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

- 姓名:文康
- 别名:字铁仙,一字悔盦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满族
文康,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盦,别署燕北闲人。满族。满洲镶红旗。约生于乾隆末至嘉庆初,卒于同治四年(1865)前。出身于世代簪缨之家。曾祖以军功起家,官至武英殿大学士。祖父勒保以笔帖式出身,历官山西巡抚、陕甘、云贵、湖广、四川总督、武英殿大学士等要职,并两次受封侯爵,且为嘉庆帝皇四子瑞亲王之岳丈。其他祖、父辈及同辈中亦多达官显宦。文康以贡生出身,初为理藩院员外郎,后升郎中,前后在理藩院供职达二十余年。此间曾于道光三年至五年(1823—1825)以郎中身份任续修《理藩院则例》提调官、总纂官;十九年至二十二年以郎中上行走再任续修《理藩院则例》提调官、总勘官。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迁直隶天津河间兵备道。咸丰元年至三年(1851—1853)调安徽凤阳府通判。其早年生活豪华,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甚至“垂白之年重遭穷饿”(马从善《儿女英雄传·序》),以著述自遣。其著作仅存《儿女英雄传》一种,颇负盛名。此外尚为其友史梅叔编有《史梅叔诗选》一二卷,并为之加评、作序。生平事迹见马从善《儿女英雄传·序》、李玄伯《〈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猛进》第二十二期)、孙楷第《关于〈儿女英雄传〉》(《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刊》第四卷第六期)、林薇《〈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家世、生平及著述考略》(《文史》第十八辑)、弥松颐《关于〈儿女英雄传〉作者文康的家世、生平及其他》(《文史》第二十四辑)。
猜你喜欢的书
留香馆医话
医话著作。1卷。华国振撰,华国振生平履历不详。约成书于1930年以前。该书为作者读书、诊病笔记。内容包括:认清病名、读古人书、疾病特点、辨证施方、用药如用兵、煎药之法等医话77篇。所论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主,兼及内科杂病,并对世间之巫师邪术予以批判,颇多精辟见解。书末附治疗咳血、神昏谵语、泄泻、湿温等证医案15条。现存1930年石印本等。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箓
洞真太上上皇民籍定真玉录。撰人不详,约出於南北朝。言修道治心之要。一卷。底本出处:《正统道藏》正一部。《云笈七签》卷9释本箓。箓中称为三天正一先生所佩,故本箓盖出自六朝。述惭愧定心之法。劝人受箓佩箓。
近报丛谭平虏传
简名《平虏传》。章回小说。明无名氏著。二卷十九回。书成于崇祯 年间。记述崇祯初军民抗击关外“东酋”的事 迹。史载天启末至崇祯三年(1630)皇太极曾率 军大举南侵,书以此为背景。小说写到固安刘 知县率军民坚抗,斩敌探,炮轰敌军,城破后刘 知县遭断尸,壮怀激烈。敌军渐逼京师,形势危 险,袁崇焕奉命征剿。山东布政朱万冲阵,胜敌 方略,宁夏巡抚耿如杞伏击敌军,敌方退。又有 响马高敬石啸聚山林之众数百人,同心灭虏。 末尾歌谣四起,言传袁崇焕不该杀毛文龙,又 有说他贻误战机,崇祯三年下狱。反映了当时舆论。小说叙至自此狼烟不起,天下太平。书当成于崇祯初。今存明末刊本,卷首有吟啸主 人序,有图,疑作者即吟啸主人,藏日本内阁文 库,台湾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
生死场
中篇小说,萧红作,1935年12月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并由鲁迅编入《奴隶丛书》。中篇的前十章描写沦陷前的东北,自第十一章以下,描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后广大人民的苦难和斗争。小说写出了东北人民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的无法忍受的生活,描写了他们的觉醒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部小说没有一条贯串全局的故事线索,它只是许多生动的生活画面的连续,不管是命运悲惨的小寡妇,还是生活道路坎坷的老太婆,在日寇的侵略面前,都表现了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又如赵三这个人,本来具有反抗的性格,后来因为受到挫折,就变得消沉起来,最后在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淫掠面前,又觉醒起来; 二里半这个原来只看见自己的一匹老山羊的农民,也带着强烈的仇恨,跟着李青山去参加“人民革命军”。鲁迅在为《生死场》写的序中指出:“这自然还不过是略图,叙事和写景,胜于人物的描写,然而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 女性作者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
东明闻见录
记载南明永历朝有关史事的史书,共一卷,明瞿共美著。《东明闻见录》只记载永历王朝四年史事,从永历元年(公元1647年)起,到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终,写到桂林沦陷、瞿式耜殉难便再无下文。瞿式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抗清将领,是永历王朱由榔的主要拥立者,也是永历朝抗清军事行动的主要支持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他具有坚韧不拔的非凡志向,在万分困难中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致力于复兴明王朝的事业。他拥戴永历帝、驻守桂林“都城”、协调各路抗清义军,为永历王朝的建立维持和当时的抗清运动都立下了汗马功勋,瞿共美作为瞿式耜的族人和部下,以瞿式耜幕府官员的身份常伴于瞿式耜左右,得以耳闻目睹永历王朝的许多军政大事。所以,一方面,《东明闻见录》中的许多记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另一方面,由于作者本人对瞿式耜推崇备至,尊敬有加,故书中有关瞿式耜的记载中便难免有“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乃至于“为亲者讳”的倾向;有些关于瞿式耜的评价,也会难免有溢美之辞,有失公允,这也是我们在重视该书史料价值的同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佛说盂兰盆经新疏
此经以法供为名。自性三宝为体。孝慈为宗。拔苦与乐为用。大乘为教相。原夫人世福田。莫尚乎三宝。出世道法。莫先乎孝慈。欲报深恩。莫要乎与拔。欲成济度。莫大乎盂兰。是以目连道满。首思乳哺之恩。大圣垂慈。广示法供之式。时必择夫自恣。德乃藉于众僧。僧宝所存。法轮斯在。法轮转处。佛常现前。举一即三。最胜无比。圆音一唱。慈亲已脱于苦轮。锡类重咨。芳轨永贻于缁素。谁无父母。如何弗思。况复垂训殷勤。教令念念常忆。自非观心起行。焉能事理双彰。一字法门。非海墨之所罄。四辈齐奉。岂浅近之津梁。略述五重。用探奥旨。就五重中。又各二番明义。一就事。二观心。初就事释名者。即是盂兰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