

诗文总集。明钱谷(1503—1572)辑。五十六卷,补遗二卷。谷字叔宝,号罄室,吴县(今属江苏)人。少孤贫,游文征明之门,得染水墨法。好读书。闻有异书,虽病必强起亲观,手自抄写。穷日夜校勘。至老不衰。所录古文金石书几万卷。有《三国类抄》,《南北史摭言》,《隐逸集》等。是集乃谷仿宋郑虎臣《吴都文粹》,辑成续编,凡九十八万七千余字。正文含都邑、城池二卷,学校五卷,风俗、节令等一卷,公廨、仓场、古迹等四卷,书院一卷,祠庙等五卷,山二卷,山水四卷,题画二卷,花果、食品、徭役一卷,道观一卷,寺院六卷,桥梁二卷,坟墓等九卷,杂文二卷,诗三卷,诗词二卷,五十三、五十四卷缺,诗文集序二卷,补遗上、下二卷,收有西晋左思《吴都赋》,明钱仁夫《维摩寺》,唐刘禹锡《苏州谢上表》等诗文。据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载,谷“仿郑虎臣《吴都文粹》,辑成续编,闻有三百卷,其子功甫继之,吴中文献藉以不坠。”今本五十六卷,其中第五十三、五十四卷具逸,第五十卷亦残缺,已非完本。其中各门分类,亦多未确。《四库全书总目》指摘其“能博而未能精”。然其所选自说部、类家、诗编、文稿以至遗碑、断碣,采辑甚富,几乎为郑书之十倍,吴中文献多藉是以流传。有《四库全书》本, 《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雍正湖广通志

雍正湖广通志

湖南、湖北合修省志。120卷,卷首1卷。清迈柱、魏廷珍修,夏力恕、柯煜编纂。迈柱,姓喜塔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康熙四十八年(1709)由笔帖式授国子监助教,历官工部员外郎、监察御史、工部右侍郎、江西巡抚、湖广总督、吏部尚书、工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等。魏廷珍,直隶景州(今河北景县)人,康熙五十二年(1713)进士。夏力恕,湖北孝感人,康熙六十年(1721)年进士。柯煜字南陔,号实庵,浙江嘉善人,幼承家学,见多识广,康熙六十年进士,因磨勘除名,雍正元年(1723)复成进士,官湖广宜都知县,改衢州府教授,后充《明史》纂修官。是志上承《(康熙)湖广通志》,增康熙、雍正朝湖南、湖北近事。为两省合修的第四部省志。体例类目大致以康熙旧志为本,稍有增并。总为32门,又附见11门,为圣制、星野、舆图、沿革、疆域、山川、关隘、城池、户口、田赋、水利、学校、军政、礼典、世纪、藩封、职官、选举、名宦、乡贤、人物、忠臣、孝子、义士、列女、流寓、仙释、风俗、古迹、陵墓、艺文、杂纪。星野附祥异;舆图列总图及湖南、湖北两省分图;部分门类按两省分卷。艺文收载两湖历代名人和流寓骚客文士诗文词赋数千首。全志门类精当,条分缕析,按籍可稽。雍正八年(1730)开局于武汉,采访、编纂、刊刻同时进行,故时有各地咨册未齐而有续增者,均分类载于各门类末尾。其详湖北而略湖南之不足处亦与旧志相同。雍正十一年(1733)编成刊竟。现存原刻本、《四库全书》抄本。

跌打损伤方

跌打损伤方

中医伤科,清代杨成著。该书以人身五形与脏腑的关系为基础,强调伤后按六脉定虚实以判断生死的重要性,指出心、肝、肾、脾、肺受伤分别对应面红、青、黑、黄、白的面色变化。书中详述了人体周身七十二穴在遭受跌打损伤后的各类症状及治疗方法,包括不同季节受伤的用药原则和君臣佐使的配伍要点,还列举了大量针对头、乳、胁、腹、腰、脚等不同部位损伤的具体药方,以及熊胆、珍珠、牛黄等药材在治疗中的功效与运用,是一部对中医跌打损伤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周易孔义集说

周易孔义集说

清沈起元撰。二十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大旨,以《十翼》为孔子所作,学《易》者当以此为主,因取明高攀龙《周易孔义》之名,别加纂集;所录古今《易》说无所偏主,惟合于孔《传》者即取之。《四库全书提要》指出:“其篇次则仍依今本,以《彖传》、《象传》系于经文之下,谓《易》之亡不亡不系于古本之复不复,王氏以《传》附经,亦足以资观玩;惟《大象传》往往别自起义,《文言》则引伸触类,以阐《易》蕴,皆无容附于本卦,故别出之。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

清上睿说卷首收序;卷一收住潭州南云兴化禅林语录、住南云放光山毗卢禅寺语录;卷二卷三收住郢州潼泉山法兴禅寺语录;卷四收住北京慈明寺语录、住北京翊教寺语录;卷五卷六收颂古。收入《明嘉兴大藏经》第三十七册。

三时系念仪范

三时系念仪范

全一卷。元朝中峰明本撰。全称中峰三时系念仪范。今收于卍续藏第一二八册。为三时系念佛事之仪范。内容初为举咒、云集赞、登座偈、提纲、缘起等,次列三时佛事。第一时佛事诵大阿弥陀经上卷,第二时诵大阿弥陀经下卷,第三时诵观无量寿经,或三时皆诵弥陀经。各时皆依提纲、讲演、举念、忏悔、发愿、西方赞和念之顺序。第一时佛事与第二时之间,行斋佛仪式,第二时与第三时之间,修弥陀忏仪。书末附有劝人念佛与念佛正因说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