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思榘

- 姓名:潘思榘
- 别名:字契方
- 性别:男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苏阳湖人
- 出生日期:1695
- 逝世日期:1752
- 民族族群:
潘思榘[jǔ](1695-1752),字契方,江苏阳湖人。雍正二年进士。雍正八年(1730),任广东南雄知府。当时南雄暴雨成灾,灾民露宿田野。潘思榘督促吏卒准备舟筏拯救被水围困的灾民,并筹措经费救济生还者和埋葬死者,经他救活的灾民数不胜数。雍正十三年(1735),任职海南道。他在当地疏濬湖泊,深入五指山安抚黎族庶民,并对伤害黎民的守将进行弹劾。乾隆四年(1739),任按察使。他上疏建议:广东的黎民聚居在崖、儋等海南七州县,应在当地创办义学,使黎民学习文义,并允许其应试。建议被清廷采纳。乾隆七年(1742),调任浙江布政使。次年,他上疏提出:官署的常平仓储粮原为接济青黄不接时的民需而设,春季平价发出,秋季敛粮储存。在执行过程中,有关官吏不能根据缓急需要,初春即行发售,往往为商贩囤积居奇,庶民并未得利。应规定浙东诸府于四月、浙西诸府于六月发售,至粮价平抑后即行停售。清廷认他的建议能因时制宜,遂予以批准。他又上疏建议:浙江地狭人筒,耕种时全靠湖溪储水灌溉。而不少湖泊均因扩充耕地而被侵占缩小。妨碍水利。今后应严加控制在湖边开垦。他的建议被廷臣商议后获准实行。乾隆十一年(1746),潘思榘任安徽巡抚。黄河在凤阳决口,灾情较重。他亲自乘船冒风在洪泽湖附近勘查灾情,几乎因翻船而丧生。次年,他根据勘查所见,提出了赈灾的方案说:凤阳一带农民不习惯多种种植。应督导其在灾荒之年多种桑麻瓜菜,能代替粮食之作物应因地制宜试种。根治水患应视为日常工作,与其在受灾时动用巨额赈金,不如平时讲求修筑坡塘堤岸,还可实行以工代赈。乾隆帝对他的意见甚为赞许。其后,他又调任福建巡抚,对清理积欠、修治水利等方面也有所建树。潘思榘从政精明勤奋,白天接见下属,夜晚处理文牍。对地方上发生的灾害多方设法抚恤。他还经常至书院宣讲经艺。他死后,清廷将他入祀京师贤良祠。谥号为敏惠。
潘思榘书籍作品
猜你喜欢的书
羽扇谱
一卷,清张燕昌撰。扇之繇来见于《周礼巾车》“重翟”注:“重翟,重翟雉之羽也。”崔豹《古今注》谓殷高宗有雉雊之征,服章多用翟,羽扇亦始于殷宗,然于经典未闻焉。周时亦仅在仪卫,至三国诸葛忠武捉白羽扇指挥三军,晋顾荣攻陈敏麾以羽扇,于是羽扇通上下用矣。傅玄云:“摇鸢鸟翼者,吴楚也。”嵇含云:“执鹤翼,楚之士也。”
天玉经外传
一卷、附《四十八局图》一卷。旧本题吴克诚(生卒年不详)撰,《天玉经外传》,又名《吴公教子书》。书中所含,以《青囊奥语》和《催官篇》词句及《玉尺经》三合为本。如其以庚午为火局,遂谓寅龙左旋属丙,右旋属丁,非但以木为火,尽其以性; 即论“三合”,丁火当生酉旺巳,暮丑正与寅午戌相反。又如因艮近寅,辛近戌,遂并以艮辛为火,坤乙为水,乾丁为木,巽癸为金,屈天干以就地支,溯流忘源,又失“三合”缘起之意,多为明代堪舆家之言。所以 《四库提要》称其“断为明人赝作无疑”。书中《四十八局图》,是为衍变《天玉外传》之说而设。《四库提要》据明代李国木为此书所作序文所述,认为此书是明万历间人之所为,并据明清流行本,将此书著录于术数类存目。现存《地理大全》本。
关张双赴西蜀梦
简名《双赴梦》。杂剧剧本。元关汉卿作。四折,末本。系据《三国志》刘备、关羽、张飞等传中关、张遇害之事,虚构托梦情节而成。首折叙刘备称帝后,思念关、张,遣差官赴荆州、阆中宣召关、张来成都聚会。差官抵达二地,始知荆州已陷东吴,刘封、糜竺、糜芳暗通东吴,致羽被擒杀。张飞拟伐吴报仇,又被部将张达暗杀投吴。遂星夜驰回成都报丧。二折叙诸葛亮夜观天象见将星殒落,知蜀必损二将;及差官回报果然。亮虑刘备闻此噩耗不胜其悲,拟隐瞒不报。三折写关、张二魂赴都相遇,互诉被害原委,乃相约向孔明、刘备托梦以求报仇。四折叙二魂入宫托梦,不胜凄惶。刘备梦中尚以为兄弟团聚,殷勤挽留。张飞暗示被害经过,再三叮咛皇兄兴兵活捉二糜、张达,以雪冤恨。曲词苍凉悲怆,渗透了宋元之际人民痛恨内奸的时代情绪。今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宾白全缺。《元曲选外编》据此重印。
东轩笔录
史料笔记。十五卷。北宋魏泰撰。书成于宋元祐九年(1094年)。魏泰,字道辅,晚号临汉隐居、汉上艾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宋神宗、哲宗、徽宗时期。襄阳人。他博极群书,长于诗文,年轻时恃才豪纵,曾因殴打主考官而未能考取进士,后便隐居。因与王安石、王安国、王雱、黄庭坚、黄大临、徐禧、章惇等人交往甚密。因此,他有丰富的朝野见闻。是编据其交往见闻而撰,成于元祐九年(1094)。记宋太祖迄神宗六朝轶闻故事,内载王安石及其相关人物,宫廷诸杂事,感情偏激,文笔恣肆,颇夹私愤,每致失实,《旧闻证误》,《容斋随笔》对比已有驳正。除此书外,他平生所著尚有《临汉隐居诗话》一卷、《订误集》二卷、《书可记》一卷、《襄阳题咏》二卷。
观自在菩萨如意轮念诵仪轨
唐北天竺沙门大广智不空译,最后如意轮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印,与上二种同。
大威灯光仙人问疑经
隋北天竺沙门阇那崛多译,佛成道未久,大众云集。佛入宝舍三昧,出无量化身。十方化佛皆集,十方世界,犹如一会。胜分菩萨说偈问法,大威光仙人止之。自问所疑。佛为决疑。遂发大愿求一切智,一切仙人亦同发愿。佛悉授菩提记,复出舌相,说持经功德。仍以此经嘱累文殊菩萨。