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

- 姓名:安禄山
- 别名:
- 性别:男
- 朝代:唐朝
- 出生地:703年1月22日
- 出生日期:757年1月29日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安禄山(703年1月22日—757年1月29日),唐朝叛将。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南)杂种胡人。本无姓氏,名轧荦山。其母阿史德氏,为突厥巫师,以占卜为业。少孤,随母嫁与突厥将军安波至之兄安延偃,遂冒姓安,更名禄山。及长,会六族语言,为互市牙郎。后为幽州(今北京市)节度使张守珪捉生将,并收为养子,骁勇善战。开元二十八年(740)为平卢兵马使,授营州都督。厚赂往来朝官,以求为他在朝中美言。天宝元年(742)为平卢节度使,入朝奏事,深得玄宗宠信。天宝三年(744),又代为范阳节度使,后又请为贵妃养儿,受宠益深。六载,加御史大夫。安禄山千方百计谀媚取宠,重赂朝中权奸。当时宰相李林甫为杜绝文官因战功入相,以免和他争夺权位,主张重用少数民族将领,谏言:“文士为将,怯当矢石,不如用寒族、蕃人,蕃人善战有勇,寒族即无党援。”玄宗采纳了他的建议,更加宠信重用安禄山,使他的权利日益扩大。九载,兼河北道采访处置使。十载,又入朝求为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自兼三道节度,重兵在握。其子庆宗官授太仆卿,庆绪官授鸿胪卿,庆长官授秘书监,形成虎狼之势。当时玄宗享乐无度,李林甫、杨国忠把持朝政大权,纲纪大乱。安禄山认为天下可取,积极准备叛乱,屯兵积粮,招兵买马,点将布阵,并于范阳北筑雄武城,储备军需,伺机而动。玄宗尚一味宠幸,毫无觉察,还赠其养父安延偃为范阳大都督,进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日久,禄山谋反动向渐露,皇太子及宰相屡言禄山反,玄宗不信,杨国忠已怀疑愈深,屡屡进言,并对安禄山加以试探。安反相日白,终于天宝十四年(755)冬,以讨杨国忠为名,起兵范阳,发动了叛乱。当时唐朝太平日久,朝政腐败,毫无戒备,况安禄山蓄谋已久,兵将强悍,于所辖之境畅通无阻,各地闻风丧胆,致使叛军所向披靡。仅一个月便经河北,渡黄河,兵至陈留,擒杀节度使(治今河南开封)张介然、荥阳(今属河南)太守崔无诐。唐将封常清于洛阳仓促应战,战败,退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市),后又败退潼关(今属陕西),安禄山攻占洛阳。于天宝十五年(756)正月,安禄山便称帝,国号大燕,自封雄武皇帝,年号圣武。6月,唐将郭子仪、李光弼率兵出土门(今河北获鹿),于常山郡(今河北正定)东嘉山大败叛军,河北10余郡皆杀叛将归降,切断洛阳至范阳交通。叛军见退路被断,军心动摇,欲暂退范阳。正当此时,杨国忠强令潼关守将哥舒翰出击迎战,潼关本宜据险固守,不宜出击,结果哥舒翰被俘,要塞失守,玄宗奔蜀,叛军乘势攻陷长安。至德二年(757)正月,被其子安庆绪伙同严庄、李猪儿等谋杀。
安禄山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看不见的人
长篇小说,于 1952年出版。一个无名的黑人叙述者 居住在纽约市的一个被强光照得通亮 的地窖里,但跟他联系的任何人都看 不见他。原来他来自美国南方,在上 高中时就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学生,被 镇上的要人邀请去做关于谦恭之美德 的报告,从而获奖学金,进入一所黑 人大学学习。他发现校长是个伪君子, 对学生暴戾专横,对白人奴颜婢膝,借 故勒令他退学,还在推荐信中说他的 坏话,使他难于找到工作。后来在纽 约市跟“兄弟会”来往甚密,但受到拉 斯一伙歹徒的追踪,但那些流氓恶棍 对戴上一副墨镜和一顶白帽的他又笑 脸相迎,称他为莱因哈特先生。他感 到迷惘,对“兄弟会”的信心也愈来愈 不足。哈莱姆突然发生了暴乱,抢劫, 放火,搞得哈莱姆一片混乱。一伙歹 徒趁机挑起种族冲突,在一帮白人的 袭击下,他不得不躲到了地下,成了 “看不见的人”。他在世上寻找自我的 努力彻底失败了,不得不隐遁到另外 一个世界中去。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又名《惶然录》)是费尔南多·佩索阿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它是曾经长期散佚的作品,多为“仿日记”片断体,由众多研究专家搜集整理而成。本书是最完整的中文译本,也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他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佩索阿在散文和诗歌中几乎不使用本名,而是通过“异名者”的身份进行写作。在其他的作品中,这些“异名者”甚至有自己的传记、个性、政治观点和文学追求。佩索阿穿梭在数十位“异名者”之间,不断变换随笔的立场,其中以会计身份出场的“贝尔纳多·索阿雷斯”与他本人最为接近,也在最大程度上呈现了他对生活、对命运、对世界的深刻认知,以及一个濒于崩溃的灵魂的自我启示。
三略直解
军事理论书。明刘寅撰。三卷。寅,崞县(今山西原平县)人,洪武间进士。《三略》,旧题黄石公撰,已著录;刘寅为其作注,遂成此编。寅注以黄老思想为准,参校诸本,考其异同,时有发挥,故《四库全书总目》谓其“务在沈(沉)机观变…先立于不败,以求敌之可胜,操术颇巧,兵家或往往用之。其所注之书皆名《直解》,《尉缭子直解》已著录,此又其所注书之一种。今本《三略直解》分上、中、下三卷。卷上首有一段文字叙《三略》作者及授受源流,谓 《三略》本太公书,而黄石公推演之以授子房 (张良),其说本宋真德秀,误袭旧说,了无新意。然辨宋张商英 《素书》之伪,诚为至当。故《四库提要》评其前谓《三略》真出太公云云,“则其诬与商英等矣”。
类证普济本事方续集
方书。又名《续本事方》。10卷。宋许叔微(知可)撰。为许氏《普济本事方》之续编,体例一如《普济本事方》。作者分类汇编各科效验方剂,分为治诸虚进食血气并论、治诸积热等疾、治诸风等疾、治诸冷等疾凡22门,共录方300余首。每方列述主治、药物、剂量及用法,间述方剂“本事”,即有关该方的治验和辑录原委。现存日本享保二十年(1735年)向井八三郎刊中正堂训点之与《普济本事方》合刊本,内题《普济本事方及类证普济本事方》;日本元文三年(1738年)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金刚经鎞
金刚经[鎞-囟+(奂-大)],二卷,明广伸述,洪瞻祖序。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
净慈慧晖禅师语录,六卷,宋慧晖说,明总下语寄言,了广编,日本东谷妙光序,附塔铭,内题灵竺淨慈自得禅师录。青原下第十四世,嗣天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