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

王源
  • 姓名:王源
  • 别名:字崑绳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
  • 出生日期:1648年
  • 逝世日期:1710年
  • 民族族群:

王源(1648年―1710年),清思想家。颜李学派重要代表之一。字崑绳,一字或菴。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生于清顺治五年,卒于清康熙四十九年。康熙三十二年(1693)举人。不应礼部试。少时从梁以樟游,以樟谈宋儒学,源闻之不以为然,唯喜习知前代典要及关塞险隘攻守方略。参加徐乾学洞庭山书局,与刘献廷交善。献廷殁,未几遇李塨,后去博野拜颜元为师。


王源为学,倡导经世致用,主张实事实功,反对虚浮之风。他说:“源生平无他长,唯一实可以自许,不敢以一字之虚欺世,而世之欲售其欺以相诳者,亦窃笑而薄其为人”。(《与程偕柳书》)“凡爲虚言以欺天下而盗名者,悉焚其书而置之法”。(《与李中孚先生书》)主张变法,指出秦以来的封建体制,已不适应社会的发展,“非尽毁其故而别爲构,不可以爲居;非尽弃其旧而别爲规,不可以爲治”。(《平书·序》)提出改革官制,设立四府、六部、三院、二卫、四司的中央机构。重视保护农、商,主张实行惟农有田和畺田制度,推行印票纳税的方案,取消榷关杂税。教育上,主张恢复古代的乡举里选,废除八股科举制。


从经世致用之学出发,王源对宋明理学进行了批判。他说:“晋之清谈,宋之理学,爲奸雄窃笑久矣。盖宋儒之学能使小人肆行其凶而无所忌,束缚沮抑天下之英雄不能奋然以有爲”。(《与李中孚先生书》)侈谈理学者“不但不足爲君子,并不足爲小人”(《与方灵皋书》)。故其置“程朱、陆王之学不讲,独从事于经济文章,期有用于世”(《与毛河右先生书》)。对王守仁的心学也作了批判,不主张以王学爲宗,“以其杂于禅也”(《与方灵皋书》),即王学与佛教纠缠在一起。又痛斥佛教,认爲佛教所说的明心见性,其实质就是灭心灭性。“举所谓心与性者而灭之,而后谓之明,而后谓之见。夫必灭之而后谓之明、谓之见,则彼之心明性见,而天地之生机熄矣,人心之恻隐亡矣,可以立视其父子兄弟之死而不动矣。天主生而彼主灭,人欲生而彼欲灭,是与豺狼之以杀人成性、盗贼之以杀人成能者,何以异哉!”(同上)进一步批判佛教的禁欲主义,指出“饮食男女,生人之大欲存焉”,“王道所以本人情,万世可行也”(《佛法论上》)。其学发展了顔李学派的思想。著作有《居业堂文集》。另 《易传》、《兵论》、《平书》均佚,其《平书》的内容可见于李塨之《平书订》。

王源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水云集

水云集

全称《谭先生水云集》。道教书,3卷,全真道“北七真”之一的金代道士谭处端撰。三卷。收诗词歌颂二百四十余首,示门人语录一则。内容多宣传全真教旨,主张儒释道三教由来是一家,道禅清静不相差,以钟吕海蟾为全真三祖。集中又多咏内丹,感叹人生短促,劝人断除名缰利销,割情弃爱,出家修道,念念清静,从而得见自我真性的本来面目。又劝在家信众以忠孝为先,常行仁慈,如此便胜似出家。为研究早期全真道思想的参考资料。收入《道藏》太平部。

麟台故事

麟台故事

宋程俱撰。五卷,首一卷。俱字致道,衢州开化(今属浙江)人。举进士。历官吴江县主簿、礼部员外郎、秘书少监等。辞章典雅,诗文有风骨。著有《北山小集》等。此编约当绍兴元年(1151)成书。作者绍兴元年任秘书省少卿时,采摭三馆旧闻、简册所载,而成此书。分官联、选任、书籍、国史等十二篇,所记北宋一代翰林故实,最为详备。此书明代已佚,清乾隆中四库馆臣由《永乐大典》中辑出。有《说郛》本、《武英殿聚珍版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

春秋毛氏传

春秋毛氏传

明末清初经学家毛奇龄依据《左传》,兼采他说,评述南宋胡安国《春秋传》之书。36卷。是书仍从《春秋》经文12公为序,中分《改元》、《即位》、《生子》、《立君》、《朝聘》、《盟会》、《侵伐》、《迁灭》等22门,又总括以《礼例》、《事例》、《文例》 、《义例》。然门例虽分,而卷依经为次,无割裂分隶之害。其说以《左传》为主,指斥胡安国《春秋传》之叛经。声称“胡安国传,则解经之中,畔经尤甚,然反兢兢乎辨之,以为胡氏传出,而孔子道熄,甚至有明三百年,设科立学,但知有胡氏一传,而不知孔子之有经,则辨胡氏抑所以救孔子也。嗟乎! 言至此亦可畏 矣” (《春秋毛氏传·总论》) 。“其书一反胡传之深文,而衡以事理,多不失平允之意,其义例皆有徵据,而典礼尤为该洽,自吴澄《纂言》 以后,说《春秋》者,罕有伦比” (《四库全书总目》)。有《四库全书》本。

广释菩提心论

广释菩提心论

四卷,莲华戒菩萨造 宋北印土沙门施护译,引诸经以明大悲为本,慧及方便,一切时常行,及明闻思修三慧。

五无反复经

五无反复经

佛说五无反复经,一卷,刘宋沮渠京闻译。王舍城之梵志来舍卫国,途见耕者之子死,而其父母及奴仆等五人不愁哭,以为大逆而无反复之人(无反复者无反己而放逸也),佛说理开梵志之心。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

佛说开觉自性般若波罗蜜多经。四卷,宋惟净等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