恽寿平

- 姓名:恽寿平
- 别名:又名格,字正叔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武进人
- 出生日期:公元1633
- 逝世日期:1690年
- 民族族群:
恽寿平(公元1633—1690年),又名格,字正叔,号东园草衣生,又号云溪外史、白云外史、巢枫客、横山樵者,晚称南田老人,南田之名最被人们熟悉。江苏武进人。自幼敏慧,跟父亲读书,八岁能咏莲花成句。他的堂叔恽本初工诗善画,名闻当世,是恽寿平学画的启蒙老师。
恽寿平生活年代是明清王朝更替动乱的时期。父亲恽日初是一个有学问有抱负的知识分子。公元一六四三年(崇祯十六年)吏部姜垓推荐恽日初知兵,当时日初以国子监生寓京师应召,并上书“备边王策”,但没被起用。他看到国事江河日下,自己已不可能有所作为,便回到江南老家。清兵南下时,日初削发改着僧服,更名为明昙,带着儿子恽桓和恽格到浙江天台山隐居读书。
不久,清兵南下,寿平便跟随父亲辗转于福建、广东一带,最后流居于福建建阳。公元一六四七年夏,金坛县王祁在福建率众起义,克复建宁,诸义兵纷纷响应,恽日初遂携二子参加了王祁的义军,并参与筹划军机要事。这时恽寿平才十五岁。他不但随日初出入军中,而且还曾在日初赴王祁军之前,奉命先往联系。三十多年后,当他回忆自己这一段身世时,曾说:“建宁王阁部,旗帜明火荼。……诒书话同乡,要父同谋谟。小子奉严命,侦察前趑趄。此地尚全盛,兵强富储胥。窃观王公为,魁杰实丈夫。一见厚款遇,开颜倾玉壶。”(《白溇集·赠毗陵恽正叔一百韵》)。公元一六四八年清将陈锦攻破建宁,王祁战死,寿平被俘。当时恽日初正外出请救兵,得免于难。
寿平被俘后,陈锦的妻子爱他聪明俊秀,进退从容,遂把他收为家奴。后来跟从锦妻游杭州灵隐寺,遇到他父亲,日初与方丈谛晖素有交谊,便设计相救。当时灵隐有庙会,倾城绅民妇女都赶来烧香、拜佛,事毕拜谒方丈,谛晖是有道行的,凡来膜拜的都不答礼,锦妻率家人拜见谛晖,谛晖看到他们中有一个面白而文秀的少年,便知是恽氏子弟,当他们展拜时,谛晖仓皇下座伏地频频叩头,一边还说:“罪过!”“罪过!”锦妻吃惊,忙问其故。谛晖说:“老僧罪难赦也。”又指着寿平说:“他是地藏王菩萨转世到人间来观察善恶,夫人奴畜之罪过已经不小,还要加以鞭挞,你们将何以赎罪?”锦妻是酷信佛教的,畏罪痛哭求赦。谛晖说:“非但夫人有罪,老僧知菩萨降临不及远迎,也要受谴责。宜即奉养寺中,一为夫人忏悔,二也免老僧一罪。”这样寿平便留在灵隐,做了和尚,受到谛晖的庇护和教养。
寿平父子经离乱回常州后,家中又接连遭到不幸:抗清将领张煌言、郑成功进入江宁(南京),社会上讹传煌言的弟弟鸿翼是日初的学生,隐匿在先生家中,于是遭到官府搜捕,伯父厥初因隐藏明室皇子案牵连被逮捕。寿平在国破家难之中发愤读书学画,经数年勤奋刻苦的努力,诗词、书、画无不精擅,且学父辈,崇尚气节,为人刚正,誓不应科举,也不入清廷画院。寿平家境清贫,靠卖画维持一家生活。遇知己索画,不惜花费一月的功夫,尽力点染;如果不是知交或正派人,虽有高价,也难得他一花一叶。所以他遨游数十年,家贫如故。他潜心绘画,不知计、称、量事。家里有几亩薄田,交一仆人经营。出游数年回家,仆人便捧出帐簿报账:某年纳赋多少,某年贴役若干,家中伙食花销如何,絮絮叨叨。寿平很不耐烦,说道:“我不耐此俗事,随你取所需去罢。”他卖画所得总是很快就用完,生活好坏,从不计较。
恽南田还有着杰出的创新精神,他的诗笔超逸于当时的“毗陵六逸”;他的书体出于王羲之、褚遂良而别有一种秀致;他最初画山水学王蒙、倪云林,深得元人冷、淡、幽隽的气韵,后与王石谷交朋友,相互激励说:“山水让兄独步,格耻为天下第二手”。于是专写花鸟,以北宋徐崇嗣为归宗,传“没骨法”(即写意画法),一洗时习,别开生面,当时画坛推崇他为花卉写生正宗。
南田画花,晕染而成;一瓣之中,色有深浅;全花花瓣,也浓淡相映。画枝叶,繁茂旺盛,披离有致,叶面叶背,毫不含糊,有时一叶之上,也见正侧动静之态。其勾画叶筋,笔力均匀,不急不徐,生动流利,如其行楷用笔一样,秀而不媚,柔中见挺,变化多姿。
恽南田还是个杰出的美术理论家,著有《南田画跋》五卷,分画筏、画鉴、画品、画余四类,被叶钟敬刻入美术丛书。和王石谷合著《画筌评》一卷(笪重光著、恽王评),计分论山、论水、论石及画法、画病、屋物布景、述古师承皴染、设色、笔墨等,对我国传统画诀画训讲得非常简洁,刻入《知不足斋丛书》。他写的画跋中曾说:“不为先匠所拘,而游于法度之外。”又说:“作画须优入古人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这是很精辟的见解。
恽寿平在花卉写生方面所达到的成就是同时代的其他画家所难以企及的。稍后于他的花鸟画家华嵒,虽然在画法上与他不同,但对他非常钦佩,曾在他的册页上题道:“笔尖刷却世间尘,能使江山面目新,我亦低头经意匠,烟霞先后不同春。”足见对同辈及后世的影响。清代“常州画派”都是宗法恽氏,一时间学家蜂起,以致这一派被称为清代花鸟画的正宗。
他的作品很多,其中《仙圃丛华图》,用没骨画法画(恽南田自题是仿徐崇嗣法,表现了多种花卉的繁茂生长,是作者的经意之作。他的《落花游鱼图》,画于公元一六七五年,画家自题“得宋人刘宷遗法”,鱼儿画得生动自然,象正在水中畅游,足以代表“恽派”的风格。
后人把他与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合称“四王吴恽”,亦称“清初六家”。
恽寿平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节孝集
宋代诗文别集。30卷;附有语录1卷,事实1卷。徐积著。《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此书为20卷,而《宋史·艺文志》载有《徐积集》30卷。《四库全书总目》谓此书“旧本首载《事实》一卷,后附《语录》一卷,景定甲子淮安州学教授翁蒙正合编刊行。明嘉靖间淮安兵备副使刘祐又依据翁蒙正本重刊。”本集第1至14卷为古诗,第15至26卷为律诗,第27卷为古律诗(均系挽词),第28至30卷为各体杂文。其文奇谲恣肆、不主故常,正如《直斋书录解题》所引,“东坡谓其诗文怪而放,如玉川子。”《四库全书总目》谓:“今观其集往往纵逸自如,不可绳之以格律,轼所论者诚然。然其文虽雅俗兼陈、利钝互见,颇有似于卢仝,而大致醇正,依经立训,不失为儒者之言,则非仝之所及也。”本集传世版本有元刻明补本,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刘祐刻本,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山阳丘迈刻本,清康熙六十年锡山王邦采刻本。各本都是文集30卷,附语录1卷、事实1卷;元刻明补本另附有《本朝名臣言行录》1卷,《皇朝东都事略卓行传序》1卷,《诸君子帖》1卷。
白田杂著
《白田杂著》是清代王懋弦撰考辨文集,八卷。对《朱子文集》、《朱子语类》有详实考订。清王懋竑撰。白田,为懋竑之号。是书皆其考证辩论之文,较之《朱子年谱》,用力颇深。如易本义九图论家礼考,皆反复研究,参互比较,持论精确,新颖,为先儒所未发。其引史互证,拾遗补阙,考证年月,辨别异同,论述得失,以证史文。虽篇篇标注题目,体似杂文,实则考证体例。乾隆十二年(1747)河间纪容舒曾为是书题跋,称抄于景州申翊家,其未知为懋竑自订,或申翊选录。后有《白田草堂全集》,全部收录本文,但内容繁杂,多为应酬之作,不及是书考论精赅。此书现有《四库全书》本。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
《洞真太上九赤班符五帝内真经》,早期上清派经典之一,约出于东晋。《真诰》卷五称「仙道有『九赤班符封山坠海』」;《上清大洞真经目》着录「上清太上六甲九赤班符一卷」,皆指此经。今本收入《正统道藏》正一部。全书载三篇道法。其一曰〈五岳五帝内思变化真形求仙上法〉,言道士入五岳名山,存思五帝真形以避邪成仙之法。其二曰〈五岳内思刻名定仙上法〉。言道士入山存思五岳帝君,以「九赤镇岳求仙班符」五枚埋藏于山中,诵咒默祝以求成仙之法。其三曰〈四海水帝除罪削简上法〉,言道上存思四海水帝,以「九赤封海通真班符」四枚投入海中,诵咒微祝以求除罪成仙之法。全书道法以思神唸咒,投简埋符为主。
十药神书
治肺痨 (肺结核)专著。葛可久编于元至正五年(1345)。最初附刊于清代周扬俊补注 《金匮玉函经二注》之后,后 《六醴斋医书》、《小耕石斋医书四种》均收有本书。清代陈修园对此书加以注解,林寿萱编歌,称《十药神书注解》,有刻本8种。此外尚有清代潘蔚增注刻本3种及《中国医学大成》汇集增订本。葛可久,名乾孙,姑苏 (今江苏苏州)人。家世业医,父葛应雷以医名世,可久继家学,治病多奇效,医名与朱丹溪相埒。据传可久与朱丹溪交谊甚厚,曾共同会诊病人。葛氏精针刺术,《异林》曾载其针狂犬病及瘫痪验案。凡病家求治,不问贵贱皆往医,且常资助贫病。医著有 《医学启蒙》、《经络十二论》,今均佚。据葛氏自序,《十药神书》乃葛氏将游历时遇一老人所授奇方,经试验确有奇效者编撰而成。因最早见附于周扬俊 《金匮玉函经二注》后,故有人疑为托名之著。本书内容仅载治肺痨方10首,以天干为序,列述了十灰散、花蕊石散、独参汤、保和汤、保真汤、太平丸、沉香消化丸、润肺膏、白凤膏、补髓丹之主治、药物组成、剂量、制服方法等。此10方之顺序,体现了葛氏治肺痨的经验,因而字数虽仅3000,仍为医者所重视。葛氏认为,肺痨血证,首重止血,因而以十灰散、花蕊石散列于前;次以补气,故独参汤列第三;再辅以止嗽宁肺、下气消痰之品,最后以润肺膏等复真元收功。本书是中国最早之治肺痨专书,在抗结核菌特效药问世之前,此书对治疗肺结核病起了很大作用,因而流传很广。后世治肺痨血证亦多遵其法,至今如十灰散、花蕊石散等仍在临床用之。
御览经史讲义
三十一卷。清爱新觉罗·弘历敕编。乾隆二年(1737),弘历特诏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诸臣轮奏讲义。或标举经文,下列先儒义疏,阐明其理蕴;或节取史事,下列先儒评语,辨析其得失。大略如宋人讲义之例。在轮秦讲义过程中,弘历认为敷陈中理者,加以嘉勉;认为持论未当者,则召对指示,命复缮写以进。故讲义虽出众手,但也代表弘历的观点,弘历有折中群言之功。该书有《四库全书》本、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本等。
金刚童子持念经
金刚童子持念经,一卷,失译,日本经严题记,尾题大忿怒金刚童子念诵供养仪轨,编号一二二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