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福保

- 姓名:丁福保
- 别名:字仲祐,别号畴田居士
- 性别:男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无锡
- 出生日期:1874年6月22日
- 逝世日期:1952年11月28日
- 民族族群:
丁福保(1874年6月22日—1952年11月28日),字仲祐,别号畴田居士。近、现代辞典编纂家。少时酷爱国学,钻研《说文》、《文选》等,光绪二十二年补无锡县生员,除治经史外,兼学算学、代数、几何、三角,以算术考入江阴南菁学院,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肄业。29岁,与同人组织文明书局(上海福州路三山会馆旧址)。在上海习医,兼学,并编辑出版医书。曾参加南京都督府医科考试,得最优开业证书,被派日本考察医学。从日本带回唐代《一切经音义》等书,石印出版。39岁后,编辑《丁氏医学丛书》数十种出版,得德国都朗万国卫生赛会及罗马万国卫生赛会奖牌、奖状。
1911年编辑出版了《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该书是于南菁书院读书时,手抄院中所藏书目一册,后依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目录,辑汉魏六朝人别集,加上家藏列本,得110家,先编印40家而成。1915年编成《历代诗话续编》出版。该书续补清人何文焕所辑《历代诗话》,辑入唐到明代诗话28种,总计76卷。1916年,编成《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出版。该书仿清严可均《全上古三代奏汉三国六朝文》编成,作为《全唐诗》的前接部分。1920年,编成《佛学大辞典》,由医学书局出版发行。是中国第一部佛学辞典。1925年,编成《文选类诂》一书,由医学书局出版。该书将程一夔《选雅》20卷,复取薛传均之《文选古字通疏记》204条,杜宗立《文选能假字字会》460条一并辑入,依照字典排列,历时20年编辑而成。1928年,编辑《说文解字诂林》一书出版。此书是在广为搜集研究《说文》各家著作基础上汇编而成,是研究许氏说文之集大成的著作。以后,又将《尔雅》、《广雅》等数十种训诂书编为《群雅诂林》;又将《方言》、《续方言》、《新方言》、《吴下方言考》、《蜀方言》、《广东俗语考》、《楚语拾遗》等编为《方言诂林》;又将《释名》、《广释名》等数十种编为《释名诂林》。1938年,编成《古钱大辞典》,以医学书局名义发行。该书分上、下编,上编为古钱图,图分刀布、圆钱名一类,压胜钱,吉语钱、支钱,马钱为一类;下编为各史之《食货志》、《帝纪》、《列传》中与铸钱有关的文字,各家钱谱学说,分列有关古钱名称之下,有关各钱历史沿革、考据及各家之说一索即得。书后,附有《古钱大辞典拾遗》一册,内节译《东亚钱志》中有关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古钱的论述。拾遗于1935年出版。
另外,编有《清诗话》一册及《四部书目总录》,此书备录各家读书志、题跋记、藏书记,以及各方集中的书后题跋合为一编。此书未编就,由学生周云青继续编讫,由商务印书馆分类编印。
一生编辑图书,多为巨帙大本,尤其工具书的编辑、出版,开我国近、现代编刊各类词典的先河。
猜你喜欢的书
临川集[四库本]
北宋王安石著。又称《临川先生文集》。一百卷。收录了作者大部分诗文,与其文集另一版本《王文公文集》除在篇目、编次等处有异外内容大致相同。其中各类杂著体现了作者的主要哲学思想。其《洪范传》等篇最为重要,阐述了“生物者气也”的宇宙衍生论和“道立于两”的矛盾运动观。认为由“太极”(“气”)生成“五行”,五行变化生为万物。万物化生的原因在于五行变化往来的矛盾运动,其动因即在于物“皆各有耦”,“耦之中又有耦焉,而万物之变遂至于无穷”(《洪范传》)。论述了“有”与“无”的统一关系,认为“无”之为用即存在于与“有”的统一之中,“故无之所以为[车]用者,以有毂辐也;无之所以为天下用者,以有礼乐刑政也”(《老子》)。批判了“性善情恶”论,提出“性情一也”的命题,认为“性”可随后天道德实践而改变,“非生而不可移”(《性说》)。有明刊本、《四部丛刊》影印明本、中华书局排印本。本站有《临川先生文集》为标点本,但有很多缺字,可以参考四库本。
真诰
道教经典。相传乃神仙口授,真人诰谕,故名。在西晋升平三年至太和二年(359—367)间,由杨义记录,传许谧、许翙、许黄民等。后由梁陶弘景编撰。全书七篇二十卷。其《运题象》、《甄命授》、《稽神枢》各四卷,《协昌期》、《阐幽微》、《握真辅》、《翼真检》各二卷。自《运题象》至《阐幽微》传为“真人”所诰,其余四卷为陶弘景撰。该书以《道德经》为本,称“道者混然,是生元气。元气成,然后有太极。太极则天地之父母,道之奥也”。其中《真诰叙录》述《上清经》源出,谓其中的《大洞真经》读之万遍即可成仙。《甄命授》、《协昌期》、《阐幽微》等篇述人死后进入六天宫受事等,并说鬼法人、人法仙,循环往来,徘徊生死。将佛教地狱托生之说引入了道教。书中还旁及行气、服食、房中等修炼方术,兼记药物、道教名山。全书内容庞杂,文体杂陈,或诗歌,或问答,或谕戒,皆言仙真授受真诀之事。然保存了不少道教史料,在中国科技史上亦颇有影响。收入《正统道藏》第637—640册。
地板
现代短篇小说。赵树理著。西安西北新华书店1949年7月初版。作品原载1946年6月9日延安《解放日报》。小说通过小学教员王老三的现身说法表现了粮食是用劳力换来的主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王家庄办理减租”,“按法令订过租约后”,地主王老四不服,他说,“我的租是拿地板换的,为什么偏要叫我少得些”,“一千年也不能跟你们思想打通!”面对王老四的不满,王老三叙述了他的亲身经历:大前年由于“日本人和姬镇魁的土匪部队扰乱,又遭了大旱灾”,粮食歉收,佃户老常找王老三借粮不成,被饿死。从此王老三的地就没人种了,这年他家颗粒无收。第二年,王老三和妻子决定把3亩菜地种上庄稼。王老三由于刨地,累得“胳膊腿一齐疼”,双手还“磨起了两溜泡”。妻子因到地里送粪,弄脏了白鞋,手上也磨起了泡,“气得她咕嘟着嘴跑回去了”,最后王老三在“邻家小刚”的帮助下才把粪送到地里。因为他们锄草不利,3亩地只打了5斗谷。“这 一年,人家都是丰年”,他家却是歉年,“收完秋就没有吃的了”。王老三终于悟出了“再不要跟人家说地板能换粮食。地板什么也不能换”的道理。作品所描写的王老三这个人物的真实性虽有争议,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解放区报刊杂志都刊载了这篇作品。
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世祖实录]。李瑈(1417年—1468年),即朝鲜世祖(조선 세조),字粹之,朝鲜王朝第七任君主(1455年—1468年在位)。他是朝鲜世宗李祹嫡次子,朝鲜文宗李珦之弟。其母为昭宪王后沈氏。李瑈生性豪迈,文武双全。世宗时相继受封晋平大君、咸平大君、晋阳大君、首阳大君。景泰三年(1452年)出使明朝,景泰四年(1453年)发动“癸酉靖难”,肃清胞弟安平大君及重臣金宗瑞等的势力,掌握实权。景泰六年(1455年)迫使侄子朝鲜端宗禅位,翌年获明朝册封为朝鲜国王。即位初期,他镇压了“死六臣”及胞弟锦城大君等兴起的端宗复辟运动,巩固了统治。他对内加强专制王权及中央集权,修纂《经国大典》,完善典章制度,实行职田法,崇尚佛教,整顿武备;对外两次越境征伐女真,宣扬国威,并在“事大交邻”的原则下与明朝、日本、琉球保持友好关系。成化四年(1468年)九月初七日,李瑈传位于世子李晄,次日薨逝,享年五十二岁。庙号世祖,明朝赐谥号“惠庄”。朝鲜加谥曰惠庄承天体道烈文英武至德隆功圣神明睿钦肃仁孝大王,葬于光陵。
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实录]
朝鲜李氏王朝的实录,又称《李朝实录》。记载李朝太祖始至哲宗止25代王472年间的历史,整个李氏王朝各代王中只缺少最后两代高宗、纯宗年间的部分。该书以编年史体例,分别各代王编修实录,汇集成书。此为朝鲜王朝实录[成宗实录]。李娎(1457年—1495年),即朝鲜成宗(조선 성종),朝鲜王朝的第九代君主(1469年—1495年在位),朝鲜世祖李瑈之孙,朝鲜德宗(懿敬世子)李暲之子,朝鲜睿宗李晄之侄,母为昭惠王后韩氏。李娎生于天顺元年七月三十日(1457年8月19日),出生一个多月后,父亲懿敬世子过世,世子之位由叔父李晄承袭,李娎则被封为者山君。成化五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469年12月31日),睿宗薨,因其长子早夭,次子年幼,李娎奉祖母贞熹王后之命,于当天即位于景福宫勤政门。起初由贞熹王后垂帘听政,成化十二年(1476年)亲政,在位期间颁行《经国大典》,大举起用士林势力,扩建了弘文馆,完善了司宪府、司谏院和弘文馆的“言论三司”制度,编修或刊行《国朝五礼仪》《东文选》《东国通鉴》《东国舆地胜览》等书籍,重视文治,崇儒抑佛,对外则两次越境征伐女真。在他的统治下,朝鲜国泰民安,因此他被誉为“太平圣君”。 弘治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495年1月20日),李娎薨于昌德宫大造殿,享年三十八岁。庙号成宗,谥号仁文宪武钦圣恭孝大王,明朝赐谥康靖,葬于宣陵。
少室六门
全一卷。又称小室六门。梁代菩提达磨作,编者不详。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八册。本集记述禅家要谛,分为心经颂、破相论、二种入、安心法门、悟性论、血脉论等六门,除第三篇二种入外、其余五篇疑系后人之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