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佑

瞿佑
  • 姓名:瞿佑
  • 别名:字宗吉,号存斋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钱塘(浙江杭州)人
  • 出生日期:1347
  • 逝世日期:1433
  • 民族族群:

瞿佑(1347-1433)明代诗文作家,小说作家。字宗吉,号存斋。钱塘(浙江杭州)人。年少时颇有诗名。当时著名诗人杨维桢至钱塘,年方14岁的瞿佑见杨的《香奁八题》,即席奉和,俊语叠出,受到杨维桢的赏识,袖其稿而去。他与当地文人凌彦翀是忘年交,彦翀曾作咏梅词[霜天晓角]、咏柳词[柳梢春]各100首,号“梅柳争春”,瞿佑一日之内全部作和,凌彦翀惊叹不已,呼瞿佑为“小友”。洪武期间,由贡士授仁和训导,历任浙江临安教谕、河南宜阳训导,后升任周王府长史。永乐时,因作诗获罪,谪戍保安10年。洪熙元年(1425)遇赦放还,在英国公家主家塾3年,放归卒。著作甚丰,有《剪灯新话》、《香台集》、《咏物诗》、《存斋遗稿》、《乐府遗音》、《归田诗话》等,但不少已经亡佚。


《剪灯新话》是一部传奇小说集,主要叙述灵怪、艳情之类的故事,有的篇章表现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自主的愿望,从侧面反映了元末战乱给人民带来的不幸遭遇。如《翠翠传》中的金定和刘翠翠本来是自主择婚、过着美满生活的恩爱夫妻,但战乱拆散了他们,刘翠翠成为李将军的宠妾,金定为了访妻,备经险阻,到了李将军处,还只能以兄妹相认,最后双双殉情而死。小说写得凄厉动人。《修文舍人传》通过阴间和阳世的对比,抨击了人间官府“可以贿赂而通,可以门第而进,可以外貌而滥充,可以虚名而躐取”的腐败现象,也表现了对冥司用人能“必当其才,必称其职”的向往,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现实的讽刺。《绿衣人传》通过女鬼的控诉,指责了权相贾似道残忍暴虐的罪行,也反映了达官贵人的姬妾们的悲惨命运。由于作者有明确的“劝善惩恶”的目的,所以书中有不少因果报应的思想。他的传奇小说,故事情节曲折,文笔明净清新,富有感人的艺术力量。但作者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人物答问,诗词动辄盈篇,反而破坏了传奇小说的结构,显得枝蔓。


瞿佑诗歌也多是风情绮丽之作,如《安荣美人行》、《美人画眉歌》、《阿娇金屋》、《师师檀板》等,都是组织工丽、类似温庭筠风格的诗篇,抒写的感情较为软熟轻浮。他的咏古诗,还有些兴寄。如《故宫人》的结尾,诗人发出的“往事兴亡谁与论,亭亭白塔镇愁魂。惟有栖霞岭头树,至今犹说岳王坟”的感慨,就寄寓着对误国者的谴责。他的《归田诗话》,类似笔记,似是留滞戍所保安时所作,释还后整理成帙。有一定价值,但所见较浅,考记亦疏。


他也能词。有一些词描绘景物,较为清新可诵。如[摸鱼儿]《苏堤春晓》在“苏堤十里笼春晓,山色空濛难认”的背景下,突出“风渐顺,忽听得,鸣榔惊起沙鸥阵”这样场景,很有些诗情画意。瞿佑的词作在明词史上占有一个较重要地位。

瞿佑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经验选秘

经验选秘

医方著作。6卷。清胡增彬(谦伯)辑。刊于同治十年(1871年)。此书汇辑各科验方,分头风、头面发肿猪头风、诸般头痛、头眩晕倒等570余证,每证一方或数方。书中并有部分食戒、食忌及符咒内容。现存初刻本。

鲁迅的故家

鲁迅的故家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状。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文章沿承知堂怀人忆往之作平白真切、不落空言的风格,文字简洁朴讷,寥寥数笔,便曲尽人事物景情,为旁人所不及。

法华三大部科文

法华三大部科文

法华经三大部科文,十六卷,唐湛然述,日本山阴题记,玄义科五卷。文句科六卷,止观科五卷。

禅宗大意

禅宗大意

正果法师著,本书为正果法师在中国佛学院、福州鼓山涌泉寺等处多次讲授禅学的讲稿。法师认为,在菩提达摩之前,中国已有禅学的滥觞,其发展的轨迹隐然可寻。同时,禅宗与法相唯识也有密切的关系,达摩所传禅法并不轻视经典,楞伽师所学历然有据。法师考证,禅的起源,在于世尊的正觉。禅的教法,是用公案来推动和弘传的。禅宗“拈花微笑”公案后,历代祖师承继了传法付衣的真传。禅宗有正传旁传的差别,南宗惠能以下有五家七派之分,五祖旁出尊宿之血脉与正传是一统的。后世“临济将军,曹洞士民”之说,就是对两宗参禅方法差异的评论。法师始终坚信,参禅是学佛人修行办道的正行正道,见性是参禅者必须透过的关门,“即心是佛,无心是道”是参禅的入门方便。禅定一行,最为神妙。修禅之法,以结跏趺坐为要道。修禅之人,须植诸善根,领会三玄三要心法,心性无染,方可悟道而成为“见性成佛”的无位真人。

理门论述记

理门论述记

《因明正理门论述记》,简称《理门论述记》。佛典注疏。唐神泰撰。一卷(未完)。是古印度陈那著、唐玄奘译《因明正理门论》的注释书。初释题名及造论者,后释论文,分三部分:序述发起分、辨释正宗分和所为契真分,并逐句详释。本书是《因明正理门论》注释书中惟一见存者,但文欠完整。见载于日本《大正藏》及《卐字续藏》。

十二门论疏

十二门论疏

凡六卷。隋朝吉藏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龙树所著十二门论之注释书。本疏初设六科释僧睿之十二门论序,六科为:标大宗、释题目、叙造论之意、赞论之功能、赞论之利益、作者谦让。次立玄谈五门,即:释名门、次第门、根本门、有无门、同异门,再分三章释本文。本疏与唐朝法藏之十二门论宗致义记共为十二门论注疏之双璧。本书之注释书有闻思记一卷及翼赞钞序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