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晫

- 姓名:王晫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浙江钱塘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王晫(1636-?),初名棐,字丹麓,号木庵,自号松溪子,浙江钱塘人。好读书藏书,聚经史子集数万卷,于霞举堂纵观之。每读一书必贯穿首尾,撷 其精要。好宾客,士大夫至杭,多与之定交。亦 喜参与名士宴集,然性如山林中人。好刻书,刻有《檀几丛书》。著有《今世说》,仿刘义庆《世说 新语》而成,惟载入己事,颇乖体例。另著有《遂 生堂集》、《霞举堂集》、《墙东草堂词》。生平事迹见《清史列传》卷七○。
诸生。“当少壮之年,弃去帖括,肆力古人”,“以诗文鸣海内者四十年,垂老无所遇,屏居武林门外,著书味道,泊如也”(李涛《千秋雅调序》、杨雍建《听松图题辞序》)。时丹麓妻兄陆荩思兄弟居夹城巷,王仲昭居羊角埂,王晫居护塘巷,四人皆能诗,时人称“北门四子”(胡思敬《九朝新语》)。毕生好读书、著书,其读书处曰“霞举堂”,又名“墙东草堂”。刊有《霞举堂集》三十五卷,《今世说》八卷,《遂生集》十二卷,《四库全书》存目。诗馀有《峡流词》(一名《墙东草堂词》)三卷。事迹见《杭州府志》。王晫性喜结交海内名流,家贫好客,至于典衣招待。康熙十八年(1679),尝自制《听松图》,征得知名人士为题诗、赋、词、曲等多至一百一十六则;康熙二十四年,五十生辰,又填《千秋岁》词自寿,和者二百三十馀人,上至封疆大吏,下至名士隐逸。康熙三十七年,将上述和作手编为《听松图题辞》、《千秋雅调》两集刊行于世。两集各六卷,前者有海宁杨雍建序,编者自撰《松溪主人传》;后者有济南李涛、严州方象瑛、长洲尤侗三人序。两集共收词二百五十馀首,其中同调《千秋岁》二百三十三首,洋洋大观。其中虽多为应酬之作,然亦不乏佳制;若干作者不见有词集刊行或著录于其他词选,姓名赖以流传。
《杭州府志》记载其小传:“年三十补学官弟子。天质茂美,笔疏气秀,毛奇龄称其诗自然温厚,不徒以音节入古见长。遭外艰,丧葬遵古制,街恤霣涕风雪中,重趼远涉,遍告当世巨公长者,乞为志传,成帙曰《幽光集》,士大夫读而悲之、晫好方人,诗论风旨,为《今世说》,所居曰‘举霞堂’。”王晫常于市隐读书,广交宾客,工于诗文。所著有《遂生集》十二卷、《霞举堂集》三十五卷、《墙东草堂词》、《今世说》及《檀几丛书》杂著多种。王晫现存诗歌333首,均收入《霞举堂集·松溪漫兴》。《松溪漫兴》所涉诗歌体裁数量依次是风雅体11首,拟古乐府36首,五言古诗33首、七言古诗24首,五言律诗55首、七言律诗56首,五言排律10首、七言排律4首,五言绝句35首、六言绝句20首、七言绝句49首。
猜你喜欢的书
两河经略
水利志。明潘季驯撰。四卷,首一卷。季驯有《河防一览》已著录。此书成于万历七年(1579)前后,三万余字。卷首冠黄、淮二河图,于沿河府、州、县治所及湖、堰、堤、烟墩、历代治水工程均有说明。正文共收《奉明旨陈愚见议治两河经略以图永利疏》、 《勘估两河工程乞赐早请钱粮以便兴举疏》、 《河患已除流民复业乞恩豁租以广招徕疏》、 《议复营田兼摄州县以广招徕以利民生疏》、 《恭报水孽既除地方可保永安疏》等十二件档案资料。附《堤决白》一篇,力主塞决口、筑遥堤。明代黄、淮水患及治水过程,略载书中。包括动议、方案、计划、措施、施工全过程、所费人工钱财物帐目、验收、加固堤防、绿化大地等,颇具经济、科技史料价值。其中《遵奉明旨恭报续议工程以便查覈疏》, 《恭报两河工成仰慰圣衷疏》,不仅论及黄、淮根治办法,预测远景,且列具体措施,如强调在一定堤段、栽培一定数量和一定品种树木,至今犹可借鉴。与《河防一览》均系实用之作,不但补史志疏略,且可供来者考证。所冠图尤为珍贵。有《四库全书》本。
房中炼己捷要
明·朱权撰。该书所撰年月、内容欠详。现存《房术奇书》后附本书“序”及“五字妙诀”。即存者、缩者、抽者、吸者、闭者等5种房中术的交媾方法与气功修炼术式。对明清房中思想影响甚大。
临池管见
一卷。同治七年(1868)刊行。论行楷法则31条,直抒己见,不袭前人成言。清代周星莲撰。星莲,初名日旿,字午亭。生卒年未详。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书法家,清道光年间举人,官知县。是书论楷行法则,全书分三十二段落。首段说明画字与写字两义之别。二段讲述字画同工。三段指出书法在用笔,用笔贵用锋。详述中锋、藏锋、出锋、侧锋、扁锋及作字之法。四段说明用墨之法,浓欲其活,淡欲其华。且谓“不知用笔,安知用墨”的关系。五段指出“凡作书,不可住笔”,要“使我顺笔性,笔随我势”,相得相融。
黄庭坚词集
在北宋文坛上,黄庭坚的词作别具一格,他喜用典故、俗语、僻字作词,词风直拗,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备搜黄庭坚词全部作品及后人的精彩评论,并加以简单的注释,为读者欣赏和研究黄庭坚词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仪礼述注
十七卷。清李光坡(1651-1719)撰。《仪礼述注》为《三礼述注》之一篇,体例与《周礼述注》同,取郑玄《仪礼注》、贾公彦《仪礼疏》,总合大义,删繁举要,节取其言,并间取研究《仪礼》诸家异同之说,附于书后,亦参以己见,互相发明。但对郑注贾疏原文的删削,有删削不当、节取太简之失,于诸家之言尤其时有未审之误。如《士冠礼》“筮人执策抽上”,注中有非经之义,可删;《士冠礼》“赞者洗于房中侧酌醴”注,义本不明,删此注,则更不明;又如“公食大夫礼曰,饮酒浆饮俟于东方”注,引杨孚说,引时未审。更多的是删繁节取恰当,如《特牲馈食礼》的解说颇为可取;《丧服记》,不取其说,深有抉择;《士冠礼》“母受拜,子释送”说解非常恰当。总之李光坡《仪礼述注》对《仪礼注疏》删削基本掌握其意,疏解亦简明,使学者不再难读,对初学《仪礼》者最为有利。有乾隆三十二年(1768年)刊本。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
金刚顶瑜伽最胜秘密成佛随求即得神变加持成就陀罗尼仪轨,一卷,唐 不空译。编号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