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文

- 姓名:姬文
- 别名:
- 性别:
- 国籍:
- 出生地:
- 出生日期:
- 逝世日期:
- 民族族群:
姬文,清末民初人。撰有《市声》小说三十六卷。生卒年不详,生平事迹不详。
姬文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姓氏急就篇
姓氏著作。南宋王应麟撰。2卷。此书仿史游《急就篇》体例,以姓氏诸字排纂成章,以便记诵。每句之下,各注其受氏之源与历代知名之士。其书文辞古雅,所据之书一一标出,甚为详密。又虽以记录姓氏为主,而罗列名物,组织典故,意义融贯,亦可为小学之资。《四库全书》收录,《玉海》浙江书局本附刻。
至顺镇江志
元俞希鲁编著。成书于至顺年间。共21卷。前列郡县、官制两表,次分27门。体例大体取法宋卢宪《嘉定镇江志》,内容颇详备。希鲁字用中,永嘉平阳(今属浙江)人。从其父德邻侨寓镇江。曾官从仕郎、衢州路江山县尹。此书前列郡县表、官制表,次分地理、风俗、户口、土产、田土、赋税、山水、神庙、僧寺、道观、学校、兵防、古迹、宫室、公廨、廪禄、公役、封君、刺守、参佐等
斋戒箓
《云笈七签》卷37录引。吉冈义丰《三洞奉道科诫仪范の成立について》认为本箓出自中唐。述诸斋。
易裨传
二卷,宋林至著。至字德久,生卒年不详,松江(今属上海市)人。陈氏《书录解题》题作槜李人,槜李为嘉兴(今属浙江)古名。案宋时嘉兴府领县四,中有华亭,即后之松江也。陈氏所举者其府名耳。据此书陈泰《跋》,林氏于宋孝宗淳熙(1174—1189年)间释褐,官至秘书郎,登朱子之门。林氏撰作是书之由,缘于其时言易者往往喜谈象数,“或出之智,或摭先儒之说,牵合附会,似若可听者,然其巧愈甚,其失弥远。”《宋史·艺文志》作一卷,《文献通考》于二卷外,又有外篇一卷。此本为元代至正年间陈泰所刊,总为二卷,共三篇:(1)法象;(2)极数;(3)观变。自序说:“法象本之太极,极数本之天地数,观变本之卦揲,十有八变,皆据《易大传》之文。此书杂论《易》学之象、数、变占等事,其说间有可取之处。《四库全书提要》指出:“是书《宋史·艺文志》作一卷,《文献通考》于二卷之外又有《外编》一卷。此本为元至正间陈泰所刊,总为二卷。盖泰所併也。
东观集
诗别集。十卷。宋魏野撰。《宋史》魏观本传记其撰《草堂集》十卷。据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薛田所撰序云“野先有《草堂集》行在人间”,是知魏野在去世(1019年)以前已有《草堂集》流传,作十卷,此为魏集旧本。野去世后,其子魏闲“以新旧三百篇,汇为七卷,因取赠典命之曰《钜鹿东观集》”(见序),可知魏闲编本作七卷。宋编父集成,未必即有刻本,《草堂集》与《钜鹿东观集》写本、抄本依然流传人间,分卷自然不一。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草堂集》二卷,《钜鹿东观集》二卷,亦言“闲集其父诗四百篇”,编为《东观集》。(按“三百”、“四百”皆举成数而言,实数为三百五十九首。)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记有《草堂集》二卷、《钜鹿东观集》十卷,亦言“闲集其父诗四百篇”。传世者有南宋理宗绍定元年(1228)严陵郡斋刻本(此为残本),亦分为十卷(黄丕烈曾见)。可见《东观集》在宋时已分为二卷本、七卷本、十卷本,但所存魏诗数目相去不远,皆在三百以上,四百以下。魏集除宋刻本外,元代有刊本(见《袭抒楼书目》)。明代多以写本传世。《四库全书》所收为十卷本。清末帝宣统三年(1911)赵诒琛据金兆芝所校江南图书馆藏三抄本刻《钜鹿东观集》十卷、补遗一卷、附录一卷,收入《峭帆楼丛书》。贵池刘氏得宋刻本,重摹行世。
越绝书译注
全书共15卷,为东汉会稽袁康撰写,同郡吴平校定。 系杂史类史书,记述春秋时吴越两国的史事。原书为25篇,北宋初亡佚5篇,今存19篇。首尾两篇属序跋,实际只有17篇。其中,“外传”11篇,“内传”5篇,“内经”2篇。该书保存许多东汉前吴越史料,可补充《史记》、《国语》等不足。该书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汉魏丛书》本等。195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张宗祥《越绝书校注》,并附清钱培名、俞樾札记二种,为现今较好的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