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锡

符锡
  • 姓名:符锡
  • 别名:符观子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西新喻(今新余)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符锡,江西新喻(今新余)人。符观子,诗人。符锡自小受父亲的影响与教育,青年时代就以文艺著称,举人出身。历任韶州(今广东韶关市)通判,太常典簿等职。明嘉靖十八年(1530年)主持重建韶州大鉴禅寺,嘉靖二十年(1532年)建韶州城,开四个城门,他命东门为“闻韶门”,谓意为韶乐从韶石山东来,开城门即纳韶。并曾任明代《韶州府治舆图》一书主编。著作有《童蒙须知韵语》、《颖江漫稿》,撰《韶州府志》十卷,《全明词》、《全明诗》均有收录符锡的作品。符锡老乡严嵩称赞符观父子为乡里后进学人的风范。符观终老,符锡请严嵩为老父作了长达1200多字的墓志铭。其辞情恳切,颂扬颇佳。

符锡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

《帕利亚诺公爵夫人》是司汤达创作的短篇小说。叙述了一起贵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与年轻的男侍从偷情。司汤达没有过多地描写偷情的场面,倒是对处理这件事情的过程作了详细的描写,更费了不少笔墨,对教廷内部你死我活的斗争,作了逼真的展现。两个偷情者当然被处死了。甚至连腹中的胎儿都不放过。封建大家族里,这种残无人道的私刑制度令人触目惊心。

毘陵集

毘陵集

诗文别集。宋张守著。十五卷。是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为五十卷。原集久佚,清修《四库全书》,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搜集编缀,厘为十五卷。现存《永乐大典》录《毘陵集》四十八条,馆臣漏辑十四条,见栾贵明《四库辑本别集拾遗》。除《四库全书》本外,有《武英殿聚珍版书》(十六卷)本、《常州先哲遗书》(十六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本、《丛书集成初编》(十六卷、拾遗一卷)本等。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

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注。注文以元释清,以气释静,以法释经,认为圣人无不因元气而成道,所谓《清静经》实即元气法。注文着意从心性去求得清静。指出修道即修心,修心即修道,心无所著即无心可观,既无心可观则无所用无所修,即凝然合道,故心无其心,乃为清静之道;若得心神安静,则外欲不生,欲既不生,自然清静。又说明凡欲得成真性,须修常性而为道性,道性本求清静,道性既清静,乃得真性。注文主张抱元守一,归于至道;所谓一指身,圣人常说存三守一,三指精炁神,但守其身,必存于三,专守其一,不生妄想,即不著于身心,自然解脱,合于清静。对《清静经》的旨趣作了独到阐释。收入《道藏》洞神部玉诀类。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利根本仪轨经

凡二十卷。北宋天息灾译。收于大正藏第二十册。叙述有关文殊师利之曼拏罗、图像等仪则,以及印相、护摩等作法。计分二十八品。本经乃自大中祥符法宝录卷五所录出者。宋藏遗珍所收之现存祥符录虽有缺损,然从同书卷二十二之总录,及大中祥符法宝录略出中来推论,则可知本经与观想佛母般若波罗蜜多菩萨经一卷及十号经一卷,系同于北宋雍熙三年(986)所译成。据诸仪轨禀承录卷六载,唐代宝思惟所译之大方广菩萨藏经中文殊师利根本一字陀罗尼法、唐代义净所译之曼殊室利菩萨咒藏中一字咒王经相当于本经之成就最上法品,可视为本经之别生经。

菩萨本缘经

菩萨本缘经

亦称《菩萨本缘集经》。佛教经典。古印度僧伽斯那撰,三国吴支谦译。共分八品,记叙本生故事八个。不少故事已为其他本生经所收。见载于历代大藏经。

转法轮经

转法轮经

一卷,后汉安世高译。佛在鹿野园树下,手抚飞轮,三说四谛之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