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光太郎

高村光太郎
  • 姓名:高村光太郎
  • 别名:
  • 性别:
  • 国籍:日本
  • 出生地:东京
  • 出生日期:1883年3月13日
  • 逝世日期:1956年4月2日
  • 民族族群:

高村光太郎(たかむら こうたろう、1883年3月13日 - 1956年4月2日),日本诗人、雕刻家。别号碎雨。生于东京一雕刻家家庭。1902年毕业于东京美术学校雕刻科。在校期间参加新诗社,发表短歌和新体诗。1906年留学欧美。回国后即参加文学团体“潘神会”,致力于唯美和享乐主义的诗歌创作和西方艺术思潮的介绍。1914年发表的著名诗集《路程》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积极探索。1941年发表的《智惠子抄》则寄托了作者对亡妻的无限哀悼,被称为爱的诗集。战后发表诗集《典型》(1950)。为日本近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之一。曾两次被选为日本艺术院会员,但均未接受。


日本近代美术的开拓者高村光太郎 1883年3月13日生于东京。父亲是明治时期的著名雕刻艺术家。他们三兄弟都受父亲影响,他少年就爱好雕刻。在东京美术学校期间又对俳句、短歌发生兴趣,从与谢野铁干学习短歌创作, 1900年参加新诗社,并在《明星》杂志上发表短歌、诗和戏曲。


1906年为学习西洋画赴美、英留学。1908年,光太郎在留学巴黎时学习法国象征派诗人保罗·魏尔伦的诗,倾慕并研究了法国19世纪雕塑家罗丹的雕刻。回国后不满当时的日本美术界,拒绝东京美术学校的聘书,参加唯美主义艺术运动,为“面包会”的主要成员,并发表唯美颓废派风格的诗作,所写的抒情诗带有浪漫主义倾向,其刚健的诗风与他所具有的雕刻家的素养不无关系。以后又表现为“白桦派”的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将追求人性的强烈热情熔铸于平明而富有汉诗风格的诗歌之中。1910年发表了《绿色的太阳》宣布了他的艺术自由主义主张,1912年他和山型智慧子在画室相识,1914年结婚 同年发表的诗集《路程》是大正时期的代表诗集之一,为日本最早的口语自由诗。他还参加过“民众诗派”的诗歌现代化及其民主自由化的活动。 1929年智惠子家破产、从这个时候智惠子的健康状态变坏,后来得了精神分裂症。 1938年妻子死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光太郎写过一些斗志昂扬的“爱国主义”的诗歌,1941年的《智慧子抄》,热情歌颂了亡妻智慧子,表达了对她的思慕和哀念。作品以哀切、甘美和抒情闻名于世。1945年他的东京的家被美国空军投掷的燃烧弹烧毁,所有雕刻作品和文稿毁于一旦。他也是勉强逃生。战后他在岩手县山间小棚中蛰居7年以示反省。在1947年发表的《愚人小传》和1950年的《典型》中,他严厉反省了自己在战争中的思想和行为,是思想和艺术的成熟之作。获得读卖文奖获奖。此外,他还著有雕刻艺术、美学方面的论文集。及关于美学和诗歌的译著。1956年4月2日患肺结核去世。


高村光太郎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中国书画入门

中国书画入门

本书集结了三位文化大家——诸宗元、叶鋆生、陈师曾关于书法绘画的经典篇目。全书系统讲述了书学中书体、笔法、字之结体及运用、学书之次第,画学中画体、画法、用笔、设色等基础内容,并梳理了中国文字、书道及历史上一些中国画派的传承等知识,最后一章的“陈师曾讲中国绘画史”部分,则重点讲解了清代山水、花卉的派别,中国人物画的变迁等专题性文章。全书行文浅显,知识丰富且通俗易懂,是书画爱好者较佳的入门指导书。

医学读书志

医学读书志

书目。清曹禾撰。二卷,附志一卷。禾字畸庵,江苏武进人。医家。学识渊博,医疗经验丰富,学术上受黄元御影响颇大。著有《疡医雅言》、《痘疹索隐》 等。深感中医典籍浩繁,诸书收贮馆阁,不易得见,遂据史志所载,闻见所及,于咸丰二年 (1852) 撰成是书。前有自序,后有门生刘汝航题跋。共选录“三坟”及列朝敕撰之书七十三种,三千余卷; 历代名医九十九家,医著四百十六种,三千余卷 (除重复外,实三百六十七种,二千余卷)。约二万余言。介绍医家生平,学术特点,考订著作源流,说明传本系统。观点明确,不淆众议,成一家之言。间有按语,详加论述,对诸书错误,亦有订正。可供医史、目录学研究参考。《武进阳湖县志》 已有著录。有双梧书屋医书本,一九八一年中医古籍出版社据皖歙程氏所藏本铅印出版。

玉室经

玉室经

玉室经,原题「德州草浑李成之述」。其生平不详。从经文内容看,似出于宋代。一卷,收入《正统道藏》太玄部。此书以卦象论内丹,分禁戒、炉鼎、日月、四象、长黄芽、论日月、风雨、戊己、祸福、乾坤、入室、通玄,凡十三章。各章皆甚简略而辞旨隐晦。大抵假乾坤阴阳、坎离日月以论内丹原理。谓阴阳交泰而产黄芽于三丹田,象天、地、人三才云云。

六书缘起

六书缘起

印学论著,一卷,清孙光祖著。孙光祖, 字翼龙, 江苏昆山人。幼孤力学, 工书善写生, 尤长篆刻, 所作为时所重。著有 《六书缘起》、《古今印制》、《篆印发微》。是编论述古代书体之演变,间论印章文字,多所微言。全篇计二十三则,约成书于清雍正初期,道光二十年(一八四○)收入顾湘辑《篆学琐著》。

佛学启蒙

佛学启蒙

本书将为您全面讲解:1.佛陀是如何开悟成道的?2.佛法有哪些警示?3.你知道生灭缘起、业力因果吗?4.何谓四圣谛、五蕴、十二因缘?5.学佛对我们有什么助益?6.人世的根本烦恼有哪些?7.在家居士该如何学佛?8.有哪些好的修行方法?9.学佛的目的究竟是什么?10.该以何种心态面对生老病死?

景教三威蒙度赞

景教三威蒙度赞

唐代景教经典。与《尊经》共成一卷。由六纸粘接而成,《三威蒙度赞》占三纸,二十四行。首行题“景教三威蒙度赞”,末行题“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赞一卷”。“三威”谓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蒙度”为仰望救赎之意。全经有七言诗四十四句,系教会举行宗教仪式时诵唱用的赞美诗,相当于拉丁文本的《荣归上帝颂》。原件最早由罗振玉著录刊布,见《敦煌石室遗书》第三卷(1909)。一般认为,此经为叙利亚文本的汉译本,译者则为八世纪来华的景教传教师景净。法国吴其昱已找到与该经对应的希腊文、拉丁文和叙利亚文版本,并将汉文本与叙利亚文本一一比较,见其《景教三威蒙度赞研究》(《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五十七本第三分册,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