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西列夫

- 姓名:瓦西列夫
- 别名:
- 性别:男
- 国籍:俄罗斯
- 出生地:俄罗斯圣彼得堡
- 出生日期:1867年10月4日
- 逝世日期:1953年5月30日
- 民族族群:
亚历山大·亚历山德罗维奇·瓦西列夫(英语:Alexander Alexandrovich Vasiliev,俄语:Алекса́ндр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Васи́льев,1867年10月4日—1953年5月30日)被认为是20世纪中期拜占庭历史与文化方面最重要的权威。他所著的《拜占庭帝国史》(1928年)与爱德华·吉本以及费奥多尔·乌斯宾斯基的作品齐名,至今仍是少数几部全面记载整个拜占庭历史的著作。
瓦西列夫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在圣彼得堡大学,他师从最早的专业拜占庭学家之一——瓦西里·瓦西里耶夫斯基,之后在学校里开始教授阿拉伯语。在1897年至1900年间,他在巴黎继续深造。1902年,他陪同尼古拉·马尔前往西奈半岛上的圣凯瑟琳修道院。
在塔尔图大学期间(1904年-1912年),瓦西列夫筹备并出版了一部有影响力的专著《拜占庭与阿拉伯人》(Byzantium and the Arabs,1907年),他还在费奥多尔·乌斯宾斯基建立于君士坦丁堡的俄罗斯考古研究所进行工作。1912年,他搬到圣彼得堡大学,担任教授。1919年,他被选入俄罗斯科学院。
1925年,在其访问巴黎期间,被米哈伊尔·罗斯托夫采夫说服移民到西方。后者为其确保了在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职位。几十年后,瓦西列夫搬到敦巴顿橡树园从事研究。在其生命接近尽头时,他被选为布拉格尼科季姆·孔达科夫研究所以及国际拜占庭学研究会主席。
瓦西列夫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浮世澡堂
[日]式亭三马著,周作人译。成书于日本江户时代的《浮世澡堂》,是“滑稽本”的顶峰之作。轻雾缭绕的澡堂内,有抱头呻吟的,也有拍臀高谈的,有举起一只脚吟咏的,也有张开两股踏脚高唱的。堂内家长里短、世相混杂,成此屁似的小册,织就江户庶民生活的逗趣百态。 全书共两编。前编描写的是澡堂男子部的情景,时间上是从清晨一直到午后,一片热闹喧嚣的气氛。浴客中有瘫子豚七、70岁的隐居老太爷、带着孩子的金兵卫、胡吹乱奏的江湖医生、错把别人内裤当毛巾的外乡人、醉汉、瞎子等数十个人物,以及19个小场景。二编则描写澡堂女子部,同样热闹非凡。浴池中有各种身份的女人,艺妓、使女、女儿、母亲、媳妇、婆婆、乳母等,年龄跨度大,总共16个小场景。这些前来沐浴的男女老少,每个人的性格通过对话被塑造地鲜明异常,风趣无比。
美丽的约定
“如果你在春天即将来临的时候去看一个人,就是美丽的约定。”爱冒险的少年莫纳,无意中误入一座正在举办婚礼的神秘庄园。在弥漫着快乐气氛的庄园,莫纳邂逅了少女伊沃娜,两个年轻人心心相印,许下美丽的约定……
本书入选法国人至爱的50本名著,被译成30多种语言,感动世界无数读者。
甘泉先生续编大全
文集,湛若水撰。《甘泉先生续编大全》三十三卷,嘉靖三十四年刻,万历二十三年修补本,今藏国家图书馆。
狱中日记诗抄
诗集。作者〔越南〕胡志明。收集了胡志明在中国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于1942年8月底至1943年9月中旬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辗转关押在广西省各监狱时所写的一百余首汉文诗。原作共133首诗,大部分是绝句。1960年越南文学研究院译成越南文出版,收诗113首,另加一首出狱后的诗作。1983年再版时,又补诗13首。诗集真实地反映了胡志明这一段的生活经历,表现了他对革命的天限忠诚。他虽身陷囹圄,但一心想着革命,密切关注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越有骚动》 )。他怀念祖国,忧国忧民,向往自由与革命(《秋夜》、《病重》、《不眠夜》、《惜光阴》)。诗作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作者身受监狱苦难生活的折磨,但却表现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夜宿龙泉》、《半路搭船赴邕》 )。诗作既朴实无华又含蓄深沉,既有古典的风范又有时代的特色,既表现了共产党人钢铁般的意志,又洋溢着感人的情怀。
瀛海偕亡记
又名《台湾战纪》。杂史。作者洪弃生。书分上、下两卷,记叙《马关条约》后清政府割让台湾及台湾人民奋起抗日的史实。上卷起自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中日两国政府签约割台后台湾民众自议建号民主国,讫于同年9月台南刘永福兵败;下卷叙述刘永福内渡大陆后台湾民众抗日之事,对北部陈秋菊、简大狮,南部林少猫,中部柯铁率众抗日记叙尤详。全书以日军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进行“大扫除”(大杀戮)告终。此书颂扬台湾人民抗日爱国壮行,揭露日军侵台后种种暴行,诚所谓“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下卷所述台湾民众四年抗日的史实,尤为他书所难见。1906年有铅印本行世。1959年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将其收入《台湾文献丛刊》第59种出版。
法华义疏
凡十二卷。隋代吉藏着。又作法华经义疏、法华经疏、妙法莲华经义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四册。本书系吉藏以三论宗之立场注释法华经。吉藏为三论宗之集大成者,亦常讲大智度论、法华经,且引用多数经律论疏加以注释。全书初立部类不同、品次差别、科经分齐等三义,概说法华经大要,次解释序品以下二十八品之文义。其中,部类不同者,明示诸经之部类凡七例,而以此二十八品本为具足本;品次差别者,其下更开立生起次第、明具义多少、论品前后、明品有无、别释序品等五义;科经分齐者,列举各种关于经的分科之异说及己见。其次解释二十八品,卷一至卷六乃解释序品以下三品,第七卷释信解品,第八卷释药草喻品以下三品,第九卷释五百弟子授记品以下六品,第十卷释安乐行品以下六品,第十一卷释随喜功德品以下六品,第十二卷释所余五品。其中,独缺普门品重说偈。本疏义解恳切,援引颇多。虽基于三论宗之立场,然仍予法华经甚高之评价,为研究法华不可或缺之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