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帆

张春帆
  • 姓名:张春帆
  • 别名:名炎,以字行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江苏常州人
  • 出生日期:1872
  • 逝世日期:1935
  • 民族族群:

张春帆(1872—1935),名炎,以字行,别署漱六山房。江苏常州人。尝寓居苏州。后移居上海,以卖文为生。清末曾一度离沪为官,后又辞官返沪,仍以卖文为业。1928年6月创办三日刊《平报》,以刊登文艺掌故为主,主要撰稿人有范烟桥、赵眠云、平襟亚、林步屋、郑逸梅等。性嗜电影,每有新片必看,必写影评文章,是我国早期电影评论家之一。其作品以小说为主,以狎邪小说《九尾龟》著名于文坛。该书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开始发表,以妓院为背景,描写三教九流人物,书商钱芥尘看准有利可图,鼓动作者一续再续。至宣统二年(1910)完成,总计十二集一百九十二回,近百万言,成为晚清回目最多、篇幅最长的狭邪小说,也是该类小说中的“溢恶”(鲁迅)代表之作。翻印本多达数十种。此外长篇小说还有十几种,如《政海》、《魔海》、《情波》、《情毒》、《球龙》、《摩登淫女》、《反倭袍》、《天王老子》、《嵩山拳侠》、《烟花女侠》、《风尘剑侠》等。生平事迹见金俊仁《悼张春帆先生》(《申报》1935年9月6日)、郑逸梅《小品大观·张春帆》(1935年8月上海校经山房书局出版)、郑逸梅《清末民初文坛轶事·漱六山房主人张春帆》(1987年2月上海学林出版社出版)等。

张春帆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宛署杂记

宛署杂记

城镇志。明沈榜辑。二十卷。沈榜字子登,江南临湘(今属湖南)人。万历举人,屡官知县。沈氏知宛平时,摘抄实录、档册、塘报,约当万历二十年(1592)成书, 约三十万字。正文按日、月、光、天、德、 山、 河、壮、帝、居、太、平、无、以、报、愿、上、万、言、书等二十字序排卷,计有圣谕、县始、分土、职官、山川、街道、地亩、人丁、宫庄、马政、税契、民风等三十目,目下又分山、水、古迹、内府、杂费等项。冠序二,附《燕说》。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

宋元四明六志校勘记

浙江有“方志之乡”之称,在方志发展史上地位突出。以宋元流传于世的方志为例,全国现存完整和较为完整的约有40余种,其中今浙江境域占了 19种之多。在这些方志之中,徐时栋所校勘发行的庆元府的六本方志,也就是烟屿楼本《宋元四明六志》(六志即乾道《四明图经》、宝庆《四明志》、开庆《四明续志》、延祐《四明志》、至正《四明续志》、大德《昌国州图志》),系统而完备,是极为重要的一笔。

古音略例

古音略例

明杨慎撰。全书1卷,传于世。此书取《易》、《诗》、《礼记》、《楚词》、《老子》、《庄子》、《荀子》、《管子》等书中古今读音不同的押韵字共185个,标注古音反切。如《易》例:“日昃之离”,“离”音“罗”,与“歌”、“嗟”为韵;“并受其福”,“福”音“偪”,与“食”“汲”为韵;所考与古音颇相合。杨氏古音远不如顾炎武、江永精审,但也不乏精采之处。

丹经极论

丹经极论

道教经书。不著撰人。从书中内容分析,可能出于北宋张伯端之后,属张伯端南宗一派丹法。首为论说,讲真铅,修真之士无过冶炼精炁神而已,神仙抱一之道,炼形。论及性命,认为变化之道,性自无中而有,必藉命为体;命自有中而无,必以性为用;性因情乱,命逐色衰,命盛则神全而性昌,命衰则性弱而神昏;性与命二者相需,缺一不可。然后分外药火候、内药运功、出神讲述内丹之理。篇末附录《悟真遗篇》与《还丹复命遗篇》。为研究南宗丹法的参考材料。收入《道藏》洞真部方法类。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

上清司命茅真君修行指迷诀。不着撰人?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洞神部方法类,参校版本:《云笈七签》,该书春六十一收入部分内容,述修行炼气、十干日服气、十二月服气诸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

石屋清珙禅师语录,二卷,元清珙说,至柔等编,明来复序,清乡野序,附塔铭,又云佛慈照禅师语录,内题福源石屋珙禅师语录。清珙,字石屋,俗姓温,苏州常熟人。少年出家,依崇福、永惟为业师。二十三岁受具足戒后,外出求师闻道、弘法说经。并将其一生八十一岁,五十四年弘法言行整理成书即《石屋珙禅师语录》,流传后世。此语录中石屋珙禅师与高峰和尚的一段对话尤为精彩。其珙禅师临终前挥笔遗言:“青山不着臭尸骸,死了何须掘土埋。顾我也无三昧火,光前绝后一堆柴。”尤为发人深思。此语录对于了解清珙禅师的佛学思想具有资料价值。现见载版本有明天启七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