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煌

- 姓名:周煌
- 别名:字景垣,号绪楚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川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
- 出生日期:1714
- 逝世日期:1785年
- 民族族群:
周煌(1714—1785年),字景垣,号绪楚,又号海珊(一作海山),四川涪州(今重庆市涪陵区)人。乾隆二年(1737年)进士。1756年奉诏以副使身份出使琉球,曾任《四库全书》总阅,官至工部尚书、兵部尚书,上书房总师傅,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以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致仕,卒赠太子太傅,谥号“文恭”。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五月,周煌同翰林院侍讲全魁受命前往琉球,册封尚穆为琉球国中山王,于次年正月回国。在出使途中,周煌留意当地掌故,随手记录。回国后又参阅大量史籍,整理编辑,手写成书后进呈皇帝御览,以便把握琉球国的历史、地理、风俗和人情等方面的情况,以便确定相应的国策。
乾隆五十年的正月(1785年),71岁的周煌因病辞官离京。乾隆皇帝因他功勋卓著,决定用半副銮驾和宫廷礼乐送其还乡。于是一支由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组成的宫廷礼乐队,伴同周煌从京城出发,一路浩浩荡荡、吹吹打打回到涪陵。由于是来自北京皇宫的御用礼乐,涪陵人尊称它为御锣。从此御锣便开始在涪陵流行,涪陵御锣成为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周煌一生能文工诗善书,笔法遒劲,著作颇丰,有《琉球国志略》、《海山诗稿》等近10种。《清史稿》有传。其有关作品收录于《益州书画录》中。
周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薛案辨疏
医案。明薛己撰。钱临疏。二卷。原案成书于嘉靖八年(1529),注疏年代未详。按病证分为元气亏损、内伤外感、饮食劳倦等二十一类,约八万二千余字。以证为题,每证载若干案例,均为内科杂病证治。每案简述证候、辨证与治法。其中叙述脾胃肝肾亏损的证治颇多。确有独创之处。钱氏疏文,结合薛氏辨治要点,进一步阐明辨证之理,分析理法方药,并详析案中对方药记载不详者,有助于对正文的理解。对薛氏学术思想有所阐发,便于临证研究参考。有乾隆间刻本,民国七年(1918)绍兴药学报社《国医百家》铅印本。
太平圣惠方
简称《圣惠方》,100卷。北宋翰林医官五怀隐及副使王祐、郑彦,医官陈昭遇等奉宋太宗诏令编纂。自太平兴国三年 (978)始,到淳化三年 (992) 完成。宋太宗赐名 《太平圣惠方》,并亲自为之写序,记述该书编撰经过。全书分1670门,方16834首,约282万条。包括诊法、处方用药、五脏诸病、内、外、妇、儿、服食、丹药、外益、针炙等内容。每一病证先列 《诸病源候论》 的论述,对病因病机,疾病证候,方剂药物进行理论的阐述。该书重视 “脏腑疾病”,置于所载各种疾病之首,有别于前人。并首记 “五脏用药”。另外关于外科五善七恶之说,小儿急、慢惊风的分辨,眼科 “开内障眼论” 所载白内障针拨手术的详细过程,亦均为我国现存最早记载。书的又一特点,是设立专篇,阐述医德与医术的修养。本书是一部大型临床方书,反映了北宋前期医学水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临证参考价值。但因卷帙浩大,在当时不易流传。北宋中期,庆历六年 (1046)福建医家何希彭,曾选录《太平圣惠方》 中便于民用者6096方,辑为 《圣惠选方》,作为教本应用,对后世方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该书已佚。《太平圣惠方》现存主要版本有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排印本、日本抄本。
太上玄灵北斗本命延生经注
题“傅洞真注”。洞真自序提到唐之杜天师,显然指的是唐末五代杜光庭。以此推测,洞真盖五代末或北宋之人。本注发挥经义,引有古经。
金刚般若经疏
金刚般若经疏,一卷,首尾缺,编号二七四一。
楞伽经集注
亦称《楞伽宝经集注》。佛典注疏。南宋庆元二年(1196)正受撰。四卷。是南朝宋求那跋陀罗译《楞伽经》的注释书。作者在《阁笔记》中称,本书经文以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求那跋陀罗译本为底本,并以北魏延昌年间(512—515)菩提流支译本和唐代实叉难陀译本附于其下,以便于阅读。注释则采集唐遗名尊宿注文,宋沙门宝臣、居士杨彦国之说,《宗镜录》及经论中有关之精华,并加上作者自注,附于经文下。本书撰成后即刊刻流通。明洪武四年(1371)旧板毁于火,又有重刊本问世。此本较旧本有增补删改。今见载于日本《续藏经》的是重刊本。
长者施报经
一卷,赵宋法天译。佛为给孤独说过去长者明弥罗摩行大施会,因展转较量功德,不如归戒慈心,亦即须达多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