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代

- 姓名:哈代
- 全名:托马斯·哈代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多塞特郡
- 出生日期:1840年6月2日
- 逝世日期:1928年1月11日
- 民族族群: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年6月2日-1928年1月11日),英国诗人、小说家。批判现实主义的重要作家之一。出生于英国西南部的多塞特郡,父亲是石匠,后来作木厂经理,承揽建筑业务。母亲很注意对他的教育,鼓励他学习古典文学、培养艺术趣味,自幼学希腊文、拉丁文,1862年去伦敦学建筑,同时去大学听课,研习文史哲和神学、语言学课程。1867年重返故里,当了几年建筑师,随即致力于文学创作。开始时写诗,后转而写小说,晚年又回过头来写诗,在小说与诗歌方面都有丰硕的成果,一生共创作14部长篇小说、4部短篇小说集、8部诗集和一部史诗剧《列王》。他的大部分作品都以他所熟悉的乡村生活为背景。他把自己的小说分成三类:“罗曼史与幻想”、“爱情阴谋故事”、“性格和环境小说”。而他的重要作品都属于最后一类。
《绿荫下》(1872)真实地描绘英国西南部的农村生活。作品以一位青年农民和一位女教师的恋爱故事为主线,以宗法制下的田园生活和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相对照,表达对前者的赞赏。作品的背景“威塞克斯”后来反复出现在他的小说中。《远离尘嚣》(1874)发表后受到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作品开始面向现实,以一个年轻的农村女子的爱情悲剧贯穿全篇,鞭挞极端利己主义者的丑恶灵魂,全书虽以幸福的爱情作结,但悲剧气氛多于喜剧气氛,为作者要写的一系列悲剧性主题揭开了序幕。
《还乡》(1878)是哈代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写一个具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珠宝商人姚伯厌倦城市生活,从巴黎还乡,试图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做出贡献,但不被乡亲们理解,与新婚的妻子也产生矛盾,最终酿成悲剧的故事。作品揭示宗法制社会灭亡的必然性。但流露出看不到出路的悲观色彩。小说中的爱敦荒原是一种支配人类命运的永恒的神秘象征,哈代对这一背景散文诗般的描写已使它成为英国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优美篇章。《卡斯特桥市长》(1886)通过一个打草工人变幻无常的人生悲剧,强调命运对人的冷酷无情,有较浓重的宿命论色彩。
《德伯家的苔丝》(1891)是哈代的代表作。小说写纯洁、善良、美丽的农村女子苔丝不断遭到恶和伪的打击,终于悲惨地死去的故事。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清楚地揭示,资产阶级道德的虚伪、法律的不公、贫富悬殊、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新兴资产阶级分子的荒淫无耻等是造成苔丝悲剧的根本原因。小说中宿命的观念已经减弱,社会批判的力量已经极大地增强。
《无名的裘德》(1896)对社会的批判进一步展开,它可以说是《德伯家的苔丝》的姊妹篇。作品通过裘德的爱情和家庭悲剧,指出社会道德、婚姻制度等方面的陈规陋习扼杀人们的自由意志和合理愿望。哈代肯定裘德和表妹在志同道合、真挚相爱基础上的自由结合,着力表现这种结合之为社会习俗所不容,他抨击的矛头无疑是指向社会的。但他又较多地掺入了命运拨弄的因素,使批判的力量有所削弱。
史诗剧《列王》(1904~1908)共三部,以史诗的规模和抒情诗的形式描写1805~1815年间以英国为首的欧洲联军对拿破仑的战争。其主旨是要说明人世间的一切全凭命运主宰的观念。
猜你喜欢的书
治世龟鉴
一卷。元苏天爵(1294—1352)撰。苏天爵字伯修,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少师事安熙,吴澄、虞集。泰定元年 (1324),擢应奉翰林文字。至顺元年(1330),参修《武宗实录》,任江南行台监察御史。武统二年(1334),参修《文宗实录》,迁翰林待制。后任吏部尚书、中书参议,官至江浙行省参政。著有《滋溪文稿》、《名臣事略》、《文类》、《辽金纪元》等书。此书采宋以前的事迹和先儒的议论,其宗旨在于以历史为龟鉴,培养元气,以巩固封建统治。
上清九真中经内诀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卷上收有《太上帝君九真中经内诀》亦题“赤松子传”,但内容不相同。本诀盖为《九真中经》中另一部分。《九真中经》为六朝古上清经。述饵丹砂法,与蘸祭诸法结合。
周易经传集解
南宋林栗撰。三十六卷。《四库全书》本。此书前三十二卷为六十四卦经传,三十三至三十四卷为《系辞上传》、《系辞下传》,三十五卷为《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三十六卷则附河图洛书八卦九畴大衍总会图、六十四卦立成图、大衍揲蓍解等。《宋史》本传载林氏与朱熹论《易》及《西铭》不合,遂相讦奏。此书淳熙十二年(1185)四月曾进于朝,本名《周易爻象序杂指解》,后以未能赅举彖、象、系辞、文言、说卦,乃改今名。
东游记
又名《东游记上洞八仙传》、《八 仙出处东游记》、《东游八仙全出身传》。章回长 篇小说。明吴元泰著。二卷。五十六回,别本 四十五回。叙八仙故事。各有出身,铁拐李玄, 魂随老君游西,身被徒弟杨子焚毁,依附饿莩 之尸,故蓬首垢面,坦腹跛足。钟离权为汉朝大 将,后弃官学道,成仙。蓝采和乃赤脚大仙降 生,常赤一足,遇铁拐被度化成仙。张果原为白 蝙蝠,受天地之气,日月之精,后入仙班。吕洞 宾乃华阳仙人后身,两举进仕不第,被钟离点 化为仙。曹国舅因恶其弟仗势欺人,散尽家财, 被钟离、吕仙引入仙班。八仙赴王母蟠桃会,乘 兴过海,各显神通,战胜龙王所设种种阻碍,请 齐天大圣、如来、观音、老君讲和。此书先叙八仙 出身,后叙八仙战龙王,尤为精采。有明余文台刊 本,藏日本内阁文库,清嘉庆十六年(1811)本,道 光十年(1830)致合堂《四游全传》合刊本。上海古 典文学出版社《四游记》合刊本,1956年出版。
质孔说
理学著作,二卷。上卷儒门宗旨,下卷读书管见。质:就正,请评定。作者就《四书》中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仰望孔子之在天之灵予以评定,故名。书前其《告圣庙文》:“小子与先儒,出世虽有后先,同学原无彼此,况道之所在,本原互为商榷。所以古人著书,必日以俟后之君子。其心甚望后人转胜前人,非欲其一代不如一代也”;“爰将《四书》中未发之精蕴,讨论搜罗,以备参考,又录出其假托语言,有乖王化、有倍纲常者,指出数条,共分二卷,名为《质孔说》……仰冀先师夫子在天之灵,默为昭鉴。”
法海观澜
子舆氏有言曰。观水有术。必观其澜。况大藏法海。甚深无量。不得其术。何以观之哉。夫统论修证法门。浩若尘沙。非止八万四千而已。然五门收之。罄无不尽。何者。欲游佛海。先资戒航。戒净。则解行可遵。行圆。则秘密斯证。证入。则依果自严。故首律宗。明造修之始。次诸教。明开解之途。次禅观。明实践之行。继密宗。明感应之微。终净土。明自他同归之地也。中峰本公。谓密咒如春。教乘如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