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士瀛

- 姓名:杨士瀛
- 别名:字登父,号仁斋
- 性别:男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杨士瀛,生卒年月不详,南宋医学家。字登父,号仁斋,三山怀安(今福建福州)人。家传医学,矢志于医,博览群书。著《伤寒类书活人总括》7卷(1260年),简称《活人总括》。以仲景的《伤寒论》及朱肱的《南阳活人书》为本,总括要领,每条以歌诀贯其首,间附己说。据证定方,按法求治,且云;“治杂病有方,治伤寒有法。一既通,其余可触类而长矣”。又撰《婴儿指要》(今佚)、《医脉真经》2卷(1261年)。其脉书出,颇得时人好评 (或著录为杨士瀛《脉诀》)。景定5年(1264年),撰《仁斋直指方》26卷,为南宋著名医方书。书中描述了杨梅疮证候,并加以辨证治疗,记有南宋时始用的一些药物(如大风子、蟾酥等)和方剂。从中可知杨氏在临证用药方面颇有经验,他反对用含汞药物(如硃砂、水银等),治小儿胎毒,对痘疹治法及护理亦有自己的见解,强调“对病识证,因证得药”,因撰此书以“原证择方,揭为直指之捷径”(《仁斋直指方·序》)。另有《医学真诠》(一作《医学真经》) 20卷,今不存。弟子李辰拱,得其传受,著《伤寒集成方法》(佚)。
猜你喜欢的书
眼科阐微
中医专著。马云从著。4卷。卷一20余篇,主要阐述眼病辨证施治的理论,并指出辨证与用药的注意点等;卷二专述老年眼病,后附方药,以供选用;卷三、四对详述时行眼证,常见内外障诸症,以及妇人小儿眼病的辨证与治疗等。内容丰富,有论有法有方。立论精辟、辨证详明,治法与方药多切合实用,是一本较好的眼科参考书。
岂有此理
这是一部被清廷多次查禁的奇书,一部体现中国知识分子独立辍神的经典。作者以戏滤嘲骂的笔调。视一切权威为无物,专门疑人所不敢疑,汉人所不能被议,时见“大逆不道”的言辞。在作者眼中,人(鬼)无高下、事《物》无俱细,统统岂有此理。全书按地支次序分为十二部分.
素书译注
又名《黄石公素书》,旧题黄石公著,宋张商英注。后人经考证,认为此书乃张商英所伪撰。全书一卷六篇,篇目及内容是:《原始章第一》,论述有志于天下者首先要取得统治天下权力的政治主张及思想体系,“道不可以无始”;《正道章第二》,论述任人用人都要用人中之俊,人中之豪,人中之杰,“道不可以非正”;《求人之志章第三》,论述了帝王、将相和谋臣的安身立命都应吸取前人经验和教训,“志不以妄求”;《本德宗道章第四》,基本内容为15术,是对为政于天下的帝王、将相、谋臣的针砭之术。所谓本德宗道,最根本的要取得统治天下的权力以及治理天下的政道,“本、宗不可以离道德。”《道义章第五》,基本内容为48宜,其涵义是应临机制敌、临敌应变,而且在当时要符合一定思想标准,这样才能昭信义于天下。《安礼章第六》,主要讲53条事理与自然之理,有理就有礼,有礼就更有理,“理”指治理国家、军队的事理与自然之理的“治理”。全书围绕“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展开论述,主张“潜居抱道,以待其时”。此书十分重视谋略的制定,指出:“长莫于博谋”、“阴谋外泄者败”、“患在不预定谋”。此书是一本针砭封建王朝的统治术、用人术、理财术的著作,虽可能系张商英所伪撰,但其中不乏可借鉴之处。
七曜攘灾决
七曜攘灾决,二卷,西天竺金俱吒撰集,日本快道题记。佛经《七曜攘灾诀》是一部公元九世纪由入华印度婆罗门僧人编撰的汉文星占学手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行星星历表之一。作者金俱吒,只能从经首题名处知道是“西天婆罗门僧”,在唐朝活动的时间约为公元九世上半叶,这一时期来华的印度、西域僧人,不少人在《宋高僧传》中有传,但金俱吒无传,其人的详细情形不得而知。
三千有门颂略解
三千有门颂略解,一卷,明真觉略解并简序,附宋陈瓘书,楼钥跋,法照跋,明冯梦祯书及序,智旭后序。
菩萨修行四法经
一卷,唐地婆诃罗译。与佛说大乘四法经义同而文稍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