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

张九龄
  • 姓名:张九龄
  • 别名:字子寿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
  • 出生日期:673年
  • 逝世日期:740年
  • 民族族群:

张九龄(673年~740年),唐代诗人。一名张博物,字子寿。韶州曲江(广东韶关)人。武则天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又中制举拔萃科。授校书郎。先天元年(713),唐玄宗在东宫举天下文章之士,亲加策向,张九龄中高第,进左拾遗;未久,又调左补阙。与右拾遗赵冬曦主持吏部考选,以公允著称。开元十年(722)迁司勋员外郎。其时张说为宰相,对张九龄极为器重,与之连宗,赞之为“后出词人之冠”。开元十一年,拜中书舍人,封曲江县男。开元十四年,张说被宇文融、李林甫弹劾罢相,张九龄也被出为冀州刺史,后转桂州都督,兼岭南道按察选补使。张说当初曾推荐张九龄可备顾向,张说死后,唐玄宗思其言,召张九龄为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知院事。适逢起草赐渤海国诏书,朝堂无人胜任,张九龄援笔立成,即转工部侍郎、知制诰。开元二十二年任中书令。为政贤明,有蹇谔之节,常直言玄宗得失。安禄山曾因兵败被押赴京师,张九龄力主杀之以绝后患,玄宗不听。其时李林甫亦在相位,对张九龄极为忌恨。李林甫荐举凉州都督牛仙客为尚书,张九龄以为不可,李林甫乘机进谗,玄宗乃于秋日赐张九龄白羽扇,以示其无用,由此被疏远。开元二十四年罢知政事,改尚书右丞相。次年,又因所荐监察御史周子谅弹劾牛仙客,触怒唐玄宗,张九龄被牵连贬为荆州长史。开元二十八年请还乡拜墓,遂卒,终年68岁。张九龄不仅为官廉洁,且风度潇洒,玄宗曾对左右说:“每见张九龄,精神顿生。”此后每进用一人,先问“风度能若九龄乎?”安史乱起,玄宗在成都思其忠,为之泣下,作《谪仙怨》,其音怨切动人。杜甫亦曾赋《八哀诗》以寄意。


张九龄诗除少量应制之作外,尽为五言。其五古多兴寄之作,诗风朴质遒劲,在开元诗坛影响很大。沈德潜说:“唐初五言古渐趋于律,风格未遒,陈正字(子昂)起衰而诗品始正,张曲江(九龄)继续而诗品乃醇。”(《唐诗别裁集》卷1)名篇有《感遇》12首,《杂诗》5首。五律则多抒怀之作,诗风清新,情景俱佳,名篇有《望月怀远》、《湖口望庐山瀑布水》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文集20卷,今有《曲江集》20卷(别本12卷)传世,当系源于旧本。《全唐诗》卷47至49存诗3卷;《全唐文》卷283至293存文11卷。

张九龄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世说新语笺疏

世说新语笺疏

余嘉锡撰。周祖谟、余淑宜整理。中华书局1983年初版。本书经始于1937年,记于三种刻本字里行间,自谓“一生所著甚多,于此最为劳瘁”。整理者屡经抄录,方成清本。采用清王先谦重雕“纷欣阁”本,以宋代董棻刻本(日本影印本)、明代袁重雕本等对校。笺疏列于原文每条之后。内容极为广泛,主要注重考案史实。对原作及南朝梁刘孝标《注》涉及的人物事迹,一一寻检史籍,考核异同;原书不备者,略为增补,以广异闻;事乖情理者,则加评论,以明是非。于《晋书》亦多有驳正。书末附《常见人名异称表》、《人名索引》、《引书索引》。

神室八法

神室八法

《神室八法》,内丹修炼典籍,阐述了内丹修炼中的八种修心方法。清代乾嘉时期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传人刘一明著,与《修真九要》等书一并收入作者所编《指南针》(《道书十二种》)。该书主要阐述了对修道者内在素质的要求,作者主张以心为神室,以「神室八法」为修心的方法,具体包括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八种内在修养。在《神室八法》一书中,作者又将刚、柔、诚、信、和、静、虚、灵分别比作一间房屋室的柱、木、基、椽瓦、门户、墙壁、堂中、主人,以强调其重要性。该书对于了解明代道教内丹修炼的理论和方法有着重要价值,现收入《藏外道书》第八册。

厚斋易学

厚斋易学

五十二卷,宋冯椅著。冯椅字厚斋,此书为其《易》学著作汇集,故名。《四库全书》录《永乐大典》本。冯氏此书,旧本散佚,唯《永乐大典》尚存其文,《四库全书》馆臣据以录出,并依《自序》所云,厘为《辑注》四卷、《辑传》三十卷、《外传》十八卷,凡五十二卷,合称《厚斋易学》。宋《中兴艺文志》:“宁宗时,冯椅为《易辑注》、《辑传》、《外传》,犹以程迥、朱熹未及尽正孔传名义,乃改彖曰、象曰为赞又。以《隋·经籍志》有《说卦》三篇,改《系辞传》上、下为《说卦》上、中。“其书早佚,散存《永乐大典》中。据冯椅自序,《易辑注》只解彖、象;《易辑传》则尊彖、象为经,以十翼为传;《易外传》则以十翼为经,以先儒各家之说证之,而断以己意。

玫瑰之影

玫瑰之影

入春以来,恹恹多病,长日但与药炉做伴,生趣萧索极矣。偶读报章,则见吾友鲁平,方续出其神妙之手腕,创为奇案以警世人。特苦勿获真相无以实我笔记,滋怅怅焉。日者吾友鲁平陡顾蜗居,相其容色,觉兴奋逾于常日。知其迩来必交佳运。因即以报端近事询之。

历代贡举志

历代贡举志

梦祯字开之,秀水人。万历丁丑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是书叙历代贡举之制,如叙周官,而於大司徒、乡老、太宰、内史选士之法不详。叙汉制,而误以董仲舒之举贤良在建元之初。魏晋以降,中正九品之法盛行。辽、金、元亦有进士科及荐举制科,载於各史志者甚悉。梦祯一概略之,未免过简,不足以资考证也。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

佛说斋经,一卷,吴支谦译。中阿含经持斋经也。说持斋之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