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礼

知礼
  • 姓名:知礼
  • 俗姓:金,字约言
  • 性别:
  • 朝代:宋代
  • 出生地:四明(今浙江宁波)人
  • 出生日期:960
  • 逝世日期:1028
  • 民族族群:

知礼(960~1028),北宋天台宗僧人。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浙江宁波)人。7岁丧母,依太平兴国寺洪选出家,15岁受具足戒,专研律典。20岁,从宝云寺义通学天台宗教典,尽得圆顿之旨,常代师说法。师卒,出主乾符寺,寻徙保恩院。咸平六年(1003),著《问目二十七条答释》,以释日僧寂照所问之疑。景德元年(1004),撰《十不二门指要钞》,成立“别理真如有随缘义”,区分“别教”(华严宗)“性起”说和“圆教”(天台宗)“性具”说,为其代表说。因对海外回输的天台典籍看法不一,先有晤恩依《金光明玄义》略本著《金光明玄义发挥记》,以为广本非智顗所作,而立“真心观”,认为所观之境即圆融三谛之理心。知礼乃著《扶宗释难》予以驳斥,谓广本乃真作,主“妄心观”,认为观心目的在转凡心而实现理心,所观之境应为日常刹那起灭的无明妄心。如此反复论难,是谓山家、山外之争。其来往辩论收入所编《十义书》、《观心二百问》等书。此后,其门下梵臻、尚贤、本如等传师说,自称“山家”,贬晤恩及门下洪敏、源清、智圆、庆昭等为“山外”。大中祥符二年(1009),重建保恩院成,朝廷赐额“延庆寺”。六年二月十五日,建念佛施戒会,自写疏文倡导,自此岁以为常。长年讲经说法,修各种忏法,曾燃三指供佛。后被尊为天台宗第十七祖,又以长住四明延庆寺,世称“四明尊者”、“四明大法师”。另著有《观无量寿经疏妙宗钞》、《金光明经文句记》、《观音别行疏记》等,后来宗晓将其经疏以外著作百余篇编成《四明尊者教行录》行世。

猜你喜欢的书

玉堂丛语

玉堂丛语

亦作《玉堂丛话》8卷,明焦竑撰。焦竑平生著述宏富,此书是其最后一部著作,他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为本书作序,第2年即谢世。此书是他死后由其门人编辑行世的。“玉堂”是翰林院的别称,此书因专记翰林故事,故称《玉堂丛语》。《玉堂丛语》实则是明代万历以前的翰林人物言行录,顾起元序称:“《玉堂丛语》若干卷,太史澹园先生以其腹笥所储词林往哲之行实,仿临川《世说》而记之者也。此书系仿《世说新语》体例,专记明初以来翰林诸臣遗言往行,分“行谊”、 “文学”、 “惑溺”、 “仇隙”等五十四类,体例简净。谢国桢谓此书实较何良俊《何氏语林》、梁维枢《玉剑尊闻》等书为善。

地理辨惑

地理辨惑

堪舆之之术,自古迄今,代出名师,研究推测,既精且详,可谓极矣,而名师间世而出,不得尝遇,即有口传心授,世又不获多闻,其假托名师,妄称秘诀者,遂滋蔓焉。所以敢为伪术以欺世者,不过以枯骨无言,纳棺入土,即受谢而去,至於祸发之速,近者期年半载,远者十数岁方见,彼则夸其地力,当在三五十以欺罔,举世之孝子慈孙,死丧破败,为害之酷,笔不胜书,间有偶中,则自诩其真知灼见,若可通神,其实确有据者,百无一人。

子夏易传

子夏易传

经学著作。春秋卜商(子夏)撰。是 现存最早的《易经》。已佚。《隋书·经籍志》著录二 卷。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及 李鼎祚《周易集解》因引其部分佚文而得已留存。此 书所辑留的只有对《易经》原文进行注释的部分。所 注极为精辟,虽保留下来的不多,但对春秋时代的易 学水平也可窥见一斑,故价值极为珍贵。该本载《汉 魏二十一家易注》卷首。清代辑本有孙堂辑《子夏易 传》1卷,载《汉魏二十一家易注》。黄奭《子夏易 传》,见《汉学堂丛书》。马国翰《周易子夏传》,收 入《玉函山房辑佚书》。张澍《子夏易传》,载《二酉 堂丛书》及孙冯翼《子夏易传》1卷本。

江南燕

江南燕

霍桑是我的知己朋友,也可称之为“莫逆之交”,我们在大公中学与中华大学都是同学,前后有六年。我主修文学,霍桑主修理科。霍桑体格魁梧结实,身高五尺九寸,重一百五十多磅,面貌长方,鼻梁高,额宽阔,两眼深黑色,炯炯有光。

书蔡传旁通

书蔡传旁通

六卷。元陈师凯撰。该书取董鼎《书传辑录纂注》以疏证蔡沈《书集传》,书中多采先儒问答,论其得失,意在阐明义理,于天文、地理、律历、礼乐、兵刑、龟策、河图、洛书、道德、性命、官职、封建之属则不甚经心。凡蔡《传》阐释未详者,此书博征繁引,析其原委;凡蔡《传》谬误者,此书多所回护。盖此书旨在发挥蔡《传》,故于蔡《传》谬误不复纠正。版本现存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另有《通志堂经解》本。

般若心经幽赞添改科

般若心经幽赞添改科

般若心经幽赞添改科,一卷,宋守千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