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鹏翮

- 姓名:张鹏翮
- 别名:字运青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四川遂宁人
- 出生日期:1649年12月20日
- 逝世日期:1725年4月1日
- 民族族群:
张鹏翮(1649年12月20日-1725年4月1日),字运青,四川遂宁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选庶吉士,改刑部主事,迁礼部郎中。康熙十九年(1680),授江南苏州知府。丁母忧。后授山东兖州知府,升河东盐运使,转兵部督捕副理事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授浙江巡抚,不久授兵部侍郎,督江南学政。康熙三十六年(1697)迁左都御史,次年迁刑部尚书,授江南、江西总督。三十九年春,鹏翮奉命调查陕西巡抚布喀贪污事,按律治罪。康熙对大学士说:“鹏翮往西,朕留心访察,一介不取,天下廉吏无出其右。”不久,授河道总督,撤拦黄坝,黄水畅流入海。后又提出不少治河建议,均批准施行。康熙对大学士说:“鹏翮自到河工,日乘马巡视堤岸,不惮劳苦。居官如鹏翮,更有何议?”康熙四十二年(1703),帝巡视河工,特制《河臣箴》、《淮黄告成诗》赐鹏翮。康熙四十六年(1707),帝南巡见鹏翮引河道图,责其坏田产,毁冢墓,削去太子太保,夺官留任。四十七年迁刑部尚书,次年调户部。雍正即位,加太子太傅,授武英殿大学士。雍正三年(1725)卒,谥“文端”。
张鹏翮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康熙开原县志
地方志书。清康熙十七年(1678)刘超凡修纂,有刘自序。二卷。超凡以开原知县与县耆老傍搜广采史料传闻, 仅就地理、山川、古迹、人物入志。上卷:县志图叙、疆域图叙、建置沿革志、星野志(附祥异)、疆域志(附形势景物)、山川志、城池志、(附屯堡)、关梁志(附边门船舰)、驿站志(附铺递)、公署志。卷下:职官志、学校志、选举志、户口志 (附里社)等
还丹复命篇
古代内丹术书。简称《复命篇》。宋薛式撰。以诗词形式论述道家修炼内丹之法,包括诗词五十五首、《丹髓歌》三十四首。内容为内丹功法口诀及修炼时的体会。收入《道藏》第七四二册。
甄异传
东晋·戴祚撰。又称《甄异记》、《甄异志》、《甄异录》。志怪小说集。三卷。原书早佚。《隋书·经籍志》入史部杂传类,题“晋西戎主簿戴祚撰”。 《旧唐志》同, 《新唐志》入小说家类。宋以后史志皆不见载,大约亡于宋。重编《说郛》本辑其遗文五则,但多有误收;鲁迅《古小说钩沉》自《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广记》、《太平御览》、 《齐民要术》和苏易简《文房四谱》诸书中辑其遗文十七条,是当前较完备的辑佚本。所记多为晋太元、建武中鬼神怪异、感应灵验之事,为此前志怪书所不载。其中“秦树”、“杨丑奴”记人与鬼、人与妖恋爱,“张阁”、“张牧"记鬼使、鬼奴故事,皆首尾完整,情节曲折,较有小说韵味。
论语意原
宋郑汝谐(字舜举)撰。郑汝谐字舜举,宋青田(今属浙江)人。官至吏部侍郎。撰有《东谷易翼传》、《论语意原》,《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均著录。自谓于《论语》,“少而诵,长而辨,研精覃思,以求其指归”。既断以己说,复附以程颢、程颐、张载、杨时、谢良佐诸公之说,“凡再易稿,亦可谓刻意研求矣”(自序)。是书重在研求《论语》的意原,如解释“子曰学而时习之”说“此数语盖孔门入道之要,故以为首章。颜子之克己,曾子之三省皆习也。时习不是无时不习,而是当其可之谓时也”。真德秀序“称其学出于伊洛,然所说颇与《朱子集注》异”。
佛母般若波罗蜜多圆集要义论
宋北印土沙门施謢译。三宝尊菩萨造,释大域龙树菩萨所造颂。
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
凡十卷。唐代般若译。今收于大正藏第八册。略称六波罗蜜经、六度经。内容讲述护持国界及菩萨所修六波罗蜜之法。计分十品:(一)归依三宝品,(二)陀罗尼护持国界品,(三)发菩提心品,(四)不退转品,(五)布施波罗蜜多品,(六)净戒波罗蜜多品,(七)安忍波罗蜜多品,(八)精进波罗蜜多品,(九)静虑波罗蜜多品,(十)般若波罗蜜多品。据贞元新定释教目录卷十七载,初时,有大秦寺之波斯僧景净,依据胡本,将本经译为七卷本。然因景净不识梵文,又未谙佛教义理,故所译与原经出入甚钜,般若三藏遂于贞元四年(788)十一月依据梵本,重译本经。注疏本经者,有智通之六度经疏十卷、六度经义例诀、六度经义目各一卷、超悟之六度经疏四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