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隆礼

- 姓名:叶隆礼
- 别名:字士则,号渔林
- 性别:男
- 朝代:南宋
- 出生地:嘉兴(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叶隆礼,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号渔林,嘉兴(今属浙江)人。理宗淳祐七年(1247)进士。十年(1250)十月以承奉郎任建康西厅通判,十二年(1252)十月改国子监簿。开庆元年(1259)十月,以朝散郎直秘阁两浙运判。十一月,以朝散郎直秘阁、两浙运判除军器少监,再以两浙转运判官兼知临安府。闰十一月,转朝奉大夫。景定元年正月,除军器监,兼知如故,二月除直宝文阁,知绍兴府,四月离任改为它官。宋末居袁州,入元以后,声迹销匿。咸淳三年(1267)尚在世,曾为赵孟坚《梅竹诗谱》作跋(参徐邦达《历代书画家传记考辨》,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年版)。奉诏撰写《契丹国志》27卷,钱曾《读书敏求记》称其“书法谨严,笔力详赡,有良史风”。事迹参《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咸淳临安志》卷四九、卷五○、《宝庆会稽续志》卷二、《至元嘉禾志》卷一五、《崇祯嘉兴县志》卷一二、周密《浩然斋雅谈》卷上、余嘉锡《四库提要辨正》卷五。《阳春白雪》卷七入选其词1首,《全宋词》据以录入。
除元修《辽史》之外,《契丹国志》是现今仅存的一部纪传体辽史,共记事二百一十八年。书前除有《经进契丹国志表》外,还附有《契丹初兴本末》、《契丹国九主年谱》、《契丹世系之图》、《契丹地理之图》和《晋献契丹全燕之图》。全书正文共有二十七卷。第一卷至第十二卷,分纪辽太祖、太宗、世宗、穆宗、景宗、圣宗、兴宗、道宗、天祚诸帝事。第十三卷为《后妃传》,第十四卷为《诸王传》,第十五卷为《外戚传》。第十六卷至第十九卷为《列传》,述诸臣十五人事迹,后附有《番将除授职名》及《汉官除授职名》。第二十卷分为《晋表》、《澶渊誓书》、《关南誓书》和《议割地界书》。其中《晋表》中包括《晋出帝降表》和《晋李后降表》;《澶渊誓书》中包括《宋真宗誓书》和《契丹圣宗誓书》;《关南誓书》中包括《契丹致宋书》、《宋回契丹书》和《契丹回宋誓书》、《议割地界》中包括《契丹求地界书》和《宋回契丹书》。第二十卷分为《南北朝馈献礼物》和《外国贡进礼物》两类。其中《南北朝馈献礼物》中包括《契丹贺宋朝生辰礼物》、《宋朝贺契丹生辰礼物》和《宋朝劳契丹人使物件》;《外国贡进物件》中包括《新罗国贡进物件》、《横进物件》、《契丹回赐物件》、《西夏国贡进物件》、《诸小国贡进礼物》等。第二十二卷所载颇似正史中的“地理志”,其中有《州县载记》、《控制诸国》、《四至地理》和《四京本末》。第二十三卷述制度,分为《族姓原始》、《国土风俗》、《并合部落》、《兵马制度》、《建官制度》、《宫室制度》、《衣服制度》、《渔猎时候》和《试士科制》等九种。第二十二和第二十三两卷所述内容相当于纪传体正史中史志的体例。第二十四卷和第二十五卷,节录宋人使北见闻记。其中第二十四卷中有《王沂公行程录》、《富郑公行程录》、《余尚书北语诗》和《刁奉使北语诗》;第二十五卷有《胡峤陷北记》和《张舜民使北记》。第二十六卷为《诸蕃国杂记》,述辽周边的北方各国。其中有奚国、古肃慎国、室韦国、新罗国、高昌国、女真国、黄头女真、嗢热国和渤海国。第二十七卷名为《岁时杂记》,记契丹各岁时节日的礼仪风俗。全书体例虽略有琐碎之处,但大抵仿纪传体正史,虽不尽完备,但却囊括了许多有关辽朝的重要史料。
叶隆礼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山家清供
食疗烹饪专著。二卷。宋·林洪著。撰年不详。本书以笔记形式撰写,书中列一百零四种馔之品,多数由作者亲自品尝和体验过,故颇有心得。本书与宋以前的食疗著作相比有明显的不同,过去的食方大部分以食配药,食药相混,本书则以食为主,重视食物的养生和治疗作用,多数由作者亲自品尝和经验过。种类有菜肴、羹、煎、粥、饭、馄饨、面、糕饼点心等,取材容易,价格低廉,制作简单,食用方便。既可防病疗疾,又能健体强身。本书重视食物的治疗作用,这与宋以前的食疗著作相比有明显不同。
世医得效方
《世医得效方》系综合性医书。19卷,另附1卷。元·危亦林撰。刊于1337年。本书是按元代医学分十三科的顺序编著而成的。危氏世代医家,在临床各科方面都积有丰富的经验,并藏有大量经验效方,复经过十年的辛勤努力,终于完成这部综合性医学著作,故名 《世医得效方》。卷1~10为大方脉杂病科;卷11~13为小方脉科;卷14~15为产科兼妇人杂病科;卷17为口齿兼咽喉科;卷18~19为正骨兼金镞科、疮肿科;后附孙思邈《养生方》节文。全书共有子目280条之多,不仅分类较详,而且选方实用。卷18的正骨部分是继唐代《理伤续断秘方》之后较系统且有影响者,如首次把追加使用曼陀罗的全身麻醉法用于骨科临床,并根据患者之年龄、体质及有无出血等具体情况掌握麻药用量,符合现代医学全身麻醉法的给药原则; 对各个部位的关节脱位及骨折的整复手法记载较详,本书所载的以“悬吊法”治疗压缩性脊柱骨折,是伤科史上的最早尝试。总之,全书编次条理清晰、科目齐全,内容丰富、所选诸方有较好的实用价值。今流传者有元代至元年间官刊本,明·正德年间重刊本及《四库全书》本等,解放后有精装排印本发行。
笔意赞
南齐王僧虔著。王僧虔其祖王珣(字伯远)与王羲之同宗族,多有书法著述,今传有《书赋》、《论书表》、《又论书》、《笔意赞》等几千字。《笔意赞》其文最短,全文不足200百字。然而所论极精,历来脍炙人口。《笔意赞》是书法创作要论。首先立论曰:“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神彩与形质论,缘于《淮南子·原道训》,以此为书法审美的原则。
朱彝尊选集
朱彝尊清初著名作家、学者,其诗以才藻魄力擅胜,与王士禛齐名,其词追求醇雅,与陈维崧齐名,开出浙西词派;其文为顾炎武诸家所推许。本书选精选赋、诗、词、曲、文共293篇,基本反映了朱氏的创作面貌。注解翔实,对朱彝尊的经历、思想以及当时史事、制度等予以说明,是近现代有关朱彝尊诗文的第一个较具规模和质量的读本。
四分戒本如释
《四分戒本如释》, 律学著述。明崇祯十六年(1643)弘赞撰。十二卷。系综合后秦佛陀耶舍译《四分律比丘戒本》及唐怀素集《四分比丘戒本》的注释书。书首有《叙语》、《凡例》和《科》。书后附作者自撰《二百五十戒摄颂》及《戒相篇聚图》。见载于《嘉兴藏·续藏》及日本《续藏经》。
圣大总持王经
一卷,赵宋施护译。佛为阿难说四咒。能知七生、十四生、二十一生及倍倍生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