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翌

朱翌
  • 姓名:朱翌
  • 别名:字新仲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
  • 出生日期:1097
  • 逝世日期:1167
  • 民族族群:

朱翌[yì](1097—1167)字新仲,号灊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怀宁(今安徽潜山)人,朱载上子。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为溧水主簿。南渡后,为秘书少监、敕令所删定官、秘书省正字,试起居舍人,纂修徽宗皇帝《实录》。绍兴十一年,擢中书舍人,以言事忤秦桧,责授将作少监,韶州安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二十五年,秦桧死,起充秘阁修撰。三十年,知宣州,移平江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载上尝从苏轼、黄庭坚游,朱翌承其家学,才力又颇富健,故所著诗文有元祐遗风。周必大称其“苦心为诗,自其所长,至于议论切当世之务,制诰得王言之体,赋序碑记未尝苟作”,比之于晚唐杜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四库全书总目》亦谓其集“五七言古体皆极跌宕纵横,近体亦伟丽伉健,喜以成语属对,率妥帖自然”(卷一五七)。现存诗古体如《送吏部张尚书帅成都一百韵》、《宣城书怀》、《有昔行》,近体如《题颜鲁公像》、《梅花》、《示同会》、《题元英旧隐》等篇,均为其诗代表之作。词虽不多,但也兴象清丽,《朝中措》(玉台金盏对炎光)咏菊花、《点绛唇》(流水泠泠)咏雪中梅花,不事雕琢,而精巧大雅,有西湖梅词之冠之誉(《历代词话》卷七)。著有《灊山集》四十四卷(周必大《朱新仲舍人文集序》,《宋史·艺文志》七署作《朱翌集》四十五卷、诗三卷),南宋庆元间其子軧编类刊行,原集已佚,清四库馆臣自《永乐大典》中辑出重编为三卷。又著有笔记《猗觉寮杂记》二卷,今存明小草斋抄本、《四库全书》本、清乾隆吴氏古欢楼抄本。《全宋词》第二册收其词三首。《全宋诗》卷一八六三至一八六六录其诗四卷。《全宋文》卷四一四九收有其文。事迹见《宝庆四明志》卷八、《宋史翼》卷二七。

朱翌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百味人生

百味人生

《百味人生》力图向读者展示大师们的思想精华,引领读者深刻理解人的本质、感悟人生真谛、关注生活现实、丰富自己的人生。主要涉及培根对人的本质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和论述的内容,包括九讲。从字里行间中,就可知道培根的成功是靠他的智慧,他把这些智慧写下来传给后人,这是他对人类文化的一种奉献、一项恩典。

幼学歌

幼学歌

清·王用臣撰,王用臣生平不详。蒙学作品,分天文门,地理门,人事门,物类门四类。

道教义枢

道教义枢

道教论著。道士孟安排编集。凡10卷,《正统道藏》收入。孟安排约为唐初人,生平不详。全书分37门,广引众经,解释道教教义理论,“显至道之教方、标大义之枢要”。有道德、法身、三宝、位业、三洞、七部、二观、三乘、六通、福田、动寂、感应、有无等品目。每门起首有“义曰”一段,概述要旨,然后以“释曰”一段作诠释。所论教义以道家思想为本,又受佛教理论影响。内容广泛,为研究六朝及隋唐道教思想重要著作。

松阳讲义

松阳讲义

清经学家陆陇其官灵寿 (古松阳地) 知县时与诸生讲论《四书》的讲义。共12卷:《大学》1卷,《中庸》2卷,《论语》7卷,《孟子》2卷,共118章。陇其被清代讲理学的人推为正统,他最重门户之见,力辟王阳明学说,对同时的黄宗羲、孙奇逢、李颙等亦不以为然。凡和朱熹之学稍有不同的人都被他当作叛逆。他说:“今当悉遵朱子,其他种种与朱子背谬者,不可殚述,应悉改正。吾辈今日学问,只是遵朱子之意。朱 子之意,即圣人之意。” (卷1 )陇其痛惜 “自明中叶以来,学术坏而风俗乖” ,提出 “今之为世道计者,必自羞乞播、贱垄断、闢佛老、黜阳儒阴释之学始。而是编之中,亦三致意焉” (自序) 。本书依《四书》各章阐述己意,又援引其他各家之说以评论阐释。所征引计有刁蒙吉、饶双峰等数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说: “其间融贯旧说,亦多深切著明,剖析精密。盖朱子一生之精力尽于《四书》,陇其一生之精力尽于章句集注。故此编虽得诸簿书之余,而抒所心得,以启导后生,剀切详明,有古循吏之遗意。” 有《四库全书》本。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玄师颰陀所说神咒经

东晋西域沙门竺昙无兰译
  因救毒蛇咬,鬼神娆,贼所劫,比丘,故说。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