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鉴

- 姓名:解鉴
- 别名:字子镜,号虚白道人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济南历城人
- 出生日期:1800年
- 逝世日期:?年
- 民族族群:
解鉴(1800年~?年)字子镜,号虚白道人。济南历城人。生于嘉庆五年,博学工诗,雅好诗文,少应童子试,但名困场屋,一生不售,终未获衿。晚年绝意功名,隐居济南东北之黄台山,以训蒙为业,著述自娱。生平慕蒲松龄之为人,因仿《聊斋》笔墨,记述见闻,泚笔条记,广采博收,于咸丰同治年间著成《益智录》一书。关于作者生平,各家传记方志皆不见载,唯《益智录》稿本所载诸家序中,有涉及其生平经历者。咸丰年间沧州叶圭书曾两任历城知县,其《益智录序》对解鉴生平所记最详,称“历城解子镜,名鉴。爰访其人,而历邑鲜有知其姓字者。嗣闻其设帐于黄台山,在城北八里许,因宛转招致之。无何,扣扉见访,则皤然一白叟也。询其生平,自云:少应童子试,至老不遇,卒未获衿;家贫,恃训蒙为业,今行年已六十矣。其人清癯鹤立,意致温雅,语言讷讷,如不能出诸口。而于诸子百氏之书,多所涉猎,工文善诗,究心于古。此编则诵读之馀,戏仿淄川蒲氏《聊斋志异》而成者。……解子才非不逮,徒以恂恂乡党,不慕浮华,不矜声气,坐使名字不出于里閈,士大夫几无有知其谁何者,斯非一不平之事耶?顾余宰历城时,解子犹应县试,余以风尘栗六,竟未物色及之。今余解组将归,解子已笃老,乃始相与扼腕而叹也。呜呼,晚矣!”尹亦山序中对于其创作《益智录》的情况亦有表述:“……始知先生为历下名流,一时宿儒,而命薄时蹇,试辄不售。于是绝意功名,授童蒙于黄台;殚心著作,富搜罗于青箱。虽街歌巷议,传之即为美谈;而目见耳闻,著手皆成佳话。以满腹绣虎之才,拘来社鬼;拈一管生花之笔,写彼城狐。乃牵萝补屋,惟知安夫清贫;而哀雁悲蛩,藉此抒其怀抱。嗟嗟!先生之才若此其富,先生之遇若彼之啬。先生之境益苦,而先生之书不自觉其益工矣。”解鉴《自序》中也称:“幼时学八股文字,亦尝逐队英雄,决胜负于风檐寸晷,名场潦倒,垂四十年。今老矣,不复问画眉深浅矣。娱闲斗室,百氏逍遥,左图右书,泊如也。每忆阮瞻无鬼论,笑其迂拘,因述见闻,泚笔条记,质诸同好,咸谓解颐。颜以《益智录》,友人所标目也。”对于自己一生经历有简要概括,并对自己创作《益智录》的原委作了简介。从这些序言中,我们可以了解作者生平之大概和创作《益智录》的一些情况。大概正因为作者不矜声气,早年功名不中,晚年绝意功名,隐居黄台,日以训蒙为业,致使其名鲜为人知,连《历城县志》亦未见载,《益智录》也一直湮没,不为人知。解鉴著有《益智录》一书,凡十一卷,百三十余篇,计二十余万字。先生著作劝善诫恶,寓意悠远。济南著名学士,辑佚大家马国翰,山东按察使叶圭书等二十余人为之作序、题词和作跋。称赞解鉴“於诸子百氏之书,多所涉猎,工文善诗,究心於古。”
解鉴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小王子
法国小说家、散文家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ery,1900—1944),一生以驾机飞行为职业,1944年在一次执行空中侦察任务时失踪。1943年,他流亡在纽约时写成并出版了一部“文学水准很高,却不是所有孩子都能透彻理解”的童话作品《小王子》。童话书的扉页这样写着:“我请求孩子们原谅我把这本书献给一个大人”,即献给他的犹太朋友雷翁·威特尔的。他的这部作品迥异于过去他的所有作品,不再那么庄严、那么紧张,仿佛是一次恬静的憩息。圣—埃克絮佩里在童话中有意识地追求着一种超越人的生命的价值。他以为爱和友情是高于一切的。《小王子》艺术地也是明确地体现着这种追求。小王子从外星球来,他曾先后访问过六颗行星。第一颗行星上住着一个可笑的权欲迷,第二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虚荣迷,第三颗行星上住着一个酒鬼,第四颗行星上住着一个贪婪的商人,第五颗行星上住着只容得下一人的灯夫,第六颗行星上住着一个不知海洋、山脉为何物的地理学家。爱和友谊往哪里寻觅?童话尾段出现的狐狸透露了底蕴:“爱和友谊就应在你身边寻觅。珍惜一切美好事物,努力把好的变得更好,这样你就会感到幸福。如果你使别人的心感到亲热,那么你对周围的存在都不会感到空虚。”这部童话仍没离圣—埃克絮佩里的总体风格:形象新奇、丰富多采,语言纯净,格调明快,情操高尚,思绪富于激情和诗意。
书目答问补正
范希曾编。5卷。国学图书馆初刻于1931年,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出版。本书是为补正《书目答问》中的错误和疏漏而作,有以下特点: (1)保持原书面貌。凡有补正的地方先标出“[补]”字,然后加进自己的补正文字,既与原著浑然一体,又使补正与原文可以互见。(2)补入与原书宗旨相关著作1200余种,也补上原书著录各书缺漏的作者、卷数、版本、时代等具体事项。(3)纠正答问疏漏或讹误的书名、卷数、作者姓氏、刻书年代等近百处。象《答问》一样,《补正》也在一些必要的地方附加按语,使原著得到完善。王锦编《书目答问补正索引》(香港崇基书店1964年版),为查检《书目答问补正》提供了方便。
离散之前
《离散之前》写于质夫与几个同学办的季刊周报,因杂志发行者供养不起而被迫停刊。如今他们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离开上海,各奔自己的故乡而去,而且这一次分手,以后也不见得再有“聚首”的机会。这就使深深的离别之情,爆发于特定时刻之内;虽然只是一刹那的心理活动却分外强烈。
般若心经解义节要
般若心经解义节要,一卷,明无念居士节要并序。原标宋溓文句,按文句为诸家节要之一,排版误提一格,目录因而误标。或谓宋自称无念居士,然则以明初人,安得于嘉靖年作序耶?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
石溪心月禅师杂录,一卷,宋心月说,内题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应附前录。又名《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辑录其偈颂、小佛事、赞等。收入《续藏经》第一辑第二编第二十八套。
萍沙王五愿经
吴月支国优婆塞支谦译,先叙萍沙王五愿,后叙弗迦沙王出家,宿窑家,佛夜为说法,证三果,次日命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