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

李中
  • 姓名:李中
  • 别名:字有中
  • 性别:
  • 朝代:
  • 出生地:五代南唐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李中,五代南唐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920-974年在世。字有中,江西九江人。仕南唐为淦阳宰。有《碧云集》三卷,今编诗四卷。南唐升元六年(942)与刘钧等同读书白鹿洞的庐山国学,博取功名。有诗《壬申岁承合之任淦阳,再过庐山国学感旧寄刘钧明府》:“三十年前共苦辛,囊萤曾寄此烟岑。读书灯暗嫌云重,搜句石平怜藓深”。考壬申年为972年,是年诗人赴淦阳任命,经过九江重游故地,写下了这首诗。又诗人好友孟宾于癸酉年(973)为时在淦阳令的李中自编的《碧云集》作序。文中也说道:“公理淦民,饮淦水,清白著矣”,可知其972-973年知淦阳,约三十年前读书庐山国学,当在942年左右,是否登进士,不考。后显德中任淮西某县令。周世宗南伐,陷于周师,受新命。六年(959),以兄弟亡故,两亲在堂,上表请归故国,得周帝恩准,弃官归南唐亲养。宋乾德初任吉水尉,历新喻、安福、晋陵等县令。开宝五年(972)任新淦县令。973年任淦阳宰时,编成自己诗集《碧云集》,共有二百余篇,时晋天福中进士孟宾于任水部郎中,为其诗集作序。未几卒。《郡斋读书志》卷四著录《李中诗》二卷。另《唐才子传校笺》卷十有其简介。《全唐诗》编为四卷。


诗人一生多任县级小吏,政治上并不得志,加上连年战乱,亲人离散,朋友远别,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生活上不甚如意。但诗人毕生有志于诗,成痴成魔,勤奋写作,自谓“诗魔”,在病中,在别离中,在怀念中,在高兴中都忍不住赋诗,有“诗魔又爱秋”、“禅外诗魔尚浓”等句,深思苦吟,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与诗人沈彬、孟宾于、左偃、刘钧、韩熙载、张洎、徐铉友好往来,多有唱酬之作。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溪头烘药烟霞暖,花下围棋日月长”(《思简寂观旧游寄道者》。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


《唐才子传》:中,字有中,九江人也。唐末,尝第进士,为新涂、淦阳、吉水三县令,仕终水部郎中。孟宾于赏其工吟,绝似方干、贾岛,时复过之。如“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又“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又“闲花半落处,幽鸟未来时”,又“千里梦随残月断,一声蝉送早秋来”,又“残阳影里水东注,芳草烟中人独行”,又“闲寻野寺听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阳”,又“香入肌肤花洞酒,冷浸魂梦石床云”,又“西园雨过好花尽,南陌人稀芳草深“等句,惊人泣鬼之语也。有《碧云集》,今传。

李中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少阳集

少阳集

宋代诗文别集。陈东撰。本集元代大德年间刊本及明代正德十一年(1516)刊本均为8卷,名为《尽忠录》。编次颇嫌错杂;明代天启五年(1625)贺懋忠刻本及清代康熙年间刻本又为10卷。《四库全书》据康熙刻本著录,但因其“前五卷皆东遗文,后五卷则本传、行状及他书论赞。今存遗文五卷,附录史传一篇、行状一篇及钦宗省敕一篇、高宗谕旨七篇为第六卷,他皆汰之。”(《四库全书总目》)其遗文5卷中,前4卷为书,卷5为诗词。书末有跋云:“翼按:先生诗词乃百十中之一二耳。然《初筮斋咏雪》一首直与卢韩《月蚀诗》并驱,《咏桃花菊》一首体物之妙,杂之苏、黄集中人不能辨。吉光片锦,大庖一脔,岂在多哉!”《少阳集》是文以人传的较典型例子之一,全书缺乏剪裁,编辑颇不精审。

泉翁大全集

泉翁大全集

诗文别集。明湛若水(号甘泉)著。八十五卷,续编三十三卷。本集主要收入其语录,诗文仅数卷。大全集有嘉靖十九年(1540)岭南朱明书院刊本,续编有嘉靖三十四年刊本。

顾亭林诗文集

顾亭林诗文集

诗文别集。清顾炎武著。十七卷。凡《亭林文集》六卷,《亭林余集》文一卷,《蒋山佣残稿》文三卷,《亭林佚文辑补》一卷,《亭林诗集》五卷,《熹庙谅阴记事》一卷。为现存顾氏诗文集中较完备的一种。内《残稿》系据旧抄本排印。1959年中华书局点校印行,1983年新版重印,收入《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此前顾氏诗文集,有康熙间门人潘耒辑刊《亭林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光绪间合肥蒯氏刊《余集》一卷,后光绪三十二年(1906)汇印。朱记荣重刻《亭林遗书》本、民国八年(1919)商务印书馆影印《四部丛刊》本、民国二十六年中华书局排印《四部备要》本,则均为十二卷本。文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十五年梁鼎芬辑刊《端溪丛书》本、三十年会稽董氏山隐居校刊巾箱本,均收《余集》。诗集单行另有光绪二年湖南书局刊本,又有光绪间幽光阁据潘耒抄本排印本《亭林诗稿》六卷,与他本多不同,此外还有宣统间神州国光社排印《亭林集外诗》,附孙诒让《诗集校文》。诗集注本有光绪二十三年味静斋刊徐嘉《顾亭林诗笺注》十七卷;198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王遽常《顾亭林诗集汇注》六卷,附集外诗存、事迹编年,收入《中国古典文学丛书》,为今诗集最佳本。

三国志平话

三国志平话

话本。宋元讲史。《全相平话五种》之一。元佚名撰。三卷。系民间说书艺人创作。以《三国志》正史人物故事为线索,分上中下卷。后人冠目录,列六十九个标题,其中“桃园结义”分两段。八万八千余字。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故事从司马仲相梦入阴司,判韩信、彭越、英布转世为曹操、刘备、孙权,三分汉朝天下始,至诸葛亮病殁、三国俱灭、司马氏称帝止。已具《三国演义》的主要情节,并带有民间传说的色彩。抽述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拥刘反曹的倾向极为鲜明。文辞虽鄙陋简率,但张飞等人的形象已颇为生动。

云中纪变

云中纪变

明孙允中撰。一卷。孙允中,鲁府仪卫司(今属山东)人。嘉靖进士。官至山西按察司佥事。是书记载了嘉靖十二年(1533年)大同兵变的详细经过。时作者亲临现场,并数次入城安抚。因而对官兵杀掠等罪行有所透露。旧列入史部杂史类。

成唯识论了义灯

成唯识论了义灯

凡七卷。唐代慧沼撰。略称唯识论义灯、唯识了义灯、了义灯、义灯。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三册。为唯识三疏之一。本书系破斥有关解释成唯识论中之异说者,并阐明原论正义。撰者乃我国法相宗第二祖,书中祖述窥基之说,责难圆测、圆义、普光、慧观等之异义,一一评斥诸家之异说,包括西明云、要集云、有说、有释、有人云、有解、有云、未详决等名目。其中,有说指窥基、有释指圆测、有人云指普光、有解指慧观、有云指玄范、未详决指义寂等之说。自古以来,本书即为唯识论注疏中之最难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