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起

钱起
  • 姓名:钱起
  • 别名:字仲文
  • 性别:
  • 朝代:唐代
  • 出生地:吴兴(今属浙江)人
  • 出生日期:722?
  • 逝世日期:780
  • 民族族群: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人。天宝九年(750)进士。少聪敏,受乡里称誉,曾漫游各地,亦数次落第而归。与王维、裴迪、陆贽等均有酬唱。据《唐才子传》载:当初他跟随上计吏住在旅舍,尝月夜散步独吟,忽然听到户外有行吟之声道:“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再三往来,钱起赶忙跟着声音寻找,可没看见什么,以为很怪异。至尚书省考试,诗题是《湘灵鼓瑟》,钱起写就,就用那鬼怪所说的十个字作为结句。主考官李十分赞美,打着节拍吟诵许久,说:“这一定是有神助。”就把钱起录取为优等,释褐任校书郎。这个故事颇为荒诞而神奇,也足见其才艺之高。后以拾遗被征入朝,曾因故罢官,约在大历五年(770)为司勋员外郎,十一年(776)迁司封郎中,后转考功郎中,直到卒年。入朝后就分别作诗献酬元载、杜鸿渐、王缙三位宰相等权贵,跻身上流社会,成为高门显贵和百僚饯宴上的明星。此后大都是为文造情的粉饰太平、无聊应酬之作。他乃大历十才子之冠,其台阁诗人之声名尤为卓著。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诗坛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位置。所谓“承前”,是说他的五言诗受王维的影响,乃王维的衣钵传人。翁方纲说他“浥右丞余波”,刘熙载言他“衍王孟之绪”。王维有《辋川集》,钱起有《蓝田溪杂咏》。二人都描写清空悠远的风景,追求清幽宁静的趣味。钱起喜用清、深、静、幽等字眼,但与其差异显见:王维笔下,意趣天然,境中无我,自然浑成;而钱起之诗,则留下知觉的印迹,处处有我,且精雕细琢。蒋寅综合前人的看法,认为钱起之诗具有“清新幽远的韵致”,但注重“炼饰和雕琢”“不及王维浑厚淡远”。(《大历诗人研究》)钱起的诗,各体皆工,不仅雕琢五古,也雕琢七言歌行,使古体律化。所谓“启后”,是指他的七律追求洗练工稳、精工典雅,善用虚字,自然流畅,乃中唐与宋人“以文为诗”之先声。

钱起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通典

通典

唐杜佑撰。200卷。我国第一部论述历代典章制度之专史。 记载历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上起传说中的唐虞,下讫唐肃宗、代宗时。作者综合群经诸史和历代文集、奏疏等,参以《大唐开元礼》,征引200余种史籍,分类编纂,自大历元年(766年)起,历时35载,至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计食货12卷,选举6卷,官职22卷,礼100卷,乐7卷,兵15卷,刑8卷,州郡14卷,边防16卷。《食货》述土地、财政之制及其状况,《选举》述选举士官、爵位之制及考核官吏治绩之政令,《职官》述官制源委沿革,《礼》述各种礼仪之制, 《乐》述乐制概略,《兵》述兵略及兵法,《刑》述刑法之制,《州郡》述历代舆地沿革,《边防》述历代边境外族邦国状况。每一典下,又分若干子目,汇集各代典章制度,录引前人评论,并载己见。此书编撰极有条理,于唐代叙述尤详,创“政书”之体,为后世典志书编纂之典范。宋刻本至明已罕见。通行有明刻本、清武英殿本、咸丰九年崇仁谢氏刻本、同治十年广州学海堂刊本等。近有1937年商务印书馆《万有文库》二集之《十通》合刊本。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太上元始天尊说大雨龙王经

元始天尊述六十八龙王名号,劝人书写念诵龙王经,烧香供养,建立道场,以降雨消灾。

列子

列子

又名《列子新书》,哲学著作。该书于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被诏号为《冲虚真经》;公元1007年(北宋景德四年)又加封“至德”,号《冲虚至德真经》,列为道教重要经典之一。旧题战国时期郑人列御寇著。《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为八篇,早佚。今本《列子》八篇,从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风格上看,可能是魏晋时人的作品,其中或亦包含着某些古代资料。全书共载文一百三十四则,体裁不全类先秦各家著作,大部分属于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思想内容颇为庞杂:有言太易的,有言神仙的,有融道佛老之说的,有反映封建统治阶级个人享受主义的,有包含道家的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有对自然现象提出诸多疑问的,有对儒家及传统礼教表现出反对精神的。但其旨意大体归同于老庄,又往往与佛经参合。书中不乏脍炙人口而又富于教育意义的名篇佳作,文风清新活泼,设喻浮想联翩。因此,该书不仅在中国思想史上有不少值得重视研究之处,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有一定的地位。本书注释有晋张湛注,既诠明训诂,又疏解其义;另有今人杨伯峻的《列子集释》,极便参阅。

诗话总龟

诗话总龟

原名《诗总》,又名《百家诗话总龟》、《增修诗话总归》。诗话总集。北宋人阮阅编。九十八卷(前集四十八卷,后集五十卷)。阅原名美成,字閎休, 自号散翁,又号松菊道人,安徽舒城人。元丰年间(1078—1085)进士,曾任巢县知县、郴州知州。建炎元年(1127)以中奉大夫知袁州。喜吟咏,有“阮绝句”之称。此编成书于宣和五年(1123),原书十卷,分三十六类,题名《诗总》。绍兴三十一年(1161)经人增改、易名,分成前后集各五十卷,刊于闽中。

金刚经疏记会编

金刚经疏记会编

金刚经疏记会编,十卷,清行策会编,全文出于科会,今单载序科图说。

马有三相经

马有三相经

后汉西域沙门支曜译,说官马三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