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肇

- 姓名:李肇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肇,贞元后期历华州参军。元和二年至五年间,为江西观察从事。七年任协律郎,十三年以监察御史充翰林学士。十四年加右补阙,十五年加司勋员外郎,出翰林院。长庆元年坐与李景俭等于史馆饮酒,贬澧州刺史。长庆中历著作郎、左司郎中,撰《唐国史补》。大和初迁中书舍人。三年坐荐柏耆贬将作少监。卒于开成元年前。肇称:“予自开元自长庆撰《国史补》,虑史氏或阙或补之意,续《传记》而有不为。言报应,叙鬼神,征梦卜,近帷箔,悉去之;纪事实,探物理,辨疑惑,示劝戒,采风俗,助谈笑,则书之。”其中保存颇多唐代历史、文学及社会风俗史料,后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多所采纳。宋欧阳修撰《归田录》,自言以此书为式。《新唐书·艺文志》著录其《国史补》三卷,《翰林志》一卷,《经史释题》二卷。《经史释题》今佚。事迹散见韦执谊《翰林院故事》、丁居晦《重修承旨学士壁记》、李德裕《怀崧楼记》、《新唐书·艺文志二》。
猜你喜欢的书
瀛涯胜览
中国古代外国地理游记。马欢撰。明永乐十四年 (1416)成书。除旧刻本外,还有近人冯承钧的校注本,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1955年中华书局重印。马欢,字宗道,浙江会稽 (今绍兴) 人,信伊斯兰教,通阿拉伯文。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奉旨于1405—1433年七下西洋(指今印度洋),马欢3次随行,任通事 (翻译),沿途记录了亲身见闻。曾参加郑和第四、六、七次远洋航行,任翻译。是书系作者随同郑和第四次航行归来后所作。记述所历经二十国之疆域、道里、风俗、物产及沿革等。因系目睹亲闻,且通外国语文,所记珍贵可信。
云南机务抄黄
《云南机务抄黄》一书是张紞任职云南地方官期间所编成的,抄自朱元璋专门针对云南方面的行政制度、军事行动、管理措施及羁縻策略、土司任命等所发出的诏诰、敕令、制谕原件,凡三十七篇,始于洪武十五年(1382)二月,止于洪武二十一年(1388)七月。
洞真八景玉箓晨图隐符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4《灵宝中盟经目》著录《上清高上太上道君洞真金玄八景玉箓》,为六朝符箓。本文盖其中一部分。述佩符诵经以升仙。
猛回头
陈天华著。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下半年写成。共四章,初刊于日本东京。文中以弹词手法,描述了外国欺凌中国之惨剧,以唤醒国民迷梦,提倡独立精神。针对“无奈我们的同胞沉迷不醒,依然歌舞太平,大家自私自利,全无一点团结力”,要求我四万万同胞,“除党见,同心同德”。强调“无论是为士、为农、为工、为商,都不可丝毫扰害,都要极力保护”。特别强调“讲公德,有条有纲”,认为公德是立国强身之本,“若是大家都讲公德,凡公共的事件,尽心去做,别人固然有益,你也是有益”,“我看外国人,没有一个不讲公德的,所以强盛的(得)很”。指出“若还不讲公德,只讲自私,不要他人来灭,恐怕自己也是要灭的。”提倡男女平等、改善妇女受奴役的地位,“兴女学,培植根本”。指出“那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说,真正害人得很”,认为中国女子没有知识,是根本坏了,因为“往往有大志的人,竟消磨于爱妻慈母,男子半生都在女子手里”。文中还从其他方面论述了爱国主义思想。收入《陈天华集》。
将军的故事
本书为丘东平短篇小说集,收录了邱东平所著《多嘴的赛娥》、《一个小孩的教养》、《红花地之守御》、《通讯员》、《骡子》、《白马的骑者》、《运转所小景》等七篇短篇小说。丘东平(1910.5.16—1941.7.28),现代作家,原名丘谭月,号席珍,广东海丰人。他的作品具有七月派作家的现实主义风格,充满对生活的苦难和人的心灵的直视力量。其中小说《运转所小景》描写一个青年在柳州运转所前要求乘坐军用火车,遭到士兵的凶暴围攻。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
华严经三十九品大意,一卷,清永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