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倕

- 姓名:陆倕
- 别名:字佐公
- 性别:男
- 朝代:南北朝
- 出生地:吴郡吴(江苏苏州)人
- 出生日期:470
- 逝世日期:526年
- 民族族群:
陆倕[chuí](470-526年),南朝梁诗文作家。字佐公。吴郡吴(江苏苏州)人。父陆慧晓,为齐太常卿。陆倕少好学,善属文。多年杜绝往来,闭门读书,昼夜不息。读书一遍,必诵于口。曾经借别人《汉书》,缺《五行志》4卷,陆倕便暗写还之,略无遗脱。可见其博闻强记、好学不倦。17岁举州秀才。时齐竟陵王萧子良开西邸,延引文学英士,陆倕亦参预其列,为“竟陵八友”之一。仕齐为议曹从事参军、庐陵王法曹行参军。入梁,为安成王外兵参军,转主薄。后迁临川王东曹掾。当时礼乐制度,多所创革,梁武帝萧衍因与陆倕有西邸旧游之谊,雅爱其才,乃命撰《新漏刻铭》,其文甚美。后又奉敕撰成《石阙铭记》,梁武帝盛赞“辞义典雅,足为佳作”。累迁国子博士、鸿胪卿、太常卿。死后,梁元帝萧绎亲自为他撰墓志铭。
陆倕诗文并有盛名。昭明太子萧统称赞他“佐公持文介,才学罕为俦”(《宴阑思旧诗》),梁元帝的墓志铭中又说他“词峰飚竖,逸气云浮”,评价都甚高。所以明人张薄说:“一人之身,荣知三祖(指梁武帝萧衍、昭明太子萧统、梁元帝萧绎),亦云通矣。”(《陆太常集题辞》)。陆倕与任昉为忘年之交,尝作《感知己赋》,赠给任昉。此赋颇受时人青徕。诗以《以诗代书别后寄赠京邑僚友》较有名,其笃友生,厚明亚,甚受后人称道。
《梁书·陆倕传》记载陆倕有文集20卷,至隋只有14卷(见《隋书·经籍志》)。后已散佚。明人张溥辑有《陆太常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中。
陆倕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老母塔之夜
风雨交加的老母塔之夜,一场恶战将上演。强盗穆巴拉克与贪官、野蛮人、烧炭工相互勾结,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敌人不但狡猾而且邪恶,在埋伏杀手的密林中、在野蛮山民的飞斧前、在峡谷茅房的敌窟中,本尼西与当地百姓联合共同与顽敌斗智斗勇,终于在风雨交加的夜晚,在老母塔前面……终极较量,邪恶的面孔展露无疑。悬念迭起、情节生动、迷人的风情文化、悠远的历史感,这些构成了卡尔·麦小说的永恒魅力。
荀公曾集
晋代诗文别集。荀勖撰。荀勖字公曾,官至尚书令。《隋书·经籍志》著录“《荀勖集》三卷,录一卷,亡”,可见其集入隋前已散佚。《旧唐书·经籍志》著录《荀勖集》20卷,《新唐书·艺文志》同。清姚振宗《隋书经籍志考证》认为“十字衍”,当作二卷。宋代书目未见著录。
性理字训
南宋学者程端蒙为青少年学习理学基本知识而著的启蒙教材。程端蒙(1143—119),字正思,号蒙斋,江西鄱阳人,先师事江介,后受业于朱熹。《性理字训》共30条,基本上是4句成言,共428字。形式类似词典,内容是从《四书》和朱熹《四书集注》中提炼出的30个理学范畴,加以通俗疏释,和以声韵,以便于记诵。根据《四书》以及朱熹《四书集注》,从中提炼出命、性、心、情、才、志、仁、义、礼、智、道、德、诚、信、忠、恕、中、和、敬、一、孝、悌、天理、人欲、义利、善、恶、公、私等三十个范畴,通俗疏释。释句多为四字一句,并和以声韵,便于儿童读时琅琅上口,容易记忆.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简称《度人本行经》。道教古《灵宝经》之一。约成书于东晋、南朝。原经一卷。P.3022背。首部完整,有标题,尾部残缺,约存七十行,仅为全经之开端。大意言太上道君为十方大圣至真尊神讲道,述说灵宝经法随劫出世度人之缘起经过。《正统道藏》未收。
阴符经三皇玉诀
三卷。原题轩辕黄帝制。此书卷首有《序》,称轩辕黄帝于大山石匣中得“元始天尊《混元三皇玉诀阴符经》”,取出开看,尽为天文篆书,三百余字,分为三卷:上卷天皇、中卷地皇、下卷人皇。黄帝与百官议此经,皆不明经义,乃问于崆峒山广成子与峨嵋山天真皇人,故是书以问答形式,即先由黄帝就经文发问,再由广成子与天真皇人解答。《阴符经三皇玉诀》文中解 “阴符”二字,不外唐李筌之言。其释“上有神仙抱一之道”,是“太一舍真之炁”、“虚无炼神之道”。称“中有富国安民之法”,为养炁、保神、炼真精成金丹之道。谓“下有强兵战胜之术”,乃“真炁战胜阴气”,使精炁化为纯阳而不泄于外。总其要旨,在于阐释炼养精炁、修成金丹以求长生之道。后世有学者批评其书“辞旨鄙浅”,其《序》“文尤谬陋”,又据金代明昌年间(1191)范怿曾引此书(见刘处玄《黄帝阴符经注序》),疑其为北宋人伪作。现存明《道藏》本、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冲虚至德真经释文
唐殷敬顺撰。宋陈景元补遗。本书现存诸本中,以《道藏》本早出。本书是殷敬顺《列子释文》补遗,并校勘、注音、释义。其 它注本,张湛注与殷敬顺释文混淆,唯本书张、殷相别,可观殷 书旧貌,并补正殷书缺漏。




![太上洞玄灵宝真文度人本行妙经[敦煌本]](/d/file/books/5531a29bd74364f65af2ff613ed9d0e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