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拉姆赛

乔治·拉姆赛
  • 姓名:乔治·拉姆赛
  • 别名:
  • 性别: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英格兰班夫
  • 出生日期:1800
  • 逝世日期:1871
  • 民族族群:

乔治·拉姆赛(1800—187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全盛时期的最后代表人物之一。出生于英格兰班夫,就学于剑桥大学,1826年获文学硕士,曾受封为准男爵。


主要著作为《论财富的分配》(1836),此外还有《政府论》(1837),《政治论文集》(1838),《人类幸福和人类义务的各项原则的研究》(1843),《本能和理性—人类知识的本质》(1862)等。


拉姆赛《论财富的分配》中对剩余价值理论、资本的划分和再生产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在这一著作中,同魁奈、斯密等经济学家一样,把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但是,他所谓的固定资本,不仅包括建筑物、机器和工具等,还包括原料、燃料和各种辅助材料,因而实际上指的是不变资本。他所说的流动资本,只包括工资或花费在工资上的资本。实际上就是可变资本。因此,拉姆赛在论述和分析资本时实际上已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是对资本理论的重大贡献。并且,在此基础上,他指出资本积累的过程中不变资本占的比重将越来越大,可变资本占的比重将减少,并且造成资本对劳动的需求减少和降低,从而对工人阶级状况产生影响。


他进一步指出“流动资本(即可变资本编者加注)所使用的劳动总量要多于先前用于它本身的劳动”这就接近于正确分析剩余价值起源,因为他指出了资本家用较少的劳动支配较多的活劳动,得到无偿的活劳动的余额构成了剩余价值,这是他在《论财富的分配》中所作的最重要的贡献。


在分析再生产问题时,他发现了斯密和李嘉图认为总产品价值分解为收入的斯密教条,指出全部产品的价值分解为工资、利润(包括地租)和不变资本,并正确叙述了实际的再生产过程。


拉姆赛经济理论的问题在于没有正确地明确区别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及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两种不同的区别。因此,无法揭示资本的本质。他还错误的把价值和剩余价值混为一谈,因此不能揭示出利润的本质即剩余价值。

乔治·拉姆赛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哲学研究

哲学研究

维特根斯坦著,1953年出版。该书分为上下两卷,上卷由693节组成,下卷由14节组成。该书是维特根斯坦后期哲学的代表作,也是分析哲学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以全新的方法处理语言的意义问题,对于分析哲学中用逻辑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意义转到注重生活实践,注意语言的日常用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维特根斯坦放弃了早期以逻辑分析语言,提示其真实结构的方法。他从观察人们使用语言的实际情况入手,把使用词的整个过程想像成是一些游戏中的一种,孩童通过这种游戏学习他们的母语。作者把这些游戏称为“语言游戏”,有时把简单语言说成语言游戏。在这种语言游戏中包含有无数多种句子,这些句子也有无数多种用法。这种多样性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人们会看到一些新的语言,新的语言游戏,而另外一些则要被人遗忘。提问、感谢、咒骂、问候-把语言中工具的多样性和它们使用的多样性,把词类和句子的多样性与逻辑学家关于语言所说的话作比较,结果是很有趣的。语言游戏的多样性在于词的用法是多样的,维特根斯坦把词比作各种工具借以说明它们功用的各不相同。语句也是游戏中最根本的因素是遵守规则。每一种遵守规则的方式都是一种解释,但我们应该把“解释”一词局限于用对于规则的一种表达来代替另一种表达。哲学问题是形而上学问题,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语言的误解。既然语言的意义在于用法,那么当语言休息时,即在不使用时,哲学问题就产生了。如果我们尊重语法的用法,不以形而上学的方式使用语言,就不会出现问题。哲学不可以干涉语言的实际用法,它最终只能描述语言的用法。

云林神彀

云林神彀

综合类著作。明龚廷贤撰。四卷。廷贤有《万病回春》已著录。是书刊于万历十九年(1591) 。记叙内科杂病八十种,外科、五官头面病证三十六种,妇科病证九种,儿科病证十八种,每病简述病因、脉象、症状、方药及简易治法。叙述多以歌诀形式,简捷明了。所附医方颇多,其中一部分为内府秘方,较有价值。有万历十九年刻本,明古林清畏堂校梓本,清同治六年(1867) 重刊本,清光绪十二年(1886)刊本。

鬻婴提要说

鬻婴提要说

儿科著作。清张筱衫辑。一卷。筱衫字醴泉,又字振鋆,别号惕厉子,宝应(今江苏扬州)人。医家。辑有《厘正按摩要义》、《痧喉正义》、《鬻婴提要说》合为《述古斋医书三种》。撰成于光绪十五年(1889)。集群书奥旨,采先哲名言,集保婴方法,为预防医书。约七千余字。内容包括对乳母选择、婴幼儿饮食调护、常见疾病简易治法等。多择录古人儿科著述,后附音释。为婴幼儿专著,内容简捷。有清光绪十五年邗上张氏刊本。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

太上洞神天公消魔护国经。撰人不详,约出於唐宋间。三卷。上卷假托元始天尊为无极真人说消灾护国之法。中下二卷假托太上老君为尹喜真人说道教经箓斋科,劝人修行天合斋法,消灾护福。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本文类。卷中述“剑州临津县”王法进修道事。考唐改始州为剑州,隋改胡原县为临津,宋省,“剑州临津县”之称当使用于唐五代时期,该经盖出自其间。

春秋史

春秋史

研究春秋时期历史专著。童书业著。开明书店1946年出版。童书业(1908—1968),字丕绳,中国历史学家。浙江省宁波市人。幼年接受私塾教育,又入上海圣舫济英文专修学校学习英文,后在顾颉刚《古史辨》的启迪下,开始走上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道路。曾任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上海分校史地组教授、光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副主任,青岛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著述还有《春秋左传研究》、《先秦七子研究》、《中国疆域沿革略》、《中国古代手工业商业史》、《古代东方史纲要》、《中国古代地理考证论文集》、《唐宋绘画谈丛》、《中国瓷器史论丛》等著作。 本书原系作者协助顾颉刚授课写的讲义,后经修订成书。分17章,约21万字。第1章追述上古至西周略史。第2、3章论述西周到春秋时的政治、经济、社会风俗、宗教、学术文化的发展。第4章记述四方少数民族、春秋各诸侯国的起源、发展及其疆域。第5—11章重点分析春秋初期、中期中原各诸侯国的形势,大国争霸的政治局面形成,详细叙述大国争霸的全过程。第12章介绍弭兵之约的完成及弭兵时期各国内政的变迁。第13章分析春秋后期社会制度的变迁及其原因。第14章介绍孔丘生平及思想。第15、16章分别介绍春秋晚期中原及南方的形势。第17章从华夏氏族的形成、中国疆域、社会经济和学术思想、统一局面的酝酿等方面总结了春秋时代历史发展的特点。本书是一部新型的断代史著作,取材极为广泛,考订精细,许多章节前有绪论,以介绍本章所述基本内容;后有结论,以指出本章节所述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极便提纲挈领地理解和掌握。其缺点,是第一章脚注过于繁冗。

注进法相宗章疏

注进法相宗章疏

注进法相宗章疏,一卷,日本藏俊撰,编号二一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