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德尔·哈特

- 姓名:利德尔·哈特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英国
- 出生地:巴黎
- 出生日期:1895年10月31日
- 逝世日期:1970年1月29日
- 民族族群:
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爵士(1895年10月31日出生于巴黎,1970年1月29日逝世于英国白金汉郡马洛),英国军事历史学家和战略家,以倡导机械化战争而闻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利德尔·哈特(Liddell Hart)离开了剑桥大学,成为英国陆军的一名军官。1920年,他撰写了陆军的官方步兵训练手册,其中包括他在1917年发展起来的“战斗训练”系统,以及他所谓的“扩张洪流”攻击方法,该方法源于1917-18年引入的渗透战术。利德尔·哈特是空中力量和机械化坦克战的早期倡导者。他将战略定义为“为实现政策目标而分配军事手段的艺术”,他赞成一种“间接方法”,旨在扰乱敌人并减少其抵抗手段。根据他的战时经历,他强调了机动性和出其不意的要素。
1924年,利德尔·哈特因病退役,1927年,他以上尉身份退役。1925年至1935年,他是《每日电讯报》的军事记者,1935年至1939年,他是《泰晤士报》的军事顾问。1937年至1938年,他担任战争国务大臣莱斯利·霍尔-贝利沙的私人顾问,并见证了他所倡导的许多改革得以实施。他试图用坦克和防空部队实现陆军机械化的努力遭到了大多数职业军官的抵制。
利德尔·哈特的著作在德国比在法国或英国更有影响力。他的“扩大洪流”理论,以及J.F.C.富勒将军关于使用坦克的学说,被德国装甲战先驱所采用,并成为1939-41年德国军队征服欧洲大陆的闪电战的基础。战争期间,利德尔·哈特为《每日邮报》撰稿。由于对核威慑持怀疑态度,他在战后几年强调了常规防御力量,也反对全面战争的概念。1966年,他被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封为爵士。
猜你喜欢的书
汲古堂集
二十八卷。明何白撰。何白,字无咎,号丹丘,东瓯 (今浙江温州)人。约为万历至崇祯年间人。何白幼时为郡小史,龙膺为郡司理,异其才,集诸名士,赋诗以醮之,为延誉于海内,遂有盛名。著有 《汲古堂集》。是集凡二十八卷。载诗二十二卷,包括:乐府一百三十七首,五言古诗二百八十四首,七言古诗二百零五首,五言律诗二百一十六首,七言律诗三百七十四首,七言排律十首,五言截句四十六首,七言截句一百九十二首。后附杂著六卷,文一百一十首。集前有李维桢、陈继儒两 《序》。其诗宗尚七子,声调浏亮,但锤炼不足,尝露出模拟痕迹。由金璋校阅,董登瀛校刊,现有清乾隆二十九年 (1764年)刊本行世。
词综偶评
清代词话著作。1卷。许昂霄撰。此书原附于查初白诗评之后,唐圭璋单独抽出,收入《词话丛编》。据许昂霄门人张载华识跋记载,他早年曾就学许昂霄,许昂霄在授课之暇渐次评点了朱彝尊的《词综》,凡词中抒写情怀,描摹景物,精妙耐思的地方,以及音韵格律、章法立意、字句出处等等,无不指示详明,以便后学。本书就是辑录许昂霄的这些见解而编成的。全书不录原词,只标词调或摘引佳句,然后进行点评。其词学观点明显地受浙派影响,偏重艺术形式、创作技巧的探讨,一味强调神情韵味,清空淡远,对于具有丰富社会内容的作品,则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对王安石〔桂枝香〕这样优秀的怀古作品,他只是指出其语句化用杜牧诗意,原作怀古讽今的深厚内涵并不涉及。全书按时代顺序编排,先唐、五代十国,次宋、金、元。对于个别词作,张载华则做了辨证考订。他又从许昂霄杂记中搜罗《词综》评本所无的论词言论若干,作为补录附于书后,本书有唐圭璋《词话丛编》本。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
梵网经菩萨戒初津,八卷,清书玉述并序。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
新受戒比丘六念五观法,一卷,宋允堪撰录并序,外题六念五观法。
永明道迹
永明道迹,一卷,明大壑辑并讚,陶望龄序,凡三十二条,分录诸家讚,前有绘像,今不载。附戒杀文。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梵名Abhidharma -sam!gi^ti-parya^ya-pa^da 。凡二十卷。印度舍利子造,唐玄奘译。又作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略称集异门足论。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六册。为阿毗达磨六足论之一。本论系舍利子为预防佛陀入灭后之诤论而作,计分十二品:第一缘起品,明示舍利子代佛陀结集法律之缘起。自第二之一法品至第十一之十法品,明示一法乃至十法之法门。第十二赞劝品,明示佛陀之印可。此论常引法蕴足论,故必作于是书之后。又广本有一万二千颂,今流传者为八千颂。此外,有关本论之作者另有异说,称友之梵文俱舍释论及西藏传说均载为执大藏(梵Maha^kaus!t!hila )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