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彬

王永彬
  • 姓名:王永彬
  • 别名:字宜山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湖北枝江石门村
  • 出生日期:1792年
  • 逝世日期:1869年
  • 民族族群:

王永彬,(1792年-1869年),字宜山,人称宜山先生, 一生经历了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五个时期。生于乾隆壬子年正月二十三亥时,卒于同治己巳年正月二十五巳时,享年七十有八。湖北枝江石门村(今宜都市枝城镇余家桥村石门坎)人,原籍湖北咸宁。清代文学家。南宋孝宗时王刚中之后人。王永彬为岁贡生,曾参修同治《枝江县志》。后隐居,开门授徒。邑令朱锡绶闻名造访,永彬凿坯遁逃。与高安周柳溪、彝陵罗梦生结诗社,号吟坛三友。著有《桥西山馆杂著八种》(《围炉夜话》、《音义辨略》、《六书辨略》、《禊帖集字楹联》、《朱子治家格言》、《先正格言集句》、《历代帝统年表》、《孝经衬解》)、《讲学录》、《说古韵言》、《桥西馆诗文杂着》、《独柱山房诗文襟著》、《脏腹病药夫》等,其中二百二十一则随笔集《围炉夜话》,序于咸丰甲寅年二月,内容包括道修身、读书、安贫乐道、教子忠孝和勤俭等等。与明人洪应明撰的《菜根谭》,陆绍珩撰的《小窗幽记》并称“处世三大奇书”。有五子,长子王海琴为贡生。

王永彬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毛文锡茶谱

毛文锡茶谱

五代茶书,前蜀毛文锡撰,1卷,已佚,陈尚君辑本辑得41条。约成书于后蜀明德二年 (935),已佚。凡一卷,多记茶故事,后附以唐人诗文。

医学课儿策

医学课儿策

医论著作。又名《医学问对》。清·高鼎汾撰于1843年。全书采用问答体裁,每一问答论一病症。共15题。包括临床常见的温热、湿温、燥病、痢疾、中风、虚劳、妇科等疾病,先假设若干疑问,进而运用辨证论治的准则,结合作者的经验心得,对病原、诊断、治疗处方均有明确细致的分析。 特别在疑似之间类同之处尤见功力。如温、湿二症,痉、瘈、痫、厥四症等反复辨析,揭示其辨证要点与治疗上的不同。论述能抓住证治要点。是一本较好的参考读物。原系抄本。后收入《三三医书》。

周易禅解

周易禅解

明释智旭撰。十卷。明崇祯十四年(1641)释通瑞刻本。此书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卷九解《系辞》以下诸传,卷十附《图说》八篇。《自序》称:其书“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故通释《周易》经传,皆援禅理以为说,并名书曰《禅解》。该书为明人北天目道人藕益智旭著,列在萧天石主编的禅宗丛书之中。

古今岁时杂咏

古今岁时杂咏

四十六卷。宋蒲积中(生卒年不详)编。蒲积中,眉山 (今属四川) 人。本书之前,宋绶有《岁时杂咏》二十卷,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谓宣献昔在中书第三阁,手编古诗及魏、晋迄唐人岁时章什,厘为十八卷,现增益为二十卷。蒲积中因其原本,续为此书。书前自序称:宣献所集,允称广博。然本朝欧阳、苏、黄诸人逢时感慨,发为辞章,不在古人下。因取其卷目而择今代之诗附之,名曰《古今岁时杂咏》,锓版以传。书中所增唯宋人之诗,而目类则一仍其旧。晁公武载绶原本诗一千五百零六首,而此本二千七百四十九首,比《岁时杂咏》增加了一千二百四十三首,其搜采可谓宏博。自卷一至卷四十二为元日至除夜二十八目;其后四卷则收只题月令而无节序之诗。古来时令之诗,摘录编类,至清以此本最为完备,不只是歌咏之林,亦典故之薮,实用价值较大。此书有 《四库全书》本。

尊瓠室诗话

尊瓠室诗话

诗话著作。近人陈诗撰。陈诗,字子言,号鹤柴山人,安徽庐江人。诸生。其《尊瓠室诗》有如自作之小传。《尊瓠室诗话》三卷,以记录晚清诗人诗作为主要内容,略及乾隆、嘉庆时之人事。所记亦多与其自身有关,如记相识钱仲联于友人处;尝佐狄平子书局,故颇记狄葆贤行踪,如此等等。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

《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录了光绪二十一年(1895)春,因甲午战败,清政府派遣大臣李鸿章与日本全权大臣伊藤博文在马关议和时的五次往复辩难。《马关议和中之伊李问答》记述了甲午战败后条约的辩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