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本文三郎

- 姓名:松本文三郎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金泽市人
- 出生日期:1869
- 逝世日期:1944
- 民族族群:
松本文三郎(1869~1944),日本研究印度哲学、佛教学学者。金泽市人。东京帝国大学哲学科毕业后,曾执教于早稻田大学、哲学馆(后之东洋大学)、国学馆、立教大学、东京帝国大学等。明治三十九年(1906)四月任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设置委员;七月,文科大学开设之后,任哲学哲学史第二讲座教授,讲授印度哲学、佛教学。明治四十一年十月至大正五年五月(1908~1916),任文科大学校长,昭和四年(1929)五月退休,成为名誉教授。其后,于龙谷、大谷、高野山等大学讲学,并从事日本大藏经之编纂。后历游欧洲、印度、中国,专事佛陀遗迹之调查工作。十三年四月任东方文化研究所所长。十九年十二月十八日逝世。
由松本文三郎之初期著作佛典结集、印度杂事、极乐净土论中,可窥见其极具历史之识见;又从科学批判之立场,由其举出佛典、佛教以外诸派哲学之论书、戒律研究等诸方向,可明白其思想开展之迹象。又松本文三郎认为宗教之真谛乃由艺术而具体化,宗教之妙用则由人物而显现,故其对佛教美术及美术史,亦均加以研究,并以其透彻之识见,致力于印度哲学、佛教学之阐释,绩效卓越。著有宗教与哲学、宗教与学术、弥勒净土论、达磨、金刚经与六祖坛经之研究、佛典之研究、中国佛教遗物、印度之佛教艺术、东洋文化研究、佛典批评论、佛教史研究、佛教史论、东山草堂、佛教征古录、东洋古代艺术、佛教史杂考等。
松本文三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太上洞玄灵宝天地运度自然妙经
道言天地日月大小、人之生成、自然运度、阳九百六,劝人求无为之道以求升度。经中颂扬张陵、李弘(弓口十八子),又称祭酒等,当出于六朝。
保生要录
宋·蒲虔贯撰。序谓“松有千岁之固,雪无一时之坚。若植松于腐壤,不期月而必蛀,藏雪于深山,虽累月而不消。违其性则坚者脆,顺其理则化者延。物性既尔,人岂殊然?”盖以“顺其自然”为全书主旨。书分养神气、调肢体、论衣服、论饮食、论居处、论药食等六门,大多辑录前人有关导引及果谷养生的论述,主要是饮食起居的日常摄养和调气养神、导引按摩的自我锻炼,以及药物使用的综合调理等,内容较为广泛。作者曾以本书进呈御览,故所选较为慎重,多为中正平和之法,受到后世历代养生学家和医学家的普遍重视。蒲虔贯,一说五代时人,曾官司仪郎。载 《道藏》 第五百七十三册。
兰亭诗集
诗集。《兰亭集》是一本由37首诗组成的诗集,关于《兰亭集》的来由是这样的: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三月初三,当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邀请谢安、孙绰、孙统等四十多位文人雅士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修跞,曲水流觞,饮酒作诗。众人沉醉于酒香诗美的回味之时,有人提议不如将当日所做的三十七首诗,汇编成集,这便是《兰亭集》。这时众人又推王羲之写一篇《兰亭序》。王羲之酒意正浓,提笔在蚕纸上畅意挥毫,一气呵成。
山中白云词
宋张炎 (1248—约1320)撰。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宋亡后潜迹不仕,纵游浙东西,落拓以终。其人平生工为长短句,以“春水词”得名,人称张春水。其后编次词集者,多有以“春水词”压卷者,词家传诵至今。然本书所收他调,似此者尚多。如贺铸之称贺梅子,偶遇品题,便为佳话。张炎生于淳祐八年(1248),宋灭元时已三十有余,犹及见临安全盛之日,所以其词作往往苍凉激楚,即景抒情,倍写其身世盛衰之感,绝非以翦红刻翠为工。至于张炎研究声律,尤得其奥,以之上接姜夔,可谓江东后起之秀。张炎之词,世无完帙流传。此本乃钱中谐所藏,犹明初陶宗仪手书。康熙间,钱塘龚翔麟始为传写付刊。其后,上海曹炳曾又为重刊。旧附乐府指迷一卷,即析出别著于录;其仇远原序、郑思肖原跋及戴元送张炎序,则仍并录,以存其旧。是书有《四库全书》本及《彊村丛书》本,中华书局1983年10月出版了吴则虞校辑的 《山中白云词》。
田子
一卷。原题周田骈(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田骈,亦称陈骈,号田口子,战国时齐人,彭蒙的学生,齐国稷下学者之一。据《庄子·天下》记载,田骈和慎到同为道家一派。主张 “贵齐”,认为“万物皆有所可,皆有所不可。”要求人们放弃是非观念,不坚持己见,“与物宛转”。儒者常斥其非。《汉书·艺文志》道家类著录《田子》二十五篇,隋唐志都不著录,说明其书久佚。清马国翰从《吕氏春秋》中辑得三篇,并引《淮南子》之文参订校补,又附考一篇合为一卷。后世学者称《田子》发明道德之术而运用于世,是研究先秦道家思想可资参考的古籍。现存《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圣观自在菩萨不空王秘密心陀罗尼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不空罥索神变真言经第一品之别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