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汝成

- 姓名:田汝成
- 别名:字叔禾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钱塘(今杭州)人
- 出生日期:1503
- 逝世日期:1557
- 民族族群:
田汝成(1503—1557),字叔禾,原为钱塘(今杭州)人,因与诗人蒋灼交厚,移家居余杭方山。明嘉靖五年(1526)进士。曾任南京刑部主事、礼部主事等职。曾因违忤帝意遭贬谪。以后又擢为贵州佥事。再调任广西右参军,分守右江。其时,龙州土酋赵楷、凭祥州土酋李寰弑主自立,汝成与副使翁万达秘密起兵,将两人诛灭。又,努滩侯公丁作乱,断藤峡群起响应。汝成偕万达设计诱擒公丁,进而发兵断藤峡,大获全胜。因此有银币之赐,升福建提学副使。后罢官归里,盘桓湖山之间,遍览浙西名胜。
汝成博学工文,著述良多。所著《炎徼纪闻》、《龙凭记略》,详细记叙西南边境各兄弟民族的生活习俗。并著有《辽记》、《田叔禾集》、《武夷游咏》。罢官后,浪迹西湖,穷览湖山,又谙晓先朝遗事。在此基础上,撰成《西湖游览志》24卷、《西湖游览志余》26卷。前者记西湖湖山胜迹,后者记南宋遗闻轶事。还选录了历代诗人歌咏西湖的名篇。《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为:“是书虽以游览为名,多记湖山之胜,实有关于宋元者为多。……因名胜附以事迹,鸿纤巨细,一一兼核,非惟可广见闻,并可以参考文献。”
他的一些诗写得娟秀清逸,时有对仗修整的俊句,从《万民望久寓宜兴,诗以招之》一诗可见其诗风的特长:“浪迹名山恣远探,白云何处可停骖。鹤迷烟冷张公洞,花落春深玉女潭。玄酒未醨惭独酌,丹经初试拟同参。争如旧隐西湖曲,五柳毵毵杜草庵。”但意境不深,新意不多,如陈田《明诗纪事》所批评的:“诗格不甚高。”所著《西湖游览志》、《西湖游览志余》,是颇具特色的地方志。作者在自叙中说:“叙列山川,附从胜迹,揭纲统目,为卷者二十有四,题曰《西湖游览志》。裁翦之遗,兼收并蓄,分门汇种,为卷者二十有六,题曰《西湖游览志余》。客有病予此书多述游冶之事,歌舞之谈,导欲宣奢,非以长化也。予则以为志者,史家之一体也,史不实录,则观者何稽焉?故泰华、终南,守国者恃为金汤之固,武夷、雁荡,栖真者隐为解化之区;岳麓、鹅湖,讲学者辟为都授之所。西湖三者无 一居焉,而欲讳游冶之事,歌舞之谈,假借雄观,只益浮伪耳,史家不为也。”这就决定其志饶有文学色彩的特点。《志余》中不少笔记,后来成为小说家创作小说的本事和源流。
猜你喜欢的书
漕运通志
明杨宏撰。十卷。作者在旧《漕运志》基础上,采摭群书,聘请学者谢纯,考证古今沿革,而成是书,包括漕渠、漕职、漕卒、漕船、漕仓、漕数以及漕例略、漕议略、漕文略。记明代漕运事较详。
续通典
中国典章制度史专著。清乾隆时三通馆史臣奉敕编修。成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到乾隆四十九年(1784)之间,有武英殿刊本,浙江书局复刻本,1935—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十通》合刊本,本书影印精装1册。本书为《通典》之续书,共150卷,分类大致与《通典》相同,仅把兵与刑分列,计为9典。包括《食货典》16卷、《选举典》6卷、《职官典》22卷、《礼典》40卷、《乐典》7卷、《兵典》15卷、《刑典》14卷、《州郡典》26卷、《边防典》4卷。记载唐至德元年(757)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间史事,以明代典制为最详。资料除来自正史外,还引用了《唐六典》、《唐会要》、《五代会要》、《册府元龟》、《太平御览》、《山堂考索》、《契丹国志》《大金国志》、《元典章》、《明会要》、《明集礼》以及唐宋元明各代文集、奏议等。资料较为丰富,编排亦较条理,对研究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本书内容与《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有些重复。
萧闲老人明秀集注
金词别集。6卷(原缺卷4—6,仅存3卷)。蔡松年撰,金魏道明注。蔡松年字伯坚,家乡别墅有萧闲堂,遂自号萧闲老人。“明秀”为其别墅一小石山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萧闲集》6卷,今已不传。《明秀集注》有石莲庵汇刻《九金人集》本。清人王鹏运《四印斋所刻词》据金残本《明秀集注》3卷辑词72首钞刻。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又据《中州乐府》补10首,据《阳春白雪》补2首。唐圭璋《全金元词》据《滹南诗话》又补断句2则。金人元好问《中州乐府》谓“百年以来,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金史》亦称蔡松年“文词清丽,尤工乐府”。蔡松年的词,风格接近苏轼豪放中超旷简远的一面,主要抒写“萧闲”淡泊的襟怀。
古语拾遗
日本史书。平安初期学者斋部广成著。807年 (大同二年) 成书。一卷。斋部氏自“神代”起就与中臣氏对等共掌朝廷神事,平安初期以来其势日衰,中臣氏凌驾其上。时值平城天皇命广成撰家史献上,广成以为此乃复兴其家世良机,遂在书中以家传《古传》为据,叙述其祖神天太玉命及祖神之孙天富命之功,强调斋部氏地位与功绩不在中臣氏之下。以此为中心记述“神代”至天平年间的历史。书中载有不少末见于《记·纪》的历史材料而被珍视。书中也记载了“归化人”和上古文化交流情况。
膏兰室札记
《膏兰室札记》是章太炎早年在杭州诂经精舍求学时所作的读书札记。章太炎先生早年著作《膏兰室札记》原有四卷,抗战时期佚失一卷,目前关于《膏兰室札记》的论述均基于存世三卷.收录章太炎于光绪十七年(1891)至光绪十九年(1893)在杭州诂经精舍肄业时的读书札记。生前未发表,1982年据章氏家属收藏未刊稿本校点刊印。《札记》卷一有231条,卷二有155条,卷三有88条,共474条。
说无垢称经
六卷,唐大慈恩寺沙门释玄奘译。与《维摩诘所说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