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允彝

- 姓名:夏允彝
- 别名:字彝中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华亭(今上海松江)人
- 出生日期:1596年
- 逝世日期:1645年11月4日
- 民族族群:
夏允彝(1596年—1645年11月4日),字彝中,又作彝仲。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万历四十六年(1618)举人,崇祯十年(1637)进士。授福建长乐知县,以善决疑狱闻名。居五年,邑大治。闽中称为“神明”。吏部尚书郑三俊推举天下贤能知县7人,居第一。好古博学,工于属文,尤长经世大略。和太仓张溥、吴县杨廷枢、同郡陈子龙、徐孚远等交好。明末国事日非,张溥、杨廷枢结“复社”主持清议,排斥权奸。他与陈子龙等,创“几社”响应,名重海内。甲申变后,清兵长驱江南,他与陈子龙、吴志葵、徐孚远、子完淳等举义师于苏、松间,终以力不能敌,失败后,避居华亭曹溪,著《幸存录》。闻侯峒曾、黄淳耀等在嘉定抗清死,乃赋绝命词,自投松塘而死。著有《夏文忠公集》、《私制策》、《幸存录》等。
夏允彝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冲击与回应
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 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文献汇编与评论的完美结合,本书在“冲击-回应”模式的框架下,试图分析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条重要的线索:面对西方的强势扩张,中国精英阶层如何理解这个陌生的文明,以及如何存续本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体制。本书通过选取近代历史文献中的部分核心史料和经典篇章,全景式地展现了近代中国几代先锋人物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泉翁大全集
诗文别集。明湛若水(号甘泉)著。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本集主要收入其语录,诗文仅数卷。大全集有嘉靖十九年(1540)岭南朱明书院刊本,续编有嘉靖三十四年刊本。
北国之春
现代散文集。王统照著。上海神州国光社1933年3月初版。收作者1931年春天旅行东北所写的散记20篇。在《自序》中,他说在东北“见过不少的各样的人物,听过些令人难于想象的事情”,所作的笔记,“虽然不是质直的纪事,也有两篇仿佛是在写小说,而感想、议论的文字却也不少。原想利用这样不拘的体裁,可以自由多写一点”,“这里面虽然不是详密的调查,而对于现在想知道一点点东北情形的也不无裨益,我也可以借此作那次旅行的纪念”。他以亲身的经历见闻为题材,反映东北3省的严峻局势:日寇步步进逼,醉生梦死者麻木不仁,下层人民苦难深重,昭示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性,表达了忧国感时的沉重心情。这是作者印行的第一本散文集,也是他纪实散文的一个开端。他随后的纪行写实散文结集还有《青纱帐》(上海生活书店1936年10月初版)、《游痕》(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9年2月初版)和《欧游散记》(上海开明书店1939年5月初版)等,与本集文风一脉相承。
太上真一报父母恩重经
元始天尊劝斋戒修善,以报父母劬劳。本经当出自 《太上老君说报父母恩重经》之后。
梅磵诗话
诗话。元韦居安撰。三卷。居安身世未详。此篇分上、中、 下卷, 三万余字。杂记唐宋以来诗坛人事,或评论、考证诗篇。诸多不名于诗坛之诗人,赖此以传;所录诗句,虽一鳞半爪,亦多精彩,无所偏颇,深得诗话之体。此编出现于诗歌寂岑之元代,尤足珍贵。全书评议宋人及同时诗人的诗作及词作,或录全诗,或述本事,谈诗中词、句的本源,也有注释、考辨和辑佚的内容。转述他人著作中论诗语较多,也直接表述了一些作者的见解。韦居安论诗,提倡“意新语警”、“有新意”、“不苟作”,反对“泛泛之作”。有《历代诗话续编》本。
姜氏秘史
《姜氏秘史》是明中叶的一部笔记类杂史,由弋阳人姜清所作,主要记载了建文四年间及靖难之役时史事。是书於故案文集搜辑遗闻,编年纪载。至於地道出亡等事,则未尝载及。纪录颇见精核。案《明史稿》例议、辨野史所载建文元年二月燕王来朝、行御道、登陛不拜、为御史曾凤韶所劾,以为必无之事。而是书载凤韶劾燕王事,云本《吉安府志》。又证以南京锦衣百户潘瑄《贴黄册》,内载校尉潘安三月二十三日叙拨随侍燕王,还北平陆坐云云。据此,则来朝明矣。第不知所云潘瑄《贴黄》者,果足徵信否也。又世传王艮於成祖入城前一日,与胡靖、解缙集吴溥舍,靖、缙陈说慷慨,艮流涕而已,其后独艮死节。是书载其事而辨之,以为艮家谱载艮以建文辛巳九月卒,上遣黄观谕祭,未尝及成祖之来也。其言似乎可据。然革除之际,诛锄异己,凡效忠於建文者,皆祸及子孙。安知王氏家谱非为宗族之计,讳其死难以自全,未必遽为定论。《明史·艮传》仍用前说,盖必有所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