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道显

于道显
  • 姓名:于道显
  • 别名:离峰子
  • 性别:
  • 朝代:金朝
  • 出生地:山东文登人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于道显,金朝山东文登人。自号离峰子,以号行世。据《遗山集》卷三一载,师事全真道刘长生真人,年未二十,即以苦行自立,行乞于齐鲁间。虽腐败委弃之物,食之小少厌。不安置庐舍,随寓而安,风雨寒暑不恤也。全真道以少眠为佳,称之炼阴魔。离峰亦能胁小沾席,日以为常,其坚忍如此。为人伟仪观,器量宽博,世俗毁誉,不以关诸心,独于周急继困。解衣辍食,恒若不及。喜老庄之学,随读随讲。日诵数百言,遍通内外学。作诗歌,伸纸引笔,皆切于事而合于理。金末南迁后,京师贵游闻师名,皆奔走承事,请为门弟子者不胜记。正大年间(1224年—1231年)提点亳州太清宫,赐号「紫虚大师」。后避壬辰(1232年)兵事,旅居邓下,俄以疾终,享年65。弟子卫致夷归葬于洛阳长生观。生平事迹见元好问《紫虚大师于公墓碑》(《遗山先生文集》卷三一、《甘水仙源录》卷四)、《全金诗》卷六一。

于道显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西湖杂记

西湖杂记

《西湖杂记》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创作的一篇游记散文。文章开篇先总体介绍西湖最美丽的景色:在一年中最美的是春天和月夜,在一天中最美的是日出前和日落后的雾气。然后详写西湖春天的风景,尽管好友石篑催着去其他地方看梅花,但作者还是舍不得离开。此时西湖游人众多,也成为西湖的一道胜景。在最后一部分,作者触景生情,感慨世人多是庸俗之辈,只知在白日里来赏玩西湖,而不知道真正的美景是春天月夜下的西湖,借此表达了作者心中产生的一种因为缺少知音而生的落寞之情。全文行文简练,感情自然。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黄庭内景五藏六府图

题"太白山见素女胡愔撰"。《正统道藏》洞玄部灵图类载此书,题“太白山见素子胡愔撰”,文字略有异同,为同书之异本。前有序,末署大中二年戊辰(848)。为早期炼养著作。分述肺、心、肝、脾、肾、胆等五脏之修养法、治病法、导引法、吐纳法等。所述五脏之生理、病理、多与医理合。

中国戏曲概论

中国戏曲概论

近代吴梅著。三卷。卷上凡“金元总论”、“诸杂院本”、“诸宫调”、“元人杂剧”、“元人散曲”五节,卷中凡“明总论”、“明人杂剧”、“明人传奇”、“明人散曲”四节,卷下凡“清总论”、“清人杂剧”、“清人传奇”、“清人散曲”四节。各卷先总论金元、明、清三时期戏曲源流、正变、盛衰,再就各家各派风格特征、创作成就及其具体作品作出评述。作者与王国维是近世戏曲研究的双璧,一般认为王国维在历史考证方面,开戏曲史研究之先路,但在戏曲本身的研究上,还当推作者独步。本书虽篇幅不大,但言简意赅,语要不烦,论及作家作品甚多,为早期戏曲史名著。有王文儒序。民国十五年(1926)大东书局初版,1983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吴梅戏曲论文集》中,亦收入此书全文。

钦定国子监志

钦定国子监志

六十二卷。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国子监祭酒陆宗楷等奉敕撰。陆宗楷,浙江仁和 (今杭州)人。雍正元年 (1723)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国子监遗失书籍而降职。陆氏曾辑《太学志》进呈,该书所述沿革故实载及唐、宋以前,高宗以失限断,乃诏重为改定,断自元明。因清之国子监及文庙皆因前代遗址,其缔构实始于元初。后陆氏等重修成本书。专记国子监设官、职掌,以及有关制度。共分为十五类,依次为:“圣谕”,录有关褒崇先圣、训示儒林之谕旨;“御制诗文”,备载列朝皇上之诗文;“诣学”,记历朝皇上亲祀临雍之礼;“庙制”,前列文庙图说,再述文庙建葺年月、规制;“祀位”,详载殿庑及崇圣祠诸位号;“礼”,分别记述释奠、释莱、释褐、献功、告祭诸礼仪,及祭器图说;“乐”,分别记述乐章、乐制,以及礼乐诸器图说; “监制”,详述条规; “官师”,载设官、典宗、仪制、铨除、题名表,“生徒”,记员额、考校、甄用,及外藩之人入学者;“经费”,记恩赉、岁支、俸给各项;“金石”,录钦颁 《彝器图说》、御制诸碑,以及元以来进士题名碑;“经籍”,排列赐书及版刻之目;“艺文”,录诸臣章奏诗文及论著; “识余”,下列 “纪事”、“缀闻”二子目,实为杂记。本书为研究清代国子监的源起、沿革、设置、职掌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四库全书》 本传世。

维摩经疏科

维摩经疏科

维摩经疏科,一卷,明述

内绍种禅师语录

内绍种禅师语录

3卷。清 种说,照维等记 附颂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