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华

- 姓名:童华
- 别名:字心朴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山阴(今绍兴)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童华,生卒年未详,字心朴,山阴(今绍兴)人。清雍正初,入赀得知县。大学士朱轼荐其才能,雍正令其前往直隶赈灾。乐亭、卢龙两县所报饥口不实,经查核实,增加两县饥民数,加以赈济。迁平山知县,又遇灾情,不待报,遽出仓粟7000石贷民,助民济困渡难。晋真定知府,权按察使,平山出仓发粟之事被人弹劾,部议免官,皇上特诏以赦。怡贤亲王荐其治理京南局水利,华测察京南四周,于真定城外探得水泉18处,通联为水渠,灌溉田地600余亩,营田300余顷。因缺水,磁州和永平时发争水之案:滏阳河发源磁州,州民独占其利,终年闭闸蓄水,其下游永平、曲周,涓滴难润。华对此案妥然处之,先把磁州归属直隶广平府,使磁州、永平两县共享滏阳河之水;仿唐李泌、明汤绍恩治水之遗规,计板放水,几县争水之事从此永息。
署江苏苏州,奉命清查康熙五十一年(1712)欠课五千二百余万石一案。拟明察暗访妥然处之,请巡抚宽限三月,准其请。即将所捕1000多名人犯全释,并将此事上册请奏,时朝廷亦闻江南清查不善,下诏切责,如华言。为民请愿,体惜民艰,苏州白姓喻华为况钟,称美于世。晚年好长生之术,招集方士,炼丹求生,数年病卒。
童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灵宝三元三官消愆灭罪忏
太上灵宝三元三官消愆灭罪忏,不署撰人。从内容文字看约出于唐宋间。一卷,收入《正统道藏》洞玄部威仪类。书分三篇,即〈上元天官消愆灭罪忏〉、〈中元地官消愆灭罪忏〉、〈下元水官消愆灭罪忏〉,皆为元始天尊所说。内称一切众生身处尘劫,久染三毒六情诸多罪业。唯有延请高上道士,修建道场,燃灯烧香,至心归礼本书所列上元一百二十位天尊、中元一百二十位天尊、下元一百二十位天尊名号,忏悔一切罪过,方可消愆灭罪,祈求赦免,解脱灾害。此道法盖源于早期天师道以三官手书为人首过治病之术。《正统道藏》另有《元始天尊说三官宝号经》,内容与本书略同。
南明野史
题南沙三余氏撰。五卷,分述福藩、鲁藩、唐藩、桂藩、唐王聿事。书撰于《明史》既成之后,采摭旧闻,多所补正,揭出南明君臣多“苟安无智,苟且富贵”,颇有感慨。
五十年来的中国哲学
本书是贺麟先生对从1884年孙中山创立兴中会到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建立这段时期,现代中国哲学发展历史的介绍。这一时期中国哲学界的主要特点是,西方哲学的介绍与引入,以及对儒家思想的创新与发扬。在这个大背景下,贺麟先生介绍了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章太炎、熊十力、胡适、金岳霖、冯友兰、洪谦等思想家的思想,反映出民国学者的学术造诣与学术水准。 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包括“中国哲学的调整与发扬”“西方哲学的绍述与融会”“时代思潮的演变与剖析”三章,从新心学的角度出发,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之前约五十年时间中国接受西方哲学影响,以及西方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等内容。下编则深入探讨了“知行”学说问题。
孝经句解
一卷。元朱申 (生卒年不详)撰。该书注释极其浅陋,如“子曰”释“孔子言曰”。当为乡塾课蒙之本,不足以说是“诂经”之书。卷首题《晦庵先生所定古文孝经句解》。而书中以今文章次标列其间,其字句亦不据从朱熹《孝经刊误》本,糅杂无绪。注释浅肤,完全是乡塾启蒙讲章一类。如“曾子侍”下注:“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侍孔子坐。”由此可见其一斑。有 《通志堂经解》本。
找回自己
《找回自己》是圣严法师又一本贴近现代人心灵的著作,全书共分四大部分,分别为:“掌握人生方向盘”、“不被自己框住”、“回归内在的声音”,以及“自我肯定、自我成长、自我消融”。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总是忙于汲汲营营地追求满足物质上的欲望,却忘记生而为人的真正意义;我们常常忙着左顾右盼地评断别人,却忘了应先审视自己、认识自己。许多人或许不曾面对过“自己”,不曾认真地审视过那个真实的“我”,而人生的价值与意义究竟又是什么? 圣严法师以佛法的智慧,提供我们认识自己的方向,并为探寻时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实的建议。无论是人生的价值与目的、如何克服执着、如何放下欲望、应有的生活态度、自我成长、忏悔与责任…等,圣严法师都以最生活化的实例、最直接明了的说解,让读者可以立即运用,确实履行。期待在圣严法师的带领下,我们都能真正找到自我,为生命开启新的视野!
般若心经大意
般若心经大意,一卷,附撮槩,清王起隆述并跋及刻经回向,谭贞默与金刚经大意合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