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睿临

- 姓名:温睿临
- 别名:字邻翼,一字令贻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温睿临,生卒年不详,清浙江乌程(今湖州)人,字邻翼,一字令贻,号哂园。约生于顺治末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官内阁中书。擅长诗、古文,且熟于史。与鄞县万斯同交善。万氏在史馆纂修《明史》时,他以应礼部试止京师,得时过从,多所参论。万斯同对温睿临说:形势变革之际,南京、福州。广州的南明政权变迁20多年,“遗事零落”,何不“辑而志之,成一书乎?”《明史》把福王、唐王、桂王、鲁王附记于怀宗,“纪载寥寥,遗缺者多”,如果“专取三朝,成一外史”,“故老犹存,遗文尚在,可网罗也。”如徘徊数十年,“遗老尽矣,野史无刊本,日就零落”,后人提出隆武、永历的历史,就一无所知了。如今正在“开史局时,已奉有各种野史悉行送部,不必以忌讳为嫌之令矣,采而辑之,何伤(《凡例》)?万氏嘱他以故明南渡而下三朝事迹撰成一史,因录得野史数十种,著成《南疆逸史》。为何称《南疆逸史》?作者在《序》中称:“南疆逸史者何?记弘光、隆武、永历三朝遗事也。尚著有《吾征录》、《哂园文集》、《哂园别集》、《均役全书》、《游西山吟稿》等多种,大都未曾刊印。
《南疆逸史》的作者温睿临,其祖父为明之权臣,他本人曾官至内阁中书;其著书目的是为了让人们明白“兴亡成败得失”之理;其书是在清初双重政策下的产物,是一部纪传体南明史;该书没有正式的印刷本,均为抄本;《南疆逸史》填补了南明史记载的空白,全面而真实地记载了南明历史,而且书中也表现了作者公正的修史态度,其文学性较强。
温睿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谋杀的变更
短篇小说,伍尔里奇著。布赖恩斯·唐利维如果想要杀害某个他看不顺眼的人,从来没有他不能得手的时候,而且每次他都能成果地逃脱惩罚,这都有赖于花钱能够买到费德·威廉姆斯的假证词,提供不在场证明。这一次的谋杀,一切关于不在场证明的准备工作依然没有纰漏,然而最后一刻他动了恻隐之心,放过了挨宰的羔羊。孰料通过秘密通道回到费德·威廉姆斯办公室的时候,后者被走火的手枪误杀自己。当大伙儿进来的时候,手枪正握在惊诧未定的布赖恩斯·唐利维的手里。这个他为策划一起谋杀而设置的不在场证明,反过来成了他确凿的在场证明,他该如何证明自己?他能够以一场未遂的谋杀来证明这是一场无辜的意外死亡吗?
李太白集
诗文别集。唐李白作。白字太白,故名。白生前曾有魏颢为之编集二卷;后李阳冰编其遗著为十卷,名《草堂集》;唐元和十二年范传正编李白集为二十卷。以上三本均已早佚。今传三十卷本为北宋宋敏求所编,清缪曰芑重刻,计序言、碑记一卷,歌诗二十三卷,杂著六卷。又有宋咸淳刻本三十卷,计诗二十卷,文十卷,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0年4月影印出版。此外历代均有李诗注本,校著者有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赟补注之《分类补注李太白诗》,后明郭云鹏就杨、萧原注本精简注文,附加文集,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有明胡震亨评注《李诗通》;清王琦《李太白诗集注》,该本参合诸本重编,并增附录六卷,较为详赡,中华书局曾加校补,于1977年排印再版;又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有《李白集校注》,对王琦注本有所补正,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7月出版。
家塾教学法
《家塾教学法》是我国教育史上首部以“教学法”命名的理论著作。清代教育家唐彪博采众多书法家和文字学家的精辟言论,融入自己的实践经验,介绍了阅读方法和技巧,给出了具体的写作指导,诸多语文教学理论至今仍然值得借鉴。此次重新整理出版,对符合当下“大语文改革”教学思想及启蒙教育理念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力求为现代儿童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瘸李岳诗酒玩江亭
元明之际杂剧剧本。简名《玩江亭》。撰人姓名不详。旦本。剧写金童玉女思凡,下界为牛璘、赵江梅夫妇。牛璘为赵江梅临江建一亭,名为“玩江亭”。赵江梅生辰时,两人在亭上饮酒作乐。铁拐李奉东华君之命前往点化,劝牛璘随他出家。牛璘初不肯,后经铁拐李显出神通方省悟,随铁拐李去修道。赵江梅前往牛璘修道的庵中寻找,劝牛璘还家。牛璘奉铁拐李之命送赵江梅回家,在梦中点化赵江梅,于是两人皆成仙。在脉望馆抄本中原有杂剧《赵江梅诗酒玩江亭》,题为戴善甫作,今已佚,有人认为与此剧实为一本。但戴善甫另有《柳耆卿诗酒玩江楼》杂剧,一般认为戴作只是《玩江楼》,后人不查,与《玩江亭》相混,误题为戴善甫作。现存主要版本有:脉望馆抄本,《孤本元明杂剧》据以校印。后收入《元曲选外编》(中华书局1959年版)。
郎潜纪闻
笔记。近代陈康祺著。五十三 卷。凡《初笔》十四卷,《二笔》十六卷,《三笔》十 二卷,《四笔》十一卷。《二笔》又称《燕下乡脞 录》,《三笔》又称《壬癸藏札记》,《四笔》又称 《判牍余渖》。专记清代之事,内容大致可分五 类,一是记文苑士林,二是记宦海官场,三是记 典章制度,四是记社会情况,五是记所谓圣君 隆治。第一类数量最多,或叙遗闻,或录诗作, 剖析源流,品评得失,颇有文学史料价值,王士 禛、朱彝尊、施闰章、赵执信、姜宸英、厉鹗、沈 德潜、翁方纲、钱大昕、洪亮吉等著名文人均所 涉及。《初笔》有自序,《二笔》有杨岘序,《三 笔》有张文虎序,有光绪间初刻本、宣统间扫叶 山房石印本、民国间《清代笔记丛刊》和《笔记 小说大观》本、1984年中华书局点校本。《四 笔》亦有自序,原仅见孤本抄本,1990年中华 书局据之排印出版。
老女人经
一卷,吴支谦译。佛在乐音处,与八百比丘,万菩萨俱。有穷贫老女,请问生老病死五阴六根四大等,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佛答,来无所从,去无所至,兼说缘生众喻。老女开解。佛为出其往因,并记其往生极乐,后成佛道。老母经,老母女六英经皆为其之异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