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绅

李绅
  • 姓名:李绅
  • 别名:字公垂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郡望谯(今安徽亳县)
  • 出生日期:772年
  • 逝世日期:846年
  • 民族族群:

李绅(772年—846年),字公垂,行二十。为人短小精悍,故友人白居易辈称之为“短李”。郡望谯(今安徽亳县)。武后朝中书令敬玄曾孙。其父寓家无锡(今属江苏),遂为无锡人。元和元年登进士第。南归润州,浙西观察使李锜辟为掌书记。二年,李锜谋叛逆,李绅数谏,又不肯作疏,遂遭囚禁。锜败,始获释。四年为校书郎。九年迁国子助教。十四年为山南西道观察判官。同年五月,除右拾遗。穆宗即位,擢翰林学士,与李德裕、元稹同时,号为“三俊”。旋迁右补阙,长庆元年三月,加司勋员外郎知制诰。二年二月,迁中书舍人加承旨,为李逢吉所排挤,于三年三月改御史中丞,罢内职。十月,出为江西观察使,未离京,改户部侍郎。敬宗即位,又遭张又新等诬陷,贬端州司马。宝历元年五月,量移江州长史。大和二年迁滁州刺史。四年改寿州刺史。七年正月,授太子宾客,分司东都。闰七月,为浙东观察使。至九年复为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开成元年为河南尹,六月改宣武军节度使。五年九月,代李德裕为淮南节度使,严惩贪吏吴湘。会昌二年二月,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闰七月,罢为淮南节度使。六年七月卒,谥文肃。李绅早年游苏州,以诗见知于韦夏卿。乡赋之年,其诗讽诵多在人口。尝以《古风》(一作《悯农》)二首干吕温。吕温谓齐煦曰:“斯人必为卿相。”(《云溪友议》卷上《江都事》)元和四年,作《乐府新题》二十首(已佚),与白居易、元稹同倡新乐府运动。白居易谓“李二十尝自负歌行”(《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自注)。元稹谓其诗“多咏物之作”(《和乐天东南行》诗自注)。《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追昔游诗》三卷,今存;《批答》一卷,已散佚。《追昔游诗》编成于开成三年,未包括早年和晚年作品。自序云:“盖叹逝感时,发于凄恨而作也。”“词有所怀,兴生于怨,故或隐显,不常其言。”喜以诗自夸政绩,炫耀荣宠,故胡震亨谓“《追昔游诗》大是宦梦难醒”(《唐音癸签》卷七)。《全唐文》卷六九四录其文十二篇,《全唐诗》编其诗为四卷,见卷四八○至四八三。《全唐诗补编·补逸》卷七补一首、《续补遗》卷六补二首、《续拾》卷二八又补六首又六句。《唐文拾遗》卷二八、《唐文续拾》卷六各收文一篇。生平事迹见白居易《淮南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赵郡李公家庙碑》、沈亚之《李绅传》、《旧唐书》卷一七三、《新唐书》卷一八一本传。卞孝萱编有《李绅年谱》见《安徽史学》1960年第3期。

李绅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政治学

政治学

又译《政治论》,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代表著作之一。全书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探讨各种政治和道德的原则,是一部实现美德的学术著作。它第一次把政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加以研究,意在寻求理想国家和最好政治的基本形式,系统地提出一套完整的政治理论。在亚里士多德整个社会思想体系中,政治学高于伦理学,并把道德放在一定社会政治生活中加以考察。在他看来,伦理学只是研究和解决个人的善的问题,而政治学则要研究和解决民族和国家的整体善这样更为深广的问题,个人的美德只有在良好的政体中才能实现。他首先发现人是“一个政治动物”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人具有善恶、正义等观念,在于人具有政治品质。从发生的次序来说,个人、家庭先于城邦国家,但从本质上说,全体大于部分,国家高于个人和家庭。建立城邦国家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经济交往,更重要的是使全体公民过一种符合德性和最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从维护城邦制观点出发,为了调和阶级矛盾,批判了柏拉图的 “理想城邦” (即共产社会),提出了“理想政体” 和由 “中等阶级” 执政的理论。因为中产阶级既不偏袒富人,也不偏袒穷人,较其他阶级稳定。只有这个阶级执政,才能实现公正,使全体城邦公民过至善的幸福生活。同时他又提出用法律手段来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在《政治学》中,亚里士多德把政治思想和伦理学结合起来,详细地研究了城邦整体的伦理和幸福。他探讨了父子关系、夫妇关系,其中包括主奴关系中的伦理,个人和城邦关系中的伦理,公民和统治者之间的伦理,以及职业伦理等,并力图在各种伦理关系中,确立政治的法律的和道德的原则。这既是一部政治学著作,又是一部伦理学著作。它和《尼可马克伦理学》一起,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和伦理学的完整体系。

间谍

间谍

《间谍》中任是谁都不能想到,性情平和、才能平庸的维罗克,就是那个和妻子温妮、智商欠缺的妻弟史蒂夫居住在一起,开着一间没有生意的杂货铺子的小商人,就是受雇与外国大使馆的间谍。在他的杂货铺子里,出入的都是一些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妄图革命,但是却个个求助于宗教、谎言,甚至是恐怖暴力活动。而由于新到任的大使馆官员对维罗克的工作不满意,所以维罗克也参与到了恐怖活动当中,要炸掉格林尼治天文台,以引发当局的注意。恐怖活动由于一系列的阴差阳错失败了,但是这部作品却预言了此后一个世纪的无政府主义和恐怖主义的暗潮。911之后,《间谍》迅速成为全美新闻媒体关注和引用*多的主题作品之一。位列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百佳英语小说第46位.

王氏医案三编

王氏医案三编

医案。清王士雄撰,徐亚枝辑。三卷。士雄有 《温热经纬》 已著录。亚枝继《王氏医案》及《王氏医案续编》之后,续采自咸丰元年至四年王氏临证验案,仍仿编年体例编辑成帙,于咸丰四年 (1854) 刊行。收载王氏诊治各科病证治案凡一百四十则。其中亦有连续复诊详案,有利于了解辨证施治全过程,研究其学术思想。有咸丰四年刻本,《潜斋医学丛书十四种》 本。

续吴先贤赞

续吴先贤赞

十五卷。明刘凤(生卒不详)撰。刘凤,字子威,长洲 (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 (1544)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佥事。《续吴先贤赞》收明代吴地先贤,各为之作论赞。六卷以前不分门类,序中称“节义”以上不为题目,七卷以下分为节义、死事、孝友,儒林、文学、隐逸、艺事、道术、寄寓十类。该论赞与刘凤其他著述一样,文字晦涩,行文诘屈难懂,且前六卷与后卷,体例不一。有《丛书集成初编》本。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

《中庸章句》出自《四书集注》。《四书集注》是朱熹的代表著作之一,也是四书上升为儒家经典的地位以后,诸多注解中最有权威和影响最大的一种。

大比丘三千威仪

大比丘三千威仪

凡二卷。后汉安世高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四册。又作大比丘三千威仪经、大比丘威仪经、大僧威仪经、僧威仪经或三千威仪。揭示舍离烦恼、处于闲静之大比丘,日常应守之威仪规矩。三千但云其多,实则总数不过一千三百八十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