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纯

- 姓名:温纯
- 别名:字希文
- 性别:男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三原县北城人
- 出生日期:1539
- 逝世日期:1607
- 民族族群:
温纯(1539—1607),字希文(一作景文),号一斋。因两次为形势所迫返故里躬耕于“二园”(井园、猪园)之中,又称“二园先生”,三原县北城人,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历任寿光县(今山东省寿光县)知县、河南省参议、浙江省巡抚、户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尉史、南京吏部尚书、工部尚书、掌都察院事等。性格刚直,执法严明,坚持正义,敢于谏诤,不惧豪强,治理有方,政绩显赫。宦官陈洪请求给其父母加封号,他认为非法,上疏坚决反对;言官李己、石星因言事获罪,他上疏将其救出。浙江历来号称难治,巡抚其地者,刚则易折,柔则政废。他到任后,著《齐民要书》,惩恶吏、奖忠义、褒廉孝、劝耕读,力扼滥造佛堂寺庙之风,又改漕折、减织造、修陂塘,兴利除弊,民心大顺。他一切从简,平时外出一马一夫,不轻用邮传。万历年掌都察院事时,神宗已连续两年派出许多宦官充任矿监税使,这些宦官往往借机强占土地,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他们手下豢养的拳师棒手直人民宅,奸污妇女,甚至随意杀人,民怨沸腾,不少大城镇相继掀起了反矿监、税监斗争。他目睹这种情况,奏请罢矿税、惩阉官,奏疏均被扣押,联合朝中诸大臣,伏阙大哭,一连跪了三四个时辰,朝野震惊。神宗闻讯,问谁是倡导者,温纯慨然答道:“是臣温纯。为了社稷和百姓,不敢不冒死。”神宗知道温纯别无他意,怒气稍减,宣旨安慰说:“疏将发下。”群臣皆呼万岁。当时,巡案广东的御史顾廷龙因言语不合,殴打了布政使王泮,王因此弃官回家。温纯上疏要求罢免顾廷龙,由此引起朝官互相弹劾。温纯上疏抗争,所述之事牵连到首辅沈一贯,沈亦上疏分辩。皇帝偏袒首辅一方,温纯更加不满,又连上三疏论辩,触怒了沈一贯。于是,温纯请求致仕,上疏达20次,皇帝不许,遂连续9个月闭门不出。皇帝再三挽留,温纯不得已又勉强上朝理事。在任期间清白奉公,五次主持对南北二京的朝官进行考察、甄别、挑选,百官整肃,风纪大振,虽然辞官,时称名臣。在三原县和泾阳县民间流传着“温尚书修桥真修桥,李渐安修塔修死他”的歌谣。清浴河横贯三原县城,南北阻隔,河谷深,水势大,交通不便,商旅和当地百姓过往涉水艰难,常为水溺,死于非命。温纯居家为双亲守孝期间,与知县高进孝商议修石桥,自己陆续捐银数千两以为倡导,又动员邑中富户、地方监司、守令各行捐助,于万历十九年(1561)破土动工,历时12年,于万历三十一年修成雄伟壮观的三原石桥。龙桥修成,南北沟通,行旅方便,百姓乐道,便有了这首歌谣。温纯曾作《龙桥颂》:
龙桥飞渡俯清流,为依慈航在上头。
题柱不劳歌蜀道,吹笙肆已到扬州。
又题: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
据《王征遗著·龙桥名议》记载:“曾闻桥成,与情欲以温公名之,先生力止,功成不居,自是先生撝谦美意。顾先生一片济人利物真实心肠,于此正露一斑。每忆先生肇造之物,心心念念,时时刻刻,事事处处,精神毕注于此,自己家事莫过也。”当今“龙桥飞虹”成为三原县“八景”之首。而万历十九年李世达(号渐安)重修泾阳崇文寺院时,拟议在院内建塔,万历二十一年鸠工,每年修建一层,修建至第九层时李世达去世,由其女以道士身份继承父愿才于万历三十三年修成。温纯致仕回乡后见原有学宫已颓塌,为了振兴故里文化事业,又捐资修葺,新建尊经阁一座。阁建成后,将家中收藏的书籍尽数置于阁中,又以京官身份鼓动陕西巡抚、藩司各官员捐献所藏典籍。城内先贤雒昂家中藏有善本书籍甚多,经他亲自劝说,亦尽数移于阁中,是三原县最早藏书较多、典籍较丰富的图书馆。他在题《新筑尊经阁》诗中说:“满架鳔缃过二酉,重看文献在西京”。此举对促进三原文化事业发展,使其成为陕西文化最发达地区之一,起了重要作用。万历三十五年(1607)温纯去世,终年69岁,赠太子少保。天启元年(1621)追谥恭毅。《明史》记载:“纯清白奉公,五主南北考察,澄汰悉当,肃百僚,振风纪,允称名臣。”平生力主节俭,自俸甚薄,家无余积,民戴其德,立生祠敬颂。温纯工于诗文,时人称其“文步趋马迁,诗模仿少陵,各得其精义。”在“二园”之中著有《四书评点》《诗经评点》《大婚礼汇记》《历官疏草》《学一堂纪》《汉魏诗选粹》《唐诗选粹》《杜律一得》《杜律颇解》《文法品汇》《诗法品汇》《二园学集》《二园续集》《自省录》《齐民要书》《宝剑鸾刀》《温恭毅公集》30余卷。
温纯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通往蜘蛛巢的小路
动荡不安的1947年,23岁的卡尔维诺出版了他的第一本小说:《通向蜘蛛巢的小径》。书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通过顽童皮恩的眼睛来描述的:战争、性、英雄主义、历史……作者在序言中写到:“这是一个写在游击战争边缘的故事,与英雄主义和牺牲精神无关,却传达了它的色彩、节奏以及那辛酸的味道。”
道法会元
道教经书。不题编者。卷帙浩大,共二百六十八卷。辑有宋元两代符箓诸派源流及各种符咒秘法歌诀,包括有雷法、祈禳、登斋、炼度、解厄、伏魔、飞步章奏、内炼、施食、月孛、灶告、遣瘟、治病、考召黑律收邪、占卜等,以清微派为主,是道教道法资料汇编。云:“道者灵通之至真,法者变化之玄微,道因法以济人,人因法以会道”(卷一《道法枢纽》)。又将道法分为:道中之道,一念不生,万物俱寂;道中之法,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法中之法,步罡掐诀,念咒书符。外此则皆术数。主张“养真气于内,施之以法,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谓“画符不知窍,反若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惊”。炼度当是以我之真觉彼之妄,以我之阳炼彼之阴,以我之神生彼之神,以我之气返彼之气,以我之贤化彼之愚。是研究道教道法的重要资料,虽然其宗教色彩甚浓,从中亦反映了道教教义和精神所在。收入《道藏·正一部》。
奇门遁甲统宗
书中以其独特视点,结束对历代奇门遁甲不同观点的争议,以为纲领,故名“统宗”,奇门遁甲,历代对起卦之法:超神接气,拆补法,茅山法,排盘使用做出了合理分析,做出了自己的一家之言,对历代八门九星的排盘和飞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排盘者门排星排,飞盘者遁九宫门飞星飞,都有失自然法则,门转星飞,千古不变之理,奇门遁甲,立于天人角度,俯察于地理之象也,尤其符合于现代商战,谈判,以及人事预测,如百发百中,古人云:学会奇门遁,来人不用问,古代皇家不传之秘…………
儒门事亲
中医综合类著作。15卷。金张从正(约1156~1228)撰述,麻知几等补记。张从正,字子和,号戴人。睢州考城(今河南睢县、兰考)人。久居陈州宛丘(今河南淮阳)。金著名医家,金元四大家之一。好学,精医术,名噪中州。兴定年间入太医院,不久告归,与麻知几、常仲明游隐水之上,发明玄妙。学宗刘完素,用药偏寒凉,主张祛邪以扶正,邪去正气自安。认为“汗、下、吐”三法可行,总括了许多的治病方法。本书成书于1228年。约15万字,现存有元中统三年(1262)刻本,其后世翻刻本较多,新出版的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铅印本,以及1984年河南科技出版社校注本。
乌鸦之画
走下了若干级宽阔的石梯,迎面,有两带矾石面的柜台,四周环绕过来,围成两个小小的长方形的部分。这是××公司地下室中的饮食部。
辟除贼害咒经
一卷,失译,如题可知,能除劫贼之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